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2021-06-27 23:09:25) 百科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正式开馆,全馆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为目前全国展示内容最为系统的农业历史博物馆。农史馆分为上下两层,按照历史顺序布展,分为“原始农业厅”、“三代农业厅”、“汉唐农业厅”、“宋元农业厅”、“明清农业厅”和“近现代农业厅”六部分,其中历代农业工具、种子、生活用品等农史实物达到2000余件,有500余件为历代珍贵农史文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 地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 馆藏精品:碳化了的粟米等“粮食”
  • 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

建筑布局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全馆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博物馆按照历史顺序布展,分为“原始农业厅”、“三代农业厅”、“汉唐农业厅”、“宋元农业厅”、“明清农业厅”和“近现代农业厅”六部分,综合运用了文字、图片、实物、雕塑、光电以及场景再现等多种手段,其中历代农业工具、种子、生活用品等农史实物达到2000余件,包含历代珍贵农史文物500余件,清晰展示了我国农业起源、发展的地域性特色。

馆藏文物

植物种子 这里最具魅力的是已经碳化了的粟米等“粮食”.“镇馆之宝”被摆放在全展馆第一展厅最显着的位置,此次是首次将这22种植物种子集中展出,这些看似平凡的黑色颗粒或粉末乍看去并无奇特之处,但却都放置在一块放大镜之后,若仔细观察可见清晰的穀壳纹理。

植物种子

据了解,收集到这些种子并不容易,其中有三颗碳化大米被封装在一根试管内,魏永平说,这是从一位专家手中得到,当时仅出土了十几粒。
脚踏纺车 展厅内一台脚踏纺线车吸引了农科大大二女生王鑫,这台纺线车用脚踩踏板之后,便能自动纺线,而且一次能纺24股棉线。

脚踏纺车

“这是我们花800元从户县一个山村收购的,非常先进,不用油,也不用电,比缝纫机还要科学,除了纺线还有其他多个功能,请了多位专家鉴定它的具体功能,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其发明年代也无法考证,只知道叫脚踏纺线车。”魏永平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民间农器具他们收集了很多,有一些已经使用了数千年,足见古人的智慧。
线装古籍 这座农业历史博物馆内收藏了中国最全的涉农线装古籍:“全国的涉农线装古籍总共有300部左右,我们博物馆收藏了285部,而且28部是善本,包括了《农政全书》这些经典。”

线装古籍

意义

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农业高等学府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所学校就开始了对农业史的研究,不仅形成了以珍贵、系统传统农书收藏为特色的馆藏基础,而且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表示,利用杨凌的农业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积澱的学科优势,创建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系统地整理、挖掘、开发、展示先辈们创造的农业历史文明和丰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学校将把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建成中国农业历史文明的教育基地、创新基地和交流基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