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自动记录仪一般包括集成计算机系统的记录仪主机或者带电脑的记录仪主机、流量计、密度计和压力计。
作用
基础处理工程是为了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改善和加强防渗性能及整体坚固所採取的工程措施,从施工角度讲,主要是採用灌浆、地下连续墙、桩基、高压喷射灌浆、深层搅拌、粉喷、强夯、预应力锚索、开挖回填等,或者是几种方法的组合套用。
灌浆就是用製浆搅拌机将一定水灰比的水泥、粘土、 膨润土或化学处理剂等浆液均匀地拌合后,利用灌浆机施加一定压力,将浆液通过预先设定的灌浆管或灌浆孔,灌入岩体、土或结构建筑物中,使其胶结成相对坚固、相对密实和透水性较少的整体。其目的是改善地基的天然条件、 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处理, 达到防渗和加固的要求。
原理
灌浆施工中套用的一种自动化监控系统,其作用是在灌浆过程中,完成数据採集与处理,在萤幕上显示灌浆压力、流量、水灰比及注入水泥总量,按设定时间间隔定时列印出时间、平均压力、最大压力、流量和水灰比,当灌浆结束时,自动计算并列印注入水泥总量、浆液总量和单耗水泥量,并且列印出灌浆压力和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曲线。在压水过程中,记录压力和流量,计算出最后一点的吕容值并列印出来。仪器的套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减少人工操作强度。
现状
水泥注浆技术是建筑物地基加固和防渗处理的重要手段,但因其属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和效果不可能直观地评价,只能藉助于分析检查孔资料和分析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数据来进行评价。过去,这些参数的量测和记录全由人工完成,数据的準确性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灌浆成果的分析。8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灌浆记录仪, 例如瑞典的Craelius和VOPL,瑞士的Hany,法国的Lutz灌浆记录仪。从2000年开始,国内也有灌浆记录仪相继推出,有些厂家的产品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网路的发展,网路化的灌浆採集和整理系统将是发展趋势。运用先进的网路、信息技术将各种施工点记录仪的数据上传到中央伺服器,进行数据汇总、信息管理。用户在任何有网路的地方可以实时查看灌浆过程的流量、压力、密度等数据。同时支持网路化灌浆管理系统,多台灌浆记录仪的信息集合到一起,相比以往单台记录仪,具有更为强大和完善的功能。
网路化灌浆採集和整理系统还将进一步扩展到手机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监控灌浆,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的GPRS网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时查看灌浆过程中的流量、压力、密度数据和灌浆施工过程曲线,同时具备对历史灌浆资料进行搜寻查看的功能。
套用
灌浆自动记录仪以压力感测器测量喷灌压力、流量计计量喷灌流量,集微型计算机系统对感测器信号採集、分析、数据处理,并且控制印表机列印施工过程数据。在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接缝灌浆、接触灌浆、回填灌浆、充填灌浆、高压旋喷灌浆、多头小直径深层灌浆、预应力孔道灌浆等系列工艺灌浆中已得到广泛套用,得到监理和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随着灌浆自动记录仪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它将会更加广泛地套用于压密注浆岩溶注浆、轨道槽灌浆、花管灌浆等水工建筑物和工民建基础工程灌浆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