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由杭州市综合考评审员会办公室伍彬主任和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国权教授合作主编的《创新型政府(杭州的探索与实践)》记录了杭州市近8年来许许多多创新实践中的部分案例,表达了这一代政府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不满足于现状、立意高远、孜孜追求的拳拳之心和赤子情怀。内容提要伍彬、陈国权主编的《创新型政府(杭州的探索与实践)》对杭州市多年来运用综合考评和绩效管理推进政府创新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理论篇部分,对政府创新的价值和意义作了阐释,提出了政府创新管理的理论框架,并对杭州建构政府创新管理的制度安排以及经验启示进行了分析;实践篇部分,对2006—2012年间的创新项目作了全面梳理,并选取了政治文明、行政改革、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七个大类共43个典型创新案例进行具体介绍,以此展示杭州政府创新的基本面貌。
基本介绍
- 书名:创新型政府:杭州的探索与实践
- 作者:伍彬 陈国权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8134217
- 外文名:INNOVATIVE GOVERNMEN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angzhou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页数:359页
- 开本:16
- 品牌:浙江大学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从政府创新管理的视角,对杭州市历年政府创新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总结杭州市综合考评与政府创新之间良性互动的经验与成效,揭示其中的逻辑关联与作用机制。书中拟编入近年来杭州市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创新项目30个左右,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在理论层面有所创新,提出政府创新管理的视角;在实证层面,完成对一个城市历年政府创新实践的系统研究,对于党政机关干部、专业研究人员而言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国权,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县级行政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监察学会理事,浙江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基本原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究,先后出版了《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政治监督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比较行政监督导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学术着作、在《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国管理科学》、《政法论坛》、《公其管理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近80篇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伍彬,1962年11月生于浙江嘉兴,汉族。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共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杭州市综合考评审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杭州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行政管理学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编着《杭州历史文化图说》、《近代杭州图集》、《百年经典杭州》、《杭州办事指南》等,在《中国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改革》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政府管理、电子政务、绩效管理。
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基本原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究,先后出版了《社会转型与有限政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政治监督论》(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比较行政监督导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学术着作、在《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国管理科学》、《政法论坛》、《公其管理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近80篇论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伍彬,1962年11月生于浙江嘉兴,汉族。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共杭州市委副秘书长、杭州市综合考评审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杭州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行政管理学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编着《杭州历史文化图说》、《近代杭州图集》、《百年经典杭州》、《杭州办事指南》等,在《中国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改革》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研究领域:政府管理、电子政务、绩效管理。
图书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政府创新的价值与现状
第一节 政府创新: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现状
第二章 政府创新管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政府创新的内涵与类型
第二节 政府创新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政府创新管理及其分析框架
第三章 从政府自发创新到政府创新管理:基于杭州的研究
第一节 杭州市政府创新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杭州市政府创新管理的制度分析
第三节 杭州市政府创新管理的几点启示
实践篇
(政治文明类)
第四章 规範权力运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案例一 构建民主民生互动平台
案例二 构建市政府“开放式决策”
案例三 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行政改革类)
第五章 深化行政改革,提升政府管理效能
案例四 城镇单套住宅土地登记当场办结
案例五 涉税业务“同城通办”
案例六 财政联网审计
案例七 民生商品价格信息公开制度
案例八 房产办证“立等可取”
案例九 大计画、大财政体系建设
案例十 基层所队执法服务与规範管理
案例十一 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标準化
案例十二 杭州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经济发展类)
第六章 革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案例十三 村级留用地开发新文章
案例十四 创新工业遗产建筑规划管理机制
案例十五 创新统筹发展的区县(市)协作机制
案例十六 科技金融结合的深化与创新
案例十七 杭州市城市有机更新与实践创新——以中东河等河道综合保护工程为例
案例十八 中小民营企业财税长效服务机制
(公共服务类)
第七章 突出服务职能,最佳化公共服务供给
案例十九 “免费西湖”模式
案例二十 社区“三全十服务”错时工作制
案例二十一 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创新
案例二十二 市民卡公共服务功能开发套用
案例二十三 打造杭州公厕国内一流品牌
案例二十四 统筹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案例二十五 打造杭州“公共脚踏车系统”
(社会管理类)
第八章 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案例二十六 “一岗解两难”助老助残服务工作
案例二十七 “春风行动”帮扶救助困难民众
案例二十八 社区党组织“66810”民众工作法
案例二十九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案例三十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案例三十一 推行企业和谐劳动关係标準认证
案例三十二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和帮教新机制
案例三十三 专群结合动态化调解工作
(文化建设类)
第九章 加强文化培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案例三十四 “我们的价值”系列表述与构建
案例三十五 打造“最美现象”宣传品牌
案例三十六 构建全民阅读体系
案例三十七 19楼创新和谐网路文化建设模式
(生态环境类)
第十章 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案例三十八 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案例三十九 可再生能源建筑套用
案例四十 打造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杭州模式”
案例四十一 以环保倒逼老工业区转型升级
案例四十二 美丽乡村特色品牌建设
案例四十三 交接断面水质监管和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附录一 以综合考评为平台积极推进政府创新
附录二 杭州市2006—2013年度综合考评创新创优项目一览表
后记
第一章 政府创新的价值与现状
第一节 政府创新: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基本现状
第二章 政府创新管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政府创新的内涵与类型
第二节 政府创新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政府创新管理及其分析框架
第三章 从政府自发创新到政府创新管理:基于杭州的研究
第一节 杭州市政府创新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杭州市政府创新管理的制度分析
第三节 杭州市政府创新管理的几点启示
实践篇
(政治文明类)
第四章 规範权力运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案例一 构建民主民生互动平台
案例二 构建市政府“开放式决策”
案例三 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行政改革类)
第五章 深化行政改革,提升政府管理效能
案例四 城镇单套住宅土地登记当场办结
案例五 涉税业务“同城通办”
案例六 财政联网审计
案例七 民生商品价格信息公开制度
案例八 房产办证“立等可取”
案例九 大计画、大财政体系建设
案例十 基层所队执法服务与规範管理
案例十一 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标準化
案例十二 杭州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经济发展类)
第六章 革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案例十三 村级留用地开发新文章
案例十四 创新工业遗产建筑规划管理机制
案例十五 创新统筹发展的区县(市)协作机制
案例十六 科技金融结合的深化与创新
案例十七 杭州市城市有机更新与实践创新——以中东河等河道综合保护工程为例
案例十八 中小民营企业财税长效服务机制
(公共服务类)
第七章 突出服务职能,最佳化公共服务供给
案例十九 “免费西湖”模式
案例二十 社区“三全十服务”错时工作制
案例二十一 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创新
案例二十二 市民卡公共服务功能开发套用
案例二十三 打造杭州公厕国内一流品牌
案例二十四 统筹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案例二十五 打造杭州“公共脚踏车系统”
(社会管理类)
第八章 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案例二十六 “一岗解两难”助老助残服务工作
案例二十七 “春风行动”帮扶救助困难民众
案例二十八 社区党组织“66810”民众工作法
案例二十九 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案例三十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案例三十一 推行企业和谐劳动关係标準认证
案例三十二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和帮教新机制
案例三十三 专群结合动态化调解工作
(文化建设类)
第九章 加强文化培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案例三十四 “我们的价值”系列表述与构建
案例三十五 打造“最美现象”宣传品牌
案例三十六 构建全民阅读体系
案例三十七 19楼创新和谐网路文化建设模式
(生态环境类)
第十章 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案例三十八 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案例三十九 可再生能源建筑套用
案例四十 打造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杭州模式”
案例四十一 以环保倒逼老工业区转型升级
案例四十二 美丽乡村特色品牌建设
案例四十三 交接断面水质监管和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附录一 以综合考评为平台积极推进政府创新
附录二 杭州市2006—2013年度综合考评创新创优项目一览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