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黄嗥

(2021-06-27 23:18:33) 百科

黄嗥

黄嗥,今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人,出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号栎坡,在明成化乙酉年(1465)科考中举人。

基本介绍

  • 本名:黄嗥
  • 字号:栎坡
  • 所处时代:明朝
  • 出生地:广州
  • 主要成就:举人,打开粮仓赈灾

为官事迹

正德年间担任云南布政司左参政(相当于副省长)时遇到云南大旱,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黄嗥为了救灾民于水火,避免因灾而发生民变,在来不及奏请朝廷同意的情况下,打开了粮仓赈灾,得罪了那些按部就班、不怕百姓饿死也要保头上乌纱的官员,被诬告贪污粮食,而当时朝廷里刘瑾、钱宁等太监先后当权,朝政一片混乱,黄嗥不但没有受到嘉奖反而被革职回家,直到朝廷查清楚这件事情的真相后,才将黄嗥连升三级,时人称他为“铁汉公”。

故事传说

村子里还有一个黄嗥放木鹅的故事,传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在接见蒙冤后平反的黄嗥时,送给他一只木鹅,要他拿回老家放上三天,凡是木鹅漂到的地方都赐给他,放鹅那天塱头村十分热闹,朝廷还专门派了钦差大臣来监督,那几天刚好潮水上涨,木鹅一直沿着江水漂到了花都的赤坭、白坭一带,这样一来几十里江岸两边三里内的土地全部归黄嗥所有,村子在此之后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为了方便村民出行,黄嗥还在村子的东北方捐资兴建了一座青云桥,是出入塱头村的交通要道,在花都区有“茶塘庙,塱头桥”的说法,只可惜在1956年被改建为附近三坑水库的渡槽。

教育后代

黄嗥最大的成功是在子女教育方面,在他的七个儿子中,有五人考取了功名(黄学裘、黄学準为进士,黄学炬、黄学玲、黄延年为举人,黄延年还在乡试中荣登解元)。所以村子里有“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的讚誉,成为塱头村里黄氏家族最为显赫的一房。位于西社的友兰公祠是供奉黄嗥长子黄学基的祠堂,祠堂的前面有两棵很大的龙眼树,树下有两对旗桿夹,是鹹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乡试第五名黄湛莹和鹹丰三年(1853)癸丑恩科考选第一名贡生黄庭槐所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