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金海底光缆是海峡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由台湾当地电信企业投资50%,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共同投资50%。厦金海底光缆共有两条海缆,分别从厦门观音山至金门慈湖、厦门大嶝岛至金门古宁头,进而连通至台湾本岛,系统设计容量是目前两岸间通信能力的100倍,使两岸信息通过“高速通道”连通成为现实,将结束海峡两岸通信业务必须绕经香港等第三地的现状,在海峡两岸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将对扩大闽台经济与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关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012年8月21日,厦金海底光缆建成,通信能力提高百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厦金海底光缆
- 启动时间:2012年6月
- 成员单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
- 完成时间:2012年8月21日
详细介绍
厦门至金门海底光缆建设有南北两个光缆路由,也就是从厦门直通金门有2条线:一条从厦门大嶝岛至金门古宁头,长约9.7公里;另一条由厦门观音山至金门慈湖,长约11公里。线路均採取无中继海缆系统架构,共有4个登入点、4个登入站,其中,厦门3站、金门1站。
据工程人员介绍,厦金海底光缆的铺设于2012年6月启动。6月初,率先铺设厦门大嶝岛至金门古宁头海底光缆,长约9.7公里仅用了两天时间,6月18日开工铺设厦门观音山至金门慈湖海底光缆,3天完工。大部分的工作是陆地施工和海底光缆铺设的準备,6月底,厦金海底光缆完成了调试。
谈及海底光缆的铺设,工程人员表示,施工的难度在海底光缆上,为了保障海底光缆不易受到破坏,不被往来船只割断,光缆必须深埋于海底。施工方从上海调来了一艘海底光缆敷设施工船。施工船的船尾带有厚重的铁犁,铁犁带着锋利的钢刀,贴着海底,可以割开一道海沟,然后用高压水枪将海沟的淤泥沖开,将光缆放到海沟里。
建设意义
厦金海底光缆(厦门至金门岛海底光缆)计画从翔安走海底铺设到金门,建设两条24芯海底光缆,厦金海底光缆建成后,厦门可能成为大陆对台通讯的一个中转站,同时,厦金、厦台通话资费有望明显下降,将为两岸直接拉起一条沟通的桥樑。厦金海底光缆的建设,将实现两岸海底直达光缆,有利于提升两岸电信通信的质量和水平,也有利于为两岸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电信服务。厦金海底光缆将会显着降低厦台服务外包的通信成本,提高线路的速度和稳定性。厦金海底光缆直通后,将改变过去必须通过第三方中转的局面。以后,从台湾打向祖国大陆的电话,将通过海底光缆,进入厦门的电信网路,由厦门电信平台转入大陆其他省市;同样,大陆其他省市打往台湾的电话,均汇集到厦门,再通过光缆,经过金门转入台湾本岛。为此,将带来更低的通信费用,更稳定的网路,让两岸民众受惠。
光缆建成
2012年8月21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厦门举行“海峡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建成庆典”仪式。这条厦门至金门直通光缆的建成,将使两岸之间通信能力提高百倍。
厦金海底光缆由中国电信主导,联合两岸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共由二条24芯海底光缆构成,分别从厦门观音山至金门慈湖、厦门大嶝岛至金门古宁头,进而连通至台湾本岛,系统设计容量是目前两岸通信能力的100倍。
厦金海底光缆的建成,使两岸信息“高速通道”成为现实,结束了海峡两岸通信业务必须承载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建设光缆上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