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化工基础(第四版)

(2021-06-27 23:19:07) 百科

化工基础(第四版)

《化工基础(第四版)》是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振坤、王锡玉。

基本介绍

  • 书名:化工基础(第四版)
  • 作者:张振坤、王锡玉
  • ISBN:978-7-122-14493-5
  • 类别:科技 >> 化工 >> 化工综合
  • 页数:432页
  •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图书信息

化工基础(第四版)
所属类别
科技 >> 化工 >> 化工综合
作者:张振坤、王锡玉 主编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书号:978-7-122-14493-5
开本:32 装帧:平 版次:4版1次 页数:432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化工工人中级技术培训教材”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二章,介绍了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包括绪论、流体输送、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传热、溶液的蒸发、结晶、蒸馏、吸收、萃取、乾燥、冷冻及新型传质分离方法等。
本书可作为化工及相关企业中级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非化工专业人员及管理干部的自学参考书。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化工过程及单元操作1
二、本课程的地位和任务1
三、单位制及单位换算2
四、单元操作中的基本规律4
第一章流体输送6
第一节概述6
第二节流体静力学6
一、流体的主要物理量6
二、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11
第三节流体动力学16
一、基本概念16
二、稳定流动的连续方程19
三、伯努利方程式20
第四节流体阻力27
一、流体的黏度28
二、流体的流动形态与雷诺準数28
三、流体阻力计算31
第五节流体输送管路布置36
一、管子的类型36
二、管件、阀以及管路的连线方式38
三、管路布置及安装原则42
第六节流量的测量44
一、孔板流量计44
二、文氏里流量计45
三、转子流量计45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47
第一节概述47
第二节离心泵47
一、离心泵工作原理47
二、离心泵的主要部件48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和特性曲线50
四、离心泵的安装高度54
五、离心泵的分类和型号56
六、离心泵的安装和操作60
第三节往复泵61
一、往复泵的工作原理61
二、往复泵的主要性能64
三、往复泵的使用与维护66
第四节其他类型泵及各类泵的比较67
一、计量泵67
二、齿轮泵67
三、螺桿泵68
四、禁止泵68
五、液下泵69
六、旋涡泵69
七、流体作用泵69
八、各类泵的比较70
第五节往复式压缩机72
一、往复式压缩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72
二、往复式压缩机的主要性能73
三、实际压缩循环76
四、多级压缩76
五、往复式压缩机的分类和型号77
六、往复式压缩机的正常操作79
第六节离心式压缩机80
一、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和结构80
二、离心式压缩机的操作81
第七节各类风机简介82
一、鼓风机82
二、通风机83
第八节真空泵84
一、往复式真空泵84
二、液环式真空泵85
三、旋片式真空泵86
四、喷射式真空泵86
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88
第一节概述88
第二节重力沉降89
一、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89
二、降尘室93
三、沉降器94
第三节过滤95
一、悬浮液的过滤95
二、过滤机的构造与操作99
第四节离心分离104
一、离心作用下的沉降速度104
二、离心分离设备106
第五节其他气体净制过程及设备113
一、惯性分离器113
二、袋滤器114
三、静电除尘器115
四、文丘里除尘器116
第六节固体流态化116
一、基本概念117
二、流化床的不正常现象119
三、流化床的操作範围120
第七节气力输送121
第四章传热126
第一节概述126
第二节传热的基本方式126
一、热传导127
二、对流127
三、辐射127
四、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传热过程127
第三节热传导128
一、导热基本定律128
二、多层平壁的导热131
三、圆筒壁的导热132
第四节对流传热134
一、对流传热方程式134
二、给热係数的经验公式135
第五节辐射传热137
一、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137
二、物体的辐射能力138
三、两物体间相互辐射的139
四、设备热损失的计算140
第六节传热计算141
一、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141
二、载热体的用量及其终温的计算143
三、平均传热温差的计算144
四、传热係数的计算和讨论149
五、传热面积计算153
第七节强化传热的途径与热绝缘方法155
一、强化传热的途径155
二、管路和设备的热绝缘方法157
第八节换热设备158
一、换热器的分类158
二、列管式换热器159
三、其他换热器164
第九节加热方法和载热体175
一、加热方法和加热剂175
二、常用冷却剂178
第十节换热器的操作178
一、投用前的检查试压178
二、换热器的投用178
三、换热器的停用179
第五章溶液的蒸发180
第一节概述180
一、蒸发的特点180
二、蒸发操作的分类181
第二节单效蒸发182
一、单效蒸发流程182
二、单效蒸发计算183
第三节多效蒸发与流程187
一、概述187
二、多效蒸发流程187
第四节蒸发设备简介189
一、蒸发锅190
二、蛇管式蒸发器190
三、标準式蒸发器190
四、悬筐式蒸发器191
五、外加热式蒸发器191
六、列文蒸发器191
七、强制循环蒸发器192
八、液膜蒸发器192
九、除沫器与冷凝器194
第五节蒸发过程的分析195
一、影响生产强度的因素195
二、影响溶液沸点升高的因素196
三、降低热能消耗的措施196
第六章结晶198
第一节概述198
一、结晶过程198
二、结晶产品的纯度199
三、溶解度和溶液的过饱和度200
四、晶核的形成与晶体的长大及影响因素203
第二节结晶方法205
第三节结晶设备205
一、结晶设备的类型及特点205
二、移除部分溶剂的结晶器206
三、不移除溶剂的结晶器209
四、结晶操作应注意的问题212
第四节结晶操作的物料和热量衡算213
一、物料衡算213
二、热量衡算214
第七章溶液的蒸馏216
第一节概述216
一、蒸馏过程在化工中的套用216
二、蒸馏的分类216
三、蒸馏分离的特点217
第二节溶液汽液平衡关係217
一、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关係217
二、沸点组成图220
三、汽液平衡相图221
四、挥发度和相对挥发度222
第三节精馏原理225
一、简单蒸馏原理和流程225
二、精馏原理226
三、精馏流程230
第四节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31
一、全塔物料衡算232
二、精馏段的物料衡算233
三、提馏段的物料衡算234
四、进料状况对操作线的影响235
五、理论塔板数的计算238
第五节回流比243
一、全回流243
二、最小回流比243
三、实际回流比的选择245
第六节连续精馏塔的热量衡算246
一、全塔热量衡算246
二、塔顶冷凝器冷却水消耗量的计算248
第七节特殊蒸馏249
一、共沸蒸馏249
二、萃取蒸馏251
三、水蒸气蒸馏253
第八节精馏塔254
一、精馏塔的分类和选择254
二、泡罩塔255
三、筛板塔256
四、浮阀塔257
五、喷射型塔258
六、斜孔筛板塔260
七、填料塔260
第九节精馏塔的操作260
一、气、液相负荷对精馏操作的影响260
二、精馏塔的操作控制262
三、精馏塔的操作技术263
第八章吸收267
第一节概述267
一、气体吸收的工业套用267
二、气体吸收分类268
三、吸收的传质特点268
四、吸收剂的选择269
第二节吸收的物理基础269
一、气相和液相组成的表示方法269
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272
三、汽液平衡关係273
四、传质的基本方式276
五、吸收机理——双膜理论277
第三节吸收速率方程式278
一、吸收速率方程式278
二、气体溶解度对吸收係数的影响280
第四节吸收过程的计算282
一、全塔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283
二、吸收剂消耗量的计算285
三、填料吸收塔塔径的确定288
四、填料层高度的确定289
第五节吸收设备292
一、填料塔结构292
二、填料的选择及类型293
三、湍球塔295
四、喷射式吸收器296
第六节吸收塔的操作296
一、影响吸收操作的因素296
二、吸收塔的操作技术298
第七节解吸299
第八节吸收流程301
第九章液液萃取304
第一节概述304
第二节液液萃取过程305
一、三元物系的相平衡305
二、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308
三、液液萃取操作流程310
四、萃取剂的选择312
五、萃取操作的影响因素313
第三节液液萃取设备314
一、液液萃取设备的分类314
二、混合沉降槽315
三、重力流动萃取塔316
四、输入机械能的萃取设备318
五、离心萃取机319
六、萃取设备的选择320
第十章乾燥322
第一节概述322
一、固体物料的去湿法322
二、乾燥过程的分类322
三、乾燥过程的实质和必要条件323
第二节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324
一、湿空气的性质324
二、湿度图332
三、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336
四、固体物料乾燥机理338
第三节乾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39
一、物料含水量的表示方法339
二、乾燥后的物料量和水分蒸发量340
三、空气消耗量341
四、乾燥器热量衡算342
第四节乾燥速率343
一、乾燥速率343
二、影响乾燥速率的因素344
第五节乾燥的操作方式345
一、乾燥的操作方式介绍345
二、其他乾燥方式347
第六节流态化乾燥技术348
一、概述348
二、流化床结构348
三、流态化乾燥的套用350
第七节乾燥器350
一、乾燥器应具备的条件和分类350
二、乾燥器的主要形式和特点351
三、乾燥器的选型361
第十一章冷冻363
第一节概述363
一、冷冻方法363
二、冷冻的分类364
第二节冷冻的基本原理364
一、冷冻循环364
二、冷冻係数366
三、操作温度的选定367
四、过冷操作368
第三节冷冻能力369
一、单位质量冷冻剂的冷冻能力369
二、单位体积冷冻剂的冷冻能力369
三、冷冻能力的计算369
四、标準冷冻能力372
第四节两级压缩冷冻循环372
一、採用两级压缩的原因372
二、两级压缩冷冻循环373
三、复叠式冷冻循环374
第五节冷冻剂与载冷体375
一、冷冻剂375
二、载冷体377
三、润滑油378
第六节压缩蒸气冷冻装置的主要设备379
一、压缩机380
二、冷凝器380
三、蒸发器381
四、膨胀阀382
第十二章新型传质分离方法简介383
第一节吸附383
一、吸附的基本概念383
二、吸附原理384
第二节膜分离386
一、膜分离的基本概念386
二、膜分离技术的套用387
第三节超临界流体萃取389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389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390
思考题与习题391
附录423
一、部分物理量的单位423
二、单位换算表424
三、水的物理性质425
四、饱和水蒸气表(按压力排列)426
五、某些气体的物理性质428
六、管道内各种流体常用流速範围429
七、常用金属管规格430
八、常见固体的热导率432
九、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係数432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