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11月。前身为1991成立的机电系,1998年因基层教学单位组织机构调整,机电系撤销,相关专业学生及教师併入其它系部。2004年8月,学校为构建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决定重新组建机械与电气工程系,2008年更名为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创办时间:2008年11月
- 所属地区:安徽
-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
- 现任校长:张克仁
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教职工队伍。在职教师中获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45%以上。
教学机构
机械工程系(含机械实验室)、电气工程系(含电气自动化实验室)、工程图学教研室、工程训练中心、雷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程机电研究所和职业技能鉴定站。
专业设定
我院现有“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过程控制与装备”共六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700余人。
科研服务
学院科研实力与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研立项的数量、层次、训练经费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每年均有大幅度的增长。近3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与教研项目10余项,完成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近1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教材、学术专着达10部。学院初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雷射加工理论及套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製造、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理论与套用、建筑电气设备智慧型控制系统和光机电一体化等。
对外合作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2004年以来,与德国德勒斯登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新加坡CITI管理学院、韩国韩瑞大学及国内多所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係,院际间就科研合作,师生交流、学生攻读学位等问题达成协定,互派教师和访问学者,并向上述学校派遣留学生。在新的时期,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教学质量立校,科研实力强校”的办学理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扎实苦干,加快发展,努力把机电学院办成特色鲜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工科类院系。
专业培养
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建筑电气及自动化、信息处理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工业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慧型建筑及楼宇自动化、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套用、计算机软体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过程控制、感测器与自动检测、综合布线、计算机网路、组态软体技术、单片机原理、控制电机与电器、现场汇流排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到工矿企业、建材行业、科研单位、智慧型建筑及楼宇自动化行业从事工业自动化、建筑自动化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相关自动化系统的科研与技术的开发的工作,也可到相关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建筑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建筑电气设计、信息处理、工业企业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满足电工电子、工业自动化及建筑电气等行业急需的高级工程套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电气控制与PLC,以及分方向专业课:建筑供配电、调速与电梯技术、消防与监控、CATV与CCTV(或工厂供电、电力拖动自控系统、电气设备试验技术、控制电机)。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工矿企业、科研单位、供电系统等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科研与开发等工作、也可到相关单位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现任领导
院长张克仁博士教授
副院长陈杰教授
书记李大华 副教授
副书记斯方龙
行政秘书何世明
教学秘书王雅
党总支秘书张亮
团总支书记罗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