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8岁系列长篇小说:黑眼睛(1982)》是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四部。讲述了1982年,艾晚八岁,是家里最受忽视的孩子,姐姐艾早活泼伶俐,哥哥艾好聪慧异常,使得相貌和资质甚至性格都平平的艾晚在家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孩子。妈妈把家庭未来的希望都寄託到“全能”艾早和“天才”艾好的身上。只有爸爸一视同仁地疼爱艾晚,还特意从遥远的南方带回水仙球给她。当艾早在高考中意外落榜,当艾好进人大学少年班却忽然失蹤,妈妈对他们的期望一个个落空,妈妈才意识到,最普通最平凡的艾晚,也许才是最贴心,最给自己温暖的孩子,就像那髒兮兮,却能开出美丽花朵的水仙球……
基本介绍
- 书名:5个8岁系列长篇小说:黑眼睛
-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 页数:239页
- 开本:32
- 品牌: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黄蓓佳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3466717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5个8岁系列长篇小说:黑眼睛(1982)》中1982年,8岁的女孩艾晚,在多子女的家庭中乖巧而辛苦地生活。她用尽全力,从哥哥姐姐的身后挤出空间,大口地呼吸、飞快地成长。可是一旦长大,她就将拥有一双会飞的翅膀,一飞沖天,鹏程万单。
作者简介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没有名字的身体》、《所有的》,中短篇作品集《在水边》、《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请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间》、《危险游戏》、《忧伤的五月》、《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散文随笔集《视窗风景》、《生命激荡的印痕》、《玻璃后面的花朵》及《黄蓓佳文集》四卷等等。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遥远的风铃》,中短篇小说集《小船,小船》、《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芦花飘飞的时候》及《中国童话》等。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优秀儿童文学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及部省级文学奖数十种。根据这些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戏剧获得国际电视节“金匣子”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出版。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爸爸出差回来
第二章艾晚把水仙球带到了学校
第三章姐姐艾早学骑车的糗事
第四章寒假中干些什幺
第五章为姐姐保守秘密
第六章猜灯谜
第七章艾好和陈清风
第八章製造天才的过程
第九章艾晚差点儿煮出一锅水仙汤
第十章赶作业
第十一章两个奇怪的人
第十二章神童艾好
第十三章艾晚成了盯梢者
第十四章水仙花在开春时死去
第十五章姐姐终于获了奖
第十六章高考出了意外
第十七章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到青阳
第十八章送艾好上大学
第十九章只剩下艾早和艾晚的家
第二十章艾好在大学迷上了一件事
第二十一章姐姐不想上复读班
第二十二章艾好失蹤了
第二十三章针尖对麦芒的母亲和女儿
第二十四章长大是什幺滋味
后记
第一章爸爸出差回来
第二章艾晚把水仙球带到了学校
第三章姐姐艾早学骑车的糗事
第四章寒假中干些什幺
第五章为姐姐保守秘密
第六章猜灯谜
第七章艾好和陈清风
第八章製造天才的过程
第九章艾晚差点儿煮出一锅水仙汤
第十章赶作业
第十一章两个奇怪的人
第十二章神童艾好
第十三章艾晚成了盯梢者
第十四章水仙花在开春时死去
第十五章姐姐终于获了奖
第十六章高考出了意外
第十七章第一份录取通知书到青阳
第十八章送艾好上大学
第十九章只剩下艾早和艾晚的家
第二十章艾好在大学迷上了一件事
第二十一章姐姐不想上复读班
第二十二章艾好失蹤了
第二十三章针尖对麦芒的母亲和女儿
第二十四章长大是什幺滋味
后记
后记
我已经在《白棉花》和《星星索》中写过了两个男孩,到了这一本书,“5个8岁”系列中的第四本,该换换口味,写女孩了,这就是本书中的艾晚。
80年代的艾晚,在青阳小城一个普通的多子女的家庭中,静悄悄地长大。她的母亲极度要强,父亲常年出差在外,姐姐强势,哥哥是少年天才。平凡的艾晚必须用尽全力,才能从哥哥姐姐的身后挤出空间,大口地呼吸,飞快地成长。没有人在意她,也没有人花时间花精力呵护她,一切靠她自己领悟。她活得就像海螺盆里的水仙花,安静,低调,给一点点清水就心满意足,连开出来的花朵都是那种不事张扬的芳香。她在这个家庭里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替父母分担忧愁,替姐姐严守恋爱秘密,替哥哥张罗生活。她用一只眼睛向内关照自己的同时,用另一只眼睛向外注视着她的哥哥姐姐。她的生活哲学不是别人教出来的,是她自己品咂和揣摩出来的。她的童年辛苦而压抑,但是我们可以想像,一旦她长大,她有了一双会飞的翅膀,一切的成长经验都会成为她的财富,助她一鸣惊人,鹏程万里。
在中国从前的多子女的家庭中,艾晚的成长故事是常态。五根指头尚且有长有短,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自然有强有弱。强大和喧闹的那个容易被父母重视,低调柔弱的一个往往被弃之一边,任由他(她)自然生长。当然,反之也有可能,要看父母的心气和情绪。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里,在父母的漠然和兄弟姐妹的包抄中,要争先恐后地长,竭尽全力地突围,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权利,否则你永远都是家庭当中最边缘的人。
有趣吧?在今天的时代,独生子女被称为“小皇帝”的时代,读一读艾晚的故事,孩子们是否会有一些感慨和感悟呢?
在这套系列小说中,《黑眼睛》是我写得最顺手最熨贴的一本书,因为这里面的生活场景与我的个人经验最接近。8岁的女孩艾晚,是我最偏爱、也最心疼的一个孩子,以至于当我写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对她的牵挂依旧无法终止。我把艾晚更为详尽的故事,写进了我的另一本作品《艾晚的水仙球》里,我希望我的艾晚快乐地长大,蓬勃、淡雅地长大。书中17岁的姐姐艾早,无论是年龄还是成长故事,都跟我自己的记忆最吻合。书里写到的半夜排队买副食品啊,伺候煤球炉子啊,学骑脚踏车啊,在文化馆里晃蕩啊,包括那些居家过日子的细节,穿戴打扮的细节,我到今天记忆犹新,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那一切,闻到那些煤烟的气味,那些充斥着荷尔蒙和饭香汗臭的成长的气味。
所以,写这样的一本书,对于我自己,真正的是享受啊。
80年代的艾晚,在青阳小城一个普通的多子女的家庭中,静悄悄地长大。她的母亲极度要强,父亲常年出差在外,姐姐强势,哥哥是少年天才。平凡的艾晚必须用尽全力,才能从哥哥姐姐的身后挤出空间,大口地呼吸,飞快地成长。没有人在意她,也没有人花时间花精力呵护她,一切靠她自己领悟。她活得就像海螺盆里的水仙花,安静,低调,给一点点清水就心满意足,连开出来的花朵都是那种不事张扬的芳香。她在这个家庭里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替父母分担忧愁,替姐姐严守恋爱秘密,替哥哥张罗生活。她用一只眼睛向内关照自己的同时,用另一只眼睛向外注视着她的哥哥姐姐。她的生活哲学不是别人教出来的,是她自己品咂和揣摩出来的。她的童年辛苦而压抑,但是我们可以想像,一旦她长大,她有了一双会飞的翅膀,一切的成长经验都会成为她的财富,助她一鸣惊人,鹏程万里。
在中国从前的多子女的家庭中,艾晚的成长故事是常态。五根指头尚且有长有短,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自然有强有弱。强大和喧闹的那个容易被父母重视,低调柔弱的一个往往被弃之一边,任由他(她)自然生长。当然,反之也有可能,要看父母的心气和情绪。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里,在父母的漠然和兄弟姐妹的包抄中,要争先恐后地长,竭尽全力地突围,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权利,否则你永远都是家庭当中最边缘的人。
有趣吧?在今天的时代,独生子女被称为“小皇帝”的时代,读一读艾晚的故事,孩子们是否会有一些感慨和感悟呢?
在这套系列小说中,《黑眼睛》是我写得最顺手最熨贴的一本书,因为这里面的生活场景与我的个人经验最接近。8岁的女孩艾晚,是我最偏爱、也最心疼的一个孩子,以至于当我写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对她的牵挂依旧无法终止。我把艾晚更为详尽的故事,写进了我的另一本作品《艾晚的水仙球》里,我希望我的艾晚快乐地长大,蓬勃、淡雅地长大。书中17岁的姐姐艾早,无论是年龄还是成长故事,都跟我自己的记忆最吻合。书里写到的半夜排队买副食品啊,伺候煤球炉子啊,学骑脚踏车啊,在文化馆里晃蕩啊,包括那些居家过日子的细节,穿戴打扮的细节,我到今天记忆犹新,闭上眼睛就能看到那一切,闻到那些煤烟的气味,那些充斥着荷尔蒙和饭香汗臭的成长的气味。
所以,写这样的一本书,对于我自己,真正的是享受啊。
序言
关于“5个8岁”这套系列小说,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写过了遥远的民国初期的故事一一《草镯子》,写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时代的故事一一《白棉花》,和疯狂而残酷的“文革”时期故事一一《星星索》。这些书中,无论是可爱的富家小姐梅香,忠厚的乡村少年克俭,还是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小米,他们都是久远到叫人惆怅的人物,在历史的底片上,泛出微微的黄色,带着古旧的气味。他们就在那里,在我的书里,我们能看见他们,感受到他们,喜欢和探究着他们,可我们无法伸出双手,触摸到他们的体温,呼吸到与他们同一时代的空气。我们跟他们,有着遥远星空的距离。
到了《黑眼睛》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情况有了大大的不同,我的读者的父母们,应该都是那个时代出生和长大的吧?如果父母和孩子同读这一本书,相信会勾引出许多酸甜苦辣的童年记忆,会有许多关于自己的成长故事要对孩子讲述。
所以,《黑眼睛》这本书,与其说是写给小朋友看的,不如说是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架设桥樑用的。这是一个话题,一些谈资,一连串有趣的故事,一种铭刻在心的成长记忆。
书中故事发生的那年,1981年,艾家的姐弟三个正是如花盛开的年纪:精灵姐姐艾早17岁,天才哥哥艾好13岁,弱势的小妹妹艾晚8岁。而我自己,本书作者,那年正在北京,读大学四年级。
关于那个时代,我的脑子能记住的,几乎全都是美好——美好,清新,奋发,激情,浪漫。还有一个词语,那就是——改变,改变社会,改变生活,改变我们对民主和自由的认识,以及我们对于未来前途的期许。
那个时候,中国社会刚刚走出“文革”阴影,正在努力挣扎着寻找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社会形态。市场的自由化还没有建立起来,商品极度匮乏,需要艾晚的爸爸天南地北地採购回来,再凭票供应给市民。邓丽君的歌声飘蕩在大街小巷,让人们听惯了“红歌”的耳朵一时间惊为天籁。电视机开始製造出来,慢慢走进中国人的家庭,虽然萤幕只有一本杂誌那幺大小,手捏住天线才能播出雪花点点的画面,但是新奇的电视连续剧照样让观众们如痴如醉。总之,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似醒未醒的巨人,它身上有一种蠢动不安的气息,也有一种迷茫的、寻找的不确定,而正是这一点特质,造就了那个时代的不平凡性,造就了那些值得记住也应该记住的历史片断。
可能讲得深刻了一些,準备捧读我这本书的小朋友们未必能够理解。可是没关係,书中的故事非常有趣,读起来不会有任何障碍。故事背景是沉在海水之下的冰山的躯体,它很庞大,但是它进入不到你的视线,那是等你长大之后,某一天回忆到这本书的时候,才能领悟和惊觉的东西。
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关于我们从前如何长大的事情。长大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长大的过程中,有很多秘密,有很多苦恼,有很多迷茫,也有很多幻灭。你得像书中的小妹妹艾晚一样,一件一件地经历过,体验过,然后才能跨进真正的人生的门槛,才能见到远处熠熠的光亮。这时候你会如释重负地叹一口气:喔,原来生活是这样的,世界是这样的。
《黑眼睛》,它不仅仅是艾晚长大的故事,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孩子长大的故事。
到了《黑眼睛》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情况有了大大的不同,我的读者的父母们,应该都是那个时代出生和长大的吧?如果父母和孩子同读这一本书,相信会勾引出许多酸甜苦辣的童年记忆,会有许多关于自己的成长故事要对孩子讲述。
所以,《黑眼睛》这本书,与其说是写给小朋友看的,不如说是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架设桥樑用的。这是一个话题,一些谈资,一连串有趣的故事,一种铭刻在心的成长记忆。
书中故事发生的那年,1981年,艾家的姐弟三个正是如花盛开的年纪:精灵姐姐艾早17岁,天才哥哥艾好13岁,弱势的小妹妹艾晚8岁。而我自己,本书作者,那年正在北京,读大学四年级。
关于那个时代,我的脑子能记住的,几乎全都是美好——美好,清新,奋发,激情,浪漫。还有一个词语,那就是——改变,改变社会,改变生活,改变我们对民主和自由的认识,以及我们对于未来前途的期许。
那个时候,中国社会刚刚走出“文革”阴影,正在努力挣扎着寻找一种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社会形态。市场的自由化还没有建立起来,商品极度匮乏,需要艾晚的爸爸天南地北地採购回来,再凭票供应给市民。邓丽君的歌声飘蕩在大街小巷,让人们听惯了“红歌”的耳朵一时间惊为天籁。电视机开始製造出来,慢慢走进中国人的家庭,虽然萤幕只有一本杂誌那幺大小,手捏住天线才能播出雪花点点的画面,但是新奇的电视连续剧照样让观众们如痴如醉。总之,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似醒未醒的巨人,它身上有一种蠢动不安的气息,也有一种迷茫的、寻找的不确定,而正是这一点特质,造就了那个时代的不平凡性,造就了那些值得记住也应该记住的历史片断。
可能讲得深刻了一些,準备捧读我这本书的小朋友们未必能够理解。可是没关係,书中的故事非常有趣,读起来不会有任何障碍。故事背景是沉在海水之下的冰山的躯体,它很庞大,但是它进入不到你的视线,那是等你长大之后,某一天回忆到这本书的时候,才能领悟和惊觉的东西。
在这里,我要讲述的,是关于我们从前如何长大的事情。长大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长大的过程中,有很多秘密,有很多苦恼,有很多迷茫,也有很多幻灭。你得像书中的小妹妹艾晚一样,一件一件地经历过,体验过,然后才能跨进真正的人生的门槛,才能见到远处熠熠的光亮。这时候你会如释重负地叹一口气:喔,原来生活是这样的,世界是这样的。
《黑眼睛》,它不仅仅是艾晚长大的故事,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孩子长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