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固结灌浆法

(2021-06-27 23:08:01) 百科
固结灌浆法

固结灌浆法

固结灌浆法指的是为了改善节理裂隙发育或有破碎带的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而进行的灌浆。对混凝土重力坝,多进行坝基全面积固结灌浆;对混凝土拱坝或重力拱坝,还要对受力较大的坝肩拱座岩体进行固结灌浆;对水工隧洞,常在衬砌后进行岩体固结灌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固结灌浆法
  • 外文名:Consolidation grouting method
  • 作用:改善节理裂隙发育
  • 适用:衬砌后进行岩体固结灌浆
  • 特点:减少渗透量
  • 学科:土木工程

目的

固结灌浆的目的在于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弹模;减少基岩受力后的变形;提高基岩的抗压、抗剪强度;降低坝基的渗透性、减少渗透量。现场试验成果证明:在对节理裂隙较发育的基岩进行固结灌浆后,基岩的弹性模量可以提高30%~100%,有时可达1.5~2.0倍,甚至更多。在帷幕灌浆的平面内进行固结灌浆,有助于提高帷幕灌浆时的压力。

固结灌浆的範围

固结灌浆的範围主要是根据大坝基础的地质条件,岩石破碎情况,坝型和基础岩石应力条件等来确定的。
对于重力坝,当基础岩石比较良好时,有的工程仅在坝基内上游和下游应力大的地区进行固结灌浆。此外,在裂隙多、岩石破碎和泥化夹层集中的地区要着重进行固结灌浆。在坝基岩石普遍较差,而坝又较高的情况下,则多进行坝基全面积固结灌浆。
对于拱坝,因作用于基础岩石上的荷载较大,且较集中,因此,一般多是整个坝基进行固结灌浆,灌浆孔常较深,特别是两岸受拱坝推力大的坝肩拱座基础,更需加强固结灌浆工作。

固结灌浆孔的布设

固结灌浆孔的布设常採用的形式有方格形、梅花形和六角形,也有的採用菱形或其他各种形式。方格形布孔的主要优点是便于补加灌浆孔,在地质条件複杂、岩石破碎、多裂隙的地区多採用此形式。梅花形布孔的主要缺点是不便于补加灌浆孔,所以在地质条件较好、预计灌完浆后不需补加灌浆孔的地区多採用此形式。
由于岩石的破碎情况,节理髮育程度,裂隙的状态、宽度和方向的不同,孔距亦随之而异,根据我国一些大坝的固结灌浆资料设计,最终孔距一般在3~6 m之间,而排距等于或略小于孔距。有的拱坝,除在基础全面积进行固结灌浆外,还在坝基应力大的部位布设灌浆孔,常常分为两期进行灌浆施工:第一期固结灌浆在基础全面积上布孔,孔深5~7 m,或更深一些,用较低压力灌浆;第二期固结灌浆从坝上、下游钻孔,钻孔较深,或是从灌浆廊道内钻进,钻孔呈放射状,待混凝土浇筑一定高度后,用较高的压力进行灌浆。
地质条件複杂的坝基或是高坝的基础,对岩石固结的程度要求较高时,应先进行灌浆试验,通过试验成果的分析、研究,才能比较正确地确定各项技术参数(如孔距、排距、孔深),以及採取适当的布孑L形式、灌浆程式和灌浆压力等。

施工

固结灌浆工作很重要,工程量也常较大,是筑坝施工中一个必要的工序。根据其施工程式,在施工进度上,要为其安排好一定的灌浆时间。这是保证固结灌浆质量的前提。
1.固结灌浆施工时间
固结灌浆施工最好是在基础岩石表面浇筑有混凝土盖板或有一定厚度混凝土,且已达到其设计强度的50%后进行。但也有由于某些原因而安排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灌浆的。总的来看,在基岩上灌注适当厚度的混凝土后,再进行灌注是有利的,在岩石破碎、多裂隙的地带更是如此。
有些大坝固结灌浆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先行灌注第1、Ⅱ次序孔,灌浆压力稍低,当混凝土浇筑到一定厚度后,再用较大的压力灌注第Ⅲ序孔。
2.固结灌浆施工次序
固结灌浆施工的特点是“围、挤、压”,就是先将灌浆区圈围住,再在中间插孔灌浆挤密,最后逐序压实。这样易于保证灌浆质量。所以,固结灌浆的施工次序必须遵循逐渐加密的原则。先钻、灌第1次序孔,而后开始第Ⅱ次序孔的钻进和灌浆工作,以此类推,这样还可以随着各次序孑L的循进,及时地检查灌浆效果。
3.固结灌浆材料
固结灌浆一般均以水泥作为主要材料,在节理裂隙发育地区,注入量很大时,常常在水泥浆液中掺加砂,製成水泥砂浆灌注。因为固结灌浆主要目的是提高基础岩石强度,故一般情况下不掺用黏土。
使用的水泥不宜低于425号,材质应新鲜,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应使用具有抗侵蚀性的水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