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空间信息球面离散格线》是200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永生。本书用简洁的语言循序渐进地论述了球面离散格线的概念、生成算法、层次编码、层次关係建立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地球空间信息球面离散格线
- 作者:张永生 等着
- ISBN:9787030187772
- 页数:155
- 定价:69.00元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4
内容简介
《地球空间信息球面离散格线:理论、算法及套用》围绕建立球面格线相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持续探索和研究;对球面多解析度六边形格线系统所做的分析具有理论创新性,并初步解决了球面六边形格线上建立层次结构的难题。可供地球空间信息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者、管理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或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张永生,男,1970年5月生。经济学博士,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4月起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企业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论文见《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等刊物,代表作有《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曾在农村基层工作过四年,1994年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2000年被破格评为副研究员。
图书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空间信息格线
l.3 现有平面数据模型的局限
1.4 球面数据模型的引入
1.5 球面格线模型研究现状
1.5.1 基于地理坐标系的球面格线
1.5.2 基于多面体剖分的球面格线系统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地理坐标系的球面格线
2.1 引言
2.2 表示地形和影像的平面格线
2.2.1 规则格线
2.2.2 多解析度金字塔
2.2.3 四叉树和二叉树剖分格线
2.2.4 不规则三角格线
2.2.5 多解析度TIN
2.2.6 各种方案的分析与组合
2.3 瓦片四叉树及其在球面上的扩展
2.4 数据组织方案
2.4.1 瓦片数据
2.4.2 属性数据
2.4.3 存储方案
2.5 球面地形数据处理
2.5.1 球面动态L()D算法
2.5.2 地形裂缝的处理
2.5.3 异步数据载入
2.6 实验及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施奈德等积多面体投影
3.1 引言
3.2 基本原理
3.2.1 正变换公式
3.2.2 逆变换公式
3.3 其他多面体投影的计算
3.4 算法实现
3.5 计算结果
3.6 误差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球面等积格线生成算法
4.1 引言
4.2 格线族及其命名
4.3 基本思想
4.4 坐标系统的定义
4.5 ISE:ATI格线族
4.6 ISEADI格线族
4.7 ISEAHI格线族
4.8 ISEAHII格线族
4.9 ISEAHI/II格线族
4.1 0格线族与格线系统
4.1 1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2基于球面格线的栅格数据存储方案
4.1 3小结
第五章 球面六边形格线系统层次关係的建立
5.1 引言
5.2 广义平衡三元组结构分析
5.3 平面六边形格线系统的编码
5.4 ISEAHI_3格线系统的编码
5.5 地理坐标与单元地址码的相互转换
5.5.1 地理坐标转换为单元地址码
5.5.2 单元地址码转换为地理坐标
5.6 球面单元位置关係的计算
5.6.1 单元邻近搜寻
5.6.2 单元层次检索
5.7 实验结果与分析
5.8 小结
第六章 局部格线生成及层次关係的建立
6.1 引言
6.2 局部格线的边缘
6.2.1 点与球面大弧投影的位置关係
6.2.2 点与球面多边形的位置关係
6.3 格线区域裁剪及局部格线的生成
6.3.1 球面多边形区域的跨面裁剪
6.3.2 局部格线生成
6.4 局部格线层次关係的建立及定址
6.4.1 局部格线层次关係的建立
6.4.2 局部格线在全球格线中的定址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球面格线系统的套用
7.1 引言
7.2 球面格线的多解析度显示
7.2.1 球面视景体剪裁与可视单元确定
7.2.2 基于视点的球面格线LOD简化
7.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7.3 球面Voronoi图生成
7.3.1 球面V图的定义
7.3.2 基于六边形格线的球面实体表达模式
7.3.3 球面多集合V图生成算法
7.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椭球面上的格线系统
8.1 引言
8.2 直接椭球面剖分
8.3 间接椭球面剖分
8.3.1 基本原理
8.3.2 任意投影
8.3.3 条件投影
8.4 实验结果及分析
8.5 小结
第九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验
9.1 引言
9.2 全球多解析度地形浏览系统GlobalView
9.2.1 GlobalView的罄体结构
9.2.2 核心模组的设计
9.2.3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9.3 球面离散格线系统GridView
9.3.1 GridView的设计
9.3.2 Gridview原型系统的实现
9.3.3 实验结果
9.4 小结
参考文献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空间信息格线
l.3 现有平面数据模型的局限
1.4 球面数据模型的引入
1.5 球面格线模型研究现状
1.5.1 基于地理坐标系的球面格线
1.5.2 基于多面体剖分的球面格线系统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7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地理坐标系的球面格线
2.1 引言
2.2 表示地形和影像的平面格线
2.2.1 规则格线
2.2.2 多解析度金字塔
2.2.3 四叉树和二叉树剖分格线
2.2.4 不规则三角格线
2.2.5 多解析度TIN
2.2.6 各种方案的分析与组合
2.3 瓦片四叉树及其在球面上的扩展
2.4 数据组织方案
2.4.1 瓦片数据
2.4.2 属性数据
2.4.3 存储方案
2.5 球面地形数据处理
2.5.1 球面动态L()D算法
2.5.2 地形裂缝的处理
2.5.3 异步数据载入
2.6 实验及分析
2.7 小结
第三章 施奈德等积多面体投影
3.1 引言
3.2 基本原理
3.2.1 正变换公式
3.2.2 逆变换公式
3.3 其他多面体投影的计算
3.4 算法实现
3.5 计算结果
3.6 误差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球面等积格线生成算法
4.1 引言
4.2 格线族及其命名
4.3 基本思想
4.4 坐标系统的定义
4.5 ISE:ATI格线族
4.6 ISEADI格线族
4.7 ISEAHI格线族
4.8 ISEAHII格线族
4.9 ISEAHI/II格线族
4.1 0格线族与格线系统
4.1 1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2基于球面格线的栅格数据存储方案
4.1 3小结
第五章 球面六边形格线系统层次关係的建立
5.1 引言
5.2 广义平衡三元组结构分析
5.3 平面六边形格线系统的编码
5.4 ISEAHI_3格线系统的编码
5.5 地理坐标与单元地址码的相互转换
5.5.1 地理坐标转换为单元地址码
5.5.2 单元地址码转换为地理坐标
5.6 球面单元位置关係的计算
5.6.1 单元邻近搜寻
5.6.2 单元层次检索
5.7 实验结果与分析
5.8 小结
第六章 局部格线生成及层次关係的建立
6.1 引言
6.2 局部格线的边缘
6.2.1 点与球面大弧投影的位置关係
6.2.2 点与球面多边形的位置关係
6.3 格线区域裁剪及局部格线的生成
6.3.1 球面多边形区域的跨面裁剪
6.3.2 局部格线生成
6.4 局部格线层次关係的建立及定址
6.4.1 局部格线层次关係的建立
6.4.2 局部格线在全球格线中的定址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球面格线系统的套用
7.1 引言
7.2 球面格线的多解析度显示
7.2.1 球面视景体剪裁与可视单元确定
7.2.2 基于视点的球面格线LOD简化
7.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7.3 球面Voronoi图生成
7.3.1 球面V图的定义
7.3.2 基于六边形格线的球面实体表达模式
7.3.3 球面多集合V图生成算法
7.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椭球面上的格线系统
8.1 引言
8.2 直接椭球面剖分
8.3 间接椭球面剖分
8.3.1 基本原理
8.3.2 任意投影
8.3.3 条件投影
8.4 实验结果及分析
8.5 小结
第九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验
9.1 引言
9.2 全球多解析度地形浏览系统GlobalView
9.2.1 GlobalView的罄体结构
9.2.2 核心模组的设计
9.2.3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9.3 球面离散格线系统GridView
9.3.1 GridView的设计
9.3.2 Gridview原型系统的实现
9.3.3 实验结果
9.4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