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尾矿库数量多、分布广,许多尾矿库已运行了多年,库容量在逐渐减小,抵制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下降,安全隐患日益增多。尾矿库的安全关係到其影响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及环境的安全,故而搞好尾矿库的安全监测意义重大。然而,许多尾矿库管理由于检测监控系统不完备、检测监控技术落后,专业检测人员缺乏等原因,有些处在无检测监控状态,有些虽有人工定期用传统仪器到现场进行测量,但受天气、人工、现场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和人工误差,这些都影响着尾矿库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因此,採用现代通信、电子设备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尾矿库监测指标数据实时、自动监测,是对尾矿库的安全监管一条必由之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尾矿库监测系统
- 外文名:Tailings monitoring system
可靠性
系统主要技术和产品具有成熟、稳定、实用的特点,可充分满足实际套用、技术开发及信息管理的需要。保证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能进行準确的监测。
感测器经过国家计量部门计量许可,并且有相关的计量证书。
先进性
使用成熟的先进技术,各项设备选型上应考虑市场上技术支持好、服务力量强、设备性能稳定、扩展性好的品牌,确保设计具有先进性及前瞻性。
可扩展性
在系统建设时不能一味追求高配置,而是应在保证系统在一定时期内的先进性的前提下,设计具有良好扩展性的系统结构,选择具有良好扩展性和升级能力的产品。系统结构模组化,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考虑到随着尾矿库的升高逐步实施。
高性价比
力求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在保证系统高性能的同时儘量减少用户的投资。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範》AQ2030-2010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範》ZBJ1-90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YS5418-95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範》SL60-94
《岩土工程勘察规範》GB50021-2001
《岩土工程监测规範》YS5229-96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範》DL/T5395-2007
《压式土石坝施工规範》DL/T5129-2001
《工程测量规範》GB50026-2007
《国家一、二等水準测量规範》GB12897-9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範》GB50057-94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範》(DL5073-2000)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範》(GB50191-93)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6]第6号令
企业提供的有关尾矿、测量、矿区地质、水文、工程设计等资料。
计算机工程相关国家标準
《计算机软体开发规範》GB8566-8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範》GBJ232-92
《安全防範工程程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範》GB50057-94
《质量管理体系标準》GB/T19000-2000(ISO9000:2000)
《微功率(短距离)光纤电设备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
第四章尾矿库线上监测系统设计功能及监测内容
系统简介
尾矿库线上监测系统是利用感测器技术、信号传输技术,以及网路技术和软体技术,从巨观、微观相结合的全方位角度,来监测影响尾矿库及坝体安全的各种关键技术指标;记录历史、现有的数据,分析未来的走势,以便辅助企业及政府决策,提升尾矿库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系统依託智慧型的软体系统,建立分析预警模型,实现与短讯息平台结合,当发生异常时,及时自动发布短讯息到矿方管理人员,儘快启动相应的预案。
监测内容
尾矿库线上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尾矿库坝体位移、变形、坝体浸润线、库内水位、库区降雨量、安全视频的全面自动化监测。
系统组成
系统由库区感测器、数据採集装置、库区信号接收及处理装置、库区机房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光纤信号传输装置、企业调度指挥中心五部分组成。
其中:企业调度指挥中心平台接收光纤网路传输的数据,实时通过软体管理平台展示相关信息及管理预警信息,处理结果等自动存储备份。调度中心机房建设按照国家相关规範建设。主要放置电视大屏、监测终端、伺服器群、软体管理平台及辅助设备。
系统已建立开放的数据接口,通过专线网路或频宽允许的情况下走公用网际网路,根据政府监管部门需要,适时接入或远程查看支持专家线上功能。
监测剖面选择
选择原则根据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範,坝体位移监测断面选在最大坝高断面、合拢段、有排水管通过的断面、地基工程地质变化较大的地段及运行有异常反应处。
坝体渗流压力监测横断面宜选在最大坝高处、合拢段、地形或地质条件複杂坝段;监测横断面上的测点布置,根据坝型结构、断面大小和渗流场特徵确定,参照尾矿库监测技术规程《AQ2005-2066QA2030-2010》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