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

(2021-06-11 13:16:00) 百科
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

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

《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是2009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晓辉、党岚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
  • 作 者:李晓辉、党岚君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 定价: 40.00 元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以移动IP为主线,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展开移动IP相关领域的研究。
首先,《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描述了移动IP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移动IPv4和移动IPv6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并且对其主要工作过程展开了详细的描述。同时讲述了相关的讯息格式,以及各讯息格式在移动IP中的作用,还讲述了移动IP中各实体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为了提高移动IP的实用性,还需要结合更多的通信领域新技术来研究移动IP。《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描述了无缝切换技术,包括移动IP的快速切换、平滑切换以及基于层次型的区域移动管理方案;介绍了移动IP的双栈技术,支持移动节点在IPv6和IPy4网路问的自由移动;描述了移动IP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还介绍了移动IP的多宿技术,提高无线网路的可靠性。
随着移动Ad hoc网路(MANET)和无线感测器网路的出现,移动IP技术的研究目标从现有的主机移动性逐步向网路移动性演进,出现了移动性网路NEMO。《移动IP技术与网路移动性》研究了网路移动性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给出了移动性网路的最佳化技术,并且通过实例展示了主机移动性和网路移动性在实际中的套用。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背景知识
第1章 序言
1.1 移动计算和普适计算
1.1.1 移动计算
1.1.2 普适计算
1.1.3 移动计算和普适计算的关係
1.2 IP移动性管理和移动IP
1.3 移动透明性
1.4 移动IP的起源及发展
1.4.1 移动IP起源
1.4.2 IETF移动IP协定
1.4.3 移动IP技术的优点
第2章 网路协定基础
2.1 OSI与TCP/IP
2.1.1 OSI模型
2.1.2 TCP/IP协定
2.2 IPv4协定
2.2.1 IP分组格式
2.2.2 IP位址机制
2.2.3 IP路由选择
2.2.4 IP组播
2.2.5 网路地址转换
2.3 IPv6协定
2.3.1 IPv4到IPv6
2.3.2 IPv6分组格式
2.3.3 IPv6地址机制
2.3.4 ICMPv6概述
2.3.5 邻居发现协定
2.3.6 地址配置
2.4 IPv4和IPv6的共存
2.4.1 隧道基本概念
2.4.2 IPv4 over IPv6
2.4.3 其他隧道技术
2.5 网路管理
2.6 本章小结
第2部分 基本原理
第3章 移动IPv4原理
3.1 协定的目标和任务
3.1.1 协定要求
3.1.2 协定目标
3.2 移动IP基本工作过程
3.2.1 协定概述
3.2.2 代理搜寻和移动检测概述
3.2.3 注册过程概述
3.2.4 路由过程概述
3.2.5 移动IP的基本工作过程
3.3 移动IP的代理搜寻和移动检测
3.3.1 代理搜寻讯息格式
3.3.2 代理搜寻过程
3.3.3 移动检测方法
3.4 移动IP的注册过程
3.4.1 注册讯息格式
3.4.2 注册请求过程
3.4.3 注册应答过程
3.5 移动IP的路由过程
3.5.1 单播分组的路由
3.5.2 广播分组的路由
3.5.3 组播分组的路由
3.5.4 ARP、代理ARF,和强制ARF
3.6 移动IP的网路管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IPv6原理
4.1 移动IPvl5简介
4.2 移动IPv16协定概述
4.2.1 基本概念
4.2.2 移动检测和转交地址获取
4.2.3 绑定管理
4.2.4 与通信对端的通信
4.3 移动IPv6的路由器搜寻和秽动检测
4.3.1 路由器搜寻讯息格式
4.3.2 路由器搜寻过程
4.3.3 移动检测过程
4.3.4 转交地址形成过程
4.4 移动IPv6的绑定管理过程
4.4.1 概念性资料库
4.4.2 绑定管理讯息格式
4.4.3 家乡代理注册
4.4.4 通信对端注册
4.4.5 移动主机返回家乡的绑定管理
4.5 移动IPv6中的路由过程
4.5.1 第二类路由头
4.5.2 家乡代理中转的分组路由
4.5.3 路由最佳化分组通信
4.5.4 组播分组的路由
4.6 移动IPv6的动态家乡代理地址发现
4.6.1 概念性资料库
4.6.2 讯息格式
4.6.3 自动发现家乡代理的地址
4.6.4 家乡网路前缀的自动配置
4.7 移动IPv6的管理信息库
4.8 本章小结
第3部分 实用化技术
第5章 移动IP的无缝切换技术
5.1 移动IP的快速切换技术
5.1.1 移动IPv6快速切换概述
5.1.2 预先注册快速切换
5.1.3 过后注册快速切换
5.1.4 联合切换方法
5.2 移动IP的平滑切换技术
5.2.1 IPv6平滑切换技术
5.2.2 平滑切换的快取管理
5.2.3 平滑切换基本过程
5.2.4 平滑切换的快取管理
5.3 区域移动性管理方案
5.3.1 层次型移动IPv6概述
5.3.2 HMIPv6中的讯息扩展
5.3.3 HMIPv6工作过程
5.3.4 移动锚点发现机制
5.3.5 移动锚点更新
5.3.6 其他区域移动性管理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IP中的双栈技术
6.1 双栈技术简介和套用场景
6.1.1 移动IPv6中的双栈技术概述
6.1.2 套用场景
6.1.3 双栈移动的基本要求
6.2 家乡代理髮现过程
6.2 1家乡代理髮现
6.2.2 移动前缀请求和通告
6.3 绑定讯息格式扩展
6.3.1 绑定更新扩展
6.3.2 绑定确认扩展
6.4 绑定管理过程
6.4.1 外地网路支持IPv6的绑定管理
6.4.2 仅支持IPv4的外地网路
6.4.3 动态IPv4家乡地址分配
6.5 网路地址转换检测与维持过程
6.5.1 网路地址转换检测和穿越
6.5.2 维持网路地址转换
6.6 协定操作
6.6.1 移动节点操作
6.6.2 家乡代理操作
6.6.3 路由最佳化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动IP的安全
7.1 移动IP的安全分析
7.1.1 移动IP中安全问题的根源
7.1 2移动IP的安全需求
7.1.3 移动IP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威胁和攻击
7.1.4 移动IPv6中存在的其他安全问题
7.2 移动IP的安全解决方案
7.2.1 安全解决方案的设计原则
7.2.2 移动IP针对各种安全攻击的解决方法
7.2.3 移动IPv6提供的安全机制
7.3 其他安全方案
……
第8章 移动IP的多宿技术
第4部分 网路移动性
第9章 行动网路基础
第10章 MEMO最佳化技术
第11章 NEMO套用案例
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