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IP 无线移动网移动性管理》是2010年8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月云。
基本介绍
- 书名:ALL-IP 无线移动网移动性管理
- 作者:陈月云
- ISBN:978-7-118-06847-4
-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出版信息
书名ALL-IP 无线移动网移动性管理
书号978-7-118-06847-4
作者陈月云
出版时间2010年8月
译者
版次1版1次
开本16
装帧平装
出版基金
页数215
字数302
中图分类TN929.5
丛书名
定价28.00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ALL-IP 移动性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当前ALL-IP 移动性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基本反映了在ALL-IP 网中无线移动网移动性管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全书共分8 章,内容包括绪论、移动信道及其模型、移动性模型、蜂窝网路移动性管理、移动IP 的移动性管理、传输层与套用层的移动性管理、ALL-IP 异构网路中的移动性管理、ALL-IP 移动通信网的AAA 策略。本书概念清晰、由浅入深、层次清楚,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电子和信息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目录
第1 章 绪论 1
1.1 ALL-IP 行动网路 1
1.2 移动性管理 3
1.2.1 移动性 3
1.2.2 移动性管理 4
1.3 未来网路的移动性管理 6
1.3.1 网路ALL-IP 化对移动性管理的要求 6
1.3.2 移动性管理的参考模型 6
1.3.3 AIPN 增强的移动性管理 11
参考文献 11
第2 章 移动信道及其模型 13
2.1 信道模型分类 13
2.2 移动信道传播损耗模型 14
2.2.1 Egli 模型 14
2.2.2 Okumura 模型 15
2.2.3 Hata 模型和CCIR 模型 15
2.2.4 WIM 16
2.3 衰落信道的统计特性 17
2.3.1 信道衰落 17
2.3.2 信道模型关键因素 19
2.3.3 WSSUS 模型 25
2.4 有限状态信道模型 25
2.4.1 有限状态无记忆模型 25
2.4.2 有限状态有记忆模型———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26
2.4.3 典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 27
2.4.4 瑞利衰落信道的马尔可夫模型 28
2.5 小结 30
参考文献 30
第3 章 移动性模型 31
3.1 移动性建模的一般方法 31
3.2 几种常见的移动模型 32
3.3 综合移动模型 36
3.4 移动模型在移动性管理中的套用 36
3.5 小结 38
参考文献 38
第4 章 蜂窝网路移动性管理 39
4.1 蜂窝网路 39
4.2 位置管理 40
4.2.1 位置更新 40
4.2.2 寻呼 44
4.2.3 位置管理策略 49
4.3 切换管理 52
4.3.1 越区切换 52
4.3.2 切换策略 61
4.3.3 切换测量 63
4.4 无线接入方式 64
4.4.1 固定多址 65
4.4.2 动态多址 67
4.5 小结 69
参考文献 70
第5 章 移动IP 的移动性管理 71
5.1 移动IP 概述 71
5.1.1 移动IP 的基本术语 72
5.1.2 移动IP 在移动性管理中的套用 75
5.2 移动IPv6 概述 77
5.2.1 IPv6 78
5.2.2 移动IPv6 及其讯息/选项格式 80
5.2.3 移动IPv6 的邻居发现机制 84
5.2.4 移动IPv6 的隧道技术 85
5.2.5 移动IPv6 的节点特性 87
5.2.6 移动IPv6 的操作过程 88
5.3 移动IP 的位置管理 89
5.3.1 区域位置管理 90
5.3.2 IP 寻呼 92
5.4 移动IPv6 的切换技术 95
5.4.1 移动IPv6 的快速切换技术 95
5.4.2 移动IPv6 的平滑切换技术 98
5.4.3 层次型移动IPv6 管理模型 99
5.5 小结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6 章 传输层与套用层的移动性管理 103
6.1 传输层的移动性管理 103
6.1.1 SCTP 103
6.1.2 mSCTP 106
6.1.3 mSCTP 在移动性管理中的套用 107
6.1.4 HIP 110
6.1.5 HIP 在移动性管理中的套用 113
6.2 套用层的移动性管理 117
6.2.1 SIP 117
6.2.2 SIP 在移动性管理中的套用 121
6.2.3 SIP 在IMS 中的套用 126
6.2.4 H.323 协定及其移动性管理 130
6.2.5 H.323 和SIP 的移动性比较 134
6.3 小结 135
参考文献 136
第7 章 ALL-IP 异构网路中的移动性管理 137
7.1 异构网路概述 137
7.1.1 异构网路的体系结构 137
7.1.2 异构网路的覆盖方式 141
7.1.3 异构网路的移动性管理需求 143
7.1.4 LTE 网路的体系架构 144
7.2 异构网路中的接入选择与準入控制 145
7.2.1 接入选择 145
7.2.2 準入控制 154
7.3 异构网的位置管理 156
7.3.1 移动通信系统的位置管理 158
7.3.2 移动IP 网路的位置管理 158
7.4 异构网的切换管理 159
7.4.1 切换触发方式 159
7.4.2 切换的性能指标 160
7.4.3 垂直切换与水平切换 160
7.4.4 垂直切换的3 个阶段 162
7.4.5 垂直切换判决算法 163
7.4.6 垂直切换的新特徵和性能要求 165
7.4.7 基于移动IP 的垂直切换管理 166
7.4.8 基于mSCTP 的垂直切换管理 168
7.5 小结 169
参考文献 169
第8 章 ALL-IP 移动通信网的AAA 策略 171
8.1 AAA 协定分析 172
8.1.1 RADIUS 协定 173
8.1.2 Diameter 协定 174
8.1.3 AAA 体系结构比较 176
8.1.4 AAA 体系结构中使用的传输协定 178
8.1.5 AAA 体系结构中使用的安全协定 179
8.2 传统蜂窝网路中的AAA 机制 181
8.2.1 GSM 网路中的AAA 机制 181
8.2.2 GPRS 网路中的AAA 机制 182
8.3 3G 网路中的AAA 机制 184
8.3.1 RADIUS 协定在3G 网路中的套用 184
8.3.2 Diameter 协定在3G 网路计费中的套用 186
8.4 EPS 中的AAA 机制 189
8.4.1 EPS 架构 189
8.4.2 SWm 参考点 191
8.4.3 SWx 参考点 193
8.4.4 S6b 和H2 参考点 194
8.5 异构网路融合中的AAA 协定 196
8.5.1 网路融合中的AAA 问题 196
8.5.2 网路融合中层次化AAA 技术 198
8.6 小结 203
参考文献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