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CDMA移动通信网路最佳化

(2021-06-11 13:04:00) 百科
CDMA移动通信网路最佳化

CDMA移动通信网路最佳化

《CDMA移动通信网路最佳化》是200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万晓榆、万敏、李怡滨。本书从CDMA原理出发,全面介绍了CDMA移动通信的相关技术,提出了CDMA移动通信网路最佳化工程的总体思路,其中重点讲解了CDMA网路最佳化中涉及到的各类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路最佳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部分案例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CDMA移动通信网路最佳化
  • 作者:万晓榆,万敏,李怡滨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内容:全面介绍了CDMA移动通信相关技术

基本信息

作 者:万晓榆,万敏,李怡滨 编着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8-1
版 次:1页 数:162字 数:256000印刷时间:2004-3-1开 本:纸 张:胶版纸印 次:I S B N:9787115114440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CDMA网路最佳化的实用性——从原理到工程实践,内容由浅入深,可供移动通信运营管理者、CDMA网路最佳化工程师作技术参考,同时也适合于大专院校移动通信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目录

第1章 CDMA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1
1.1 CDMA通信系统概述 1
1.1.1 CDMA系统的发展历程 1
1.1.2 CDMA系统原理及特点 3
1.2 基于IS-95标準的CDMA系统 5
1.2.1 CDMA IS-95系统指标 5
1.2.2 系统网路结构及接口 6
1.3 基于cdma2000 1x标準的CDMA系统 9
1.3.1 cdma2000 1x系统指标 11
1.3.2 系统网路结构及接口 12
第2章 CDMA关键技术及网路特徵 14
2.1 CDMA关键技术 14
2.1.1 套用于CDMA IS-95系统的关键技术 14
2.1.2 套用于cdma2000 1x系统的关键技术 25
2.2 CDMA系统的无线链路特徵 29
2.2.1 CDMA IS-95的无线链路 29
2.2.2 cdma2000 1x多载波方式下的无线链路 31
2.3 CDMA网路特徵 34
2.3.1 频谱指配 34
2.3.2 相位分配 35
2.3.3 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 36
2.3.4 无线覆盖 38
2.3.5 CDMA网路的容量 39
2.3.6 CDMA系统中的干扰及对策 42
第3章 CDMA呼叫处理 44
3.1 移动台的呼叫处理分析 44
3.1.1 移动台在初始状态下的呼叫处理 44
3.1.2 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的呼叫处理 46
3.1.3 移动台在系统接入状态下的呼叫处理 50
3.1.4 移动台在控制业务信道状态下的呼叫处理 56
3.2 基站的呼叫处理分析 65
3.2.1 导频和同步信道的处理 65
3.2.2 寻呼信道的处理 65
3.2.3 接入信道的处理 68
3.2.4 业务信道的处理 68
3.3 注册 72
3.4 越区切换 72
第4章 CDMA网路最佳化 74
4.1 网路最佳化的概念 74
4.2 网路最佳化的步骤 74
4.3 网路最佳化的内容 75
4.3.1 呼叫接入最佳化 76
4.3.2 容量最佳化 77
4.3.3 覆盖最佳化 78
4.3.4 切换最佳化 78
4.3.5 呼叫质量最佳化 79
4.4 路测 79
4.4.1 路测概述 79
4.4.2 路测步骤及内容 80
4.5 CQT测试 81
第5章 参数分析 82
5.1 接入参数分析 82
5.1.1 最大请求试探序列数(MAX_REQ_SEQ) 82
5.1.2 最大回响试探序列数(MAX_RSP_SEQ) 82
5.1.3 回执确认逾时定时值(ACC_TMO) 83
5.1.4 接入信道试探滞后範围(PREBE_BKOFF) 84
5.1.5 接入信道试探序列滞后範围(BKOFF) 84
5.1.6 接入信道试探的时间随机化(Probe_pn_random) 85
5.1.7 接入试探前缀最大量(PAM_SZ) 86
5.1.8 接入试探讯息实体最大量(MAX_CAP_SZ) 87
5.1.9 移动台过荷级别0~9的信道测试参数(PSIST0-9) 87
5.1.10 移动台过荷级别10~15的信道测试参数(PSIST10-15) 88
5.1.11 移动台主动登记时信道测试参量(REG-PSIST) 89
5.1.12 移动台信息传输时信道测试参量(MSG_PSIST) 90
5.1.13 接入信道个数(ACC_CHAN) 91
5.1.14 标称功率扩展(NOM_PWR_EXT) 91
5.2 切换参数分析 92
5.2.1 导频增加门限(T_ADD) 93
5.2.2 导频去掉门限(T_DROP) 94
5.2.3 导频去掉计时器满值(T_TDROP) 95
5.2.4 激活集与候选集强度比较门限(T_COMP) 96
5.2.5 激活集和候选集的搜寻视窗(SRCH_WIN_A) 96
5.2.6 相邻导频集的搜寻视窗(SRCH_WIN_N) 97
5.2.7 剩余导频集的搜寻视窗(SRCH_WIN_R) 98
5.2.8 导频偏置指数增量(PILOT_INC) 99
5.2.9 相邻导频集最大保留时间(NGHBR_MAX_AGE) 100
5.2.10 切换斜率(SOFT_SLOPE) 101
5.2.11 加入截距(ADD_INTERCEPT) 101
5.2.12 去掉截距(DROP_INTERCEPT) 101
5.3 功率控制参数分析 102
5.3.1 初始发射功率偏移(INIT_PWR) 102
5.3.2 标称发射功率偏移(NOM_PWR) 102
5.3.3 接入试探序列发射功率的增加步长(PWR_STEP) 103
5.3.4 接入试探序列的试探次数(NUM_STEP) 104
5.3.5 周期功率报告使能(PWR_PERIOD_ENABLE) 104
5.3.6 门限功率报告使能(PWR_THRESH_ENABLE) 105
5.3.7 功率控制报告帧数(PWR_REP_FRAMES) 105
5.3.8 功率控制报告门限(PWR_REP_THRESH) 106
5.3.9 功率报告时延(PWR_REP_DELAY) 106
5.3.10 导频信道增益(PILOT_GAIN) 107
5.3.11 导频强度(PILOT_STRENGTH) 108
5.3.12 同步信道增益(SYNC_GAIN) 108
5.3.13 寻呼信道增益(PAGING_GAIN) 109
5.4 网路识别参数分析 109
5.4.1 SID 109
5.4.2 NID 109
5.4.3 MCC 110
5.4.4 MNC 110
5.4.5 ESN 110
5.4.6 BSID 110
5.4.7 REG_ZONE 110
5.4.8 HOME_SID 110
5.4.9 IMSI 110
5.4.10 MIN 110
5.4.11 MSIN 110
5.4.12 TLDN 111
5.4.13 DN 111
5.5 系统参数分析 111
5.5.1 寻呼信道数据比特率(PART) 111
5.5.2 系统时间(SYS_TIME) 111
5.5.3 基站标识(BASE_ID) 112
5.5.4 基站级别码(BASE_CLASS) 112
5.5.5 基站纬度(BASE_LAT) 112
5.5.6 基站经度(BASE_LONG) 112
5.5.7 寻呼信道数(PAGE_CHAN) 112
5.5.8 逝去的时间(LP_SEC) 112
5.5.9 本地时间偏移(LTM_OFF) 112
5.5.10 登记距离(REG_DIST) 112
5.5.11 多SID存储指示(MULT_SIDS) 113
5.5.12 多NID存储指示(MULT_NIDS) 113
5.5.13 本地登记允许标誌位(HOME_REG) 113
5.5.14 外部网路用户允许标誌位(FOR_SID_REG) 113
5.5.15 上电登记允许标誌位(POWER_UP_REG) 113
5.5.16 掉电登记允许标誌位(POWER_DOWN_REG) 113
5.5.17 登记周期(REG_PRD) 113
5.6 基站天线的最佳化 114
5.6.1 天线的基本参数 114
5.6.2 不同环境的天线最佳化 117
第6章 直放站在CDMA网路中的套用及其最佳化 119
6.1 直放站概述 119
6.1.1 直放站系统结构 119
6.1.2 CDMA直放站採用的关键技术 120
6.1.3 CDMA直放站的套用範围 120
6.2 直放站的解决方案 121
6.2.1 信号的引入 121
6.2.2 不同的系统解决方案 122
6.3 直放站的主要指标及调测 123
6.3.1 底部噪声 124
6.3.2 收发隔离度 124
6.3.3 线性 125
6.3.4 带内平坦度 125
6.3.5 增益平衡 125
6.3.6 监控单元的作用 125
6.4 直放站套用的最佳化 126
6.4.1 常见问题 126
6.4.2 产生的干扰 127
6.4.3 如何判定直放站的套用效果 128
第7章 典型故障及案例分析 129
7.1 掉话分析 129
7.1.1 问题描述 129
7.1.2 由于前向干扰引起的掉话 130
7.1.3 由于前反向链路不平衡的掉话 132
7.1.4 由于覆盖不足引起的掉话 133
7.1.5 由于业务信道功率受限的掉话 135
7.2 接入失败分析 136
7.2.1 问题描述 136
7.2.2 移动台没有接收到基站呼叫请求确认的接入失败 138
7.2.3 移动台没有接收到信道指配讯息的接入失败 141
7.2.4 移动台没有成功获得前向业务信道的接入失败 142
7.2.5 移动台没有收到反向业务信道确认讯息的接入失败 142
7.2.6 其他原因引起的接入失败 142
7.3 切换失败分析 143
7.3.1 问题描述 143
7.3.2 资源分配引起的软切换失败 143
7.3.3 切换信令引起的软切换失败 145
7.3.4 硬切换失败 145
7.4 误帧率分析 146
7.4.1 问题描述 146
7.4.2 前向高误帧率 146
7.4.3 反向高误帧率 147
7.5 案例分析 147
7.5.1 案例一 147
7.5.2 案例二 148
7.5.3 案例三 148
7.5.4 案例四 149
7.5.5 案例五 149
7.5.6 案例六 150
7.5.7 案例七 151
7.5.8 案例八 152
7.5.9 案例九 153
缩略语 154
参考文献 162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