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式(data transmission mode),是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採取的方式。若按数据传输的顺序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串列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若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係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数据传输方式
- 外文名:datatransmission mode
- 套用学科:通信
- 定义:数据在信道上传送所採取的方式
按顺序分类
并行传输是将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例如採用8单位代码字元可以用8条信道并行传输,一条信道一次传送一个字元。因此不需另外措施就实现了收发双方的字元同步。缺点是传输信道多,设备複杂,成本较高,故较少採用。
串列传输是数据流以串列方式在一条信道上传输。该方法易于实现。缺点是要解决收、发双方码组或字元的同步,需外加同步措施。串列传输採用较多。
按方式分类
在串列传输时,接收端如何从串列数据流中正确地划分出传送的一个个字元所採取的措施称为字元同步。根据实现字元同步方式不同,数据传输有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两种方式。
异步传输每次传送一个字元代码(5~8bit),在传送每一个字元代码的前面均加上一个“起”信号,其长度规定为1个码元,极性为“0”,后面均加一个止信号,在採用国际电报二号码时,止信号长度为1.5个码元,在採用国际五号码(见数据通信代码)或其它代码时,止信号长度为1或2个码元,极性为“1”。字元可以连续传送,也可以单独传送;不传送字元时,连续传送止信号。每一字元的起始时刻可以是任意的(这也是异步传输的含意所在),但在同一个字元内各码元长度相等。接收端则根据字元之间的止信号到起信号的跳变(“1”→“0”)来检测识别一个新字元的“起”信号,从而正确地区分出一个个字元。因此,这样的字元同步方法又称起止式同步。该方法的优点是:实现同步比较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同步。缺点是每个字元增加了2~3bit,降低了传输效率。它常用于1200bit/s及其以下的低速数据传输。
同步传输是以固定时钟节拍来传送数据信号的。在串列数据流中,各信号码元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端要从收到的数据流中正确区分传送的字元,必须建立位定时同步和帧同步。位定时同步又叫比特同步,其作用是使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接收端的位定时时钟信号和DCE收到的输入信号同步,以便DCE从接收的信息流中正确判决出一个个信号码元,产生接收数据序列。DCE传送端产生定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内产生位定时,并以此定时的节拍将DTE的数据送给DCE,这种方法叫外同步。另一种是利用DCE内部的位定时来提取DTE端数据,这种方法叫内同步。对于DCE的接收端,均是以DCE内的位定时节拍将接收数据送给DTE。帧同步就是从接收数据序列中正确地进行分组或分帧,以便正确地区分出一个个字元或其他信息。同步传输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每一个字元单独加起、止码元,因此传输效率较高。缺点是实现技术较複杂。通常用于速率为2400bit/s及其以上的数据传输。
按关係分类
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係,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单工数据传输是两数据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进行数据传输。即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源,另一端的DTE固定为数据宿。
半双工数据传输是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即每一端的DTE既可作数据源,也可作数据宿,但不能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
全双工数据传输是在两数据站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输。即每一端的DTE均可同时作为数据源与数据宿。通常四线线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二线线路实现单工或半双工数据传输。在採用频率复用、时分复用或回波抵消等技术时,二线线路也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步骤
(1)在传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打开同步传输信道;
(2)由传送端通过同步信道派送多个传输开始指示符分组直到接收到接收端(的部件上的接受应答;
(3)在传送端接收接受应答之后,由传送端通过同步信道派送至少一个有效负荷分组;
(4)在检测到分组的不良接收之后,由接收端向传送端派送出错讯息;
(5)在由接收端派送的出错讯息被传送端接收的情况下从出错位置开始而后重新开始传输有效负荷数据。
存在的问题
还必须建立一套更规範的解决方案。在传输效率方面,由于是模拟测试,在实际套用中可能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最佳化数据传输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