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监测监控系统原理及套用

(2021-06-10 14:46:00) 百科
监测监控系统原理及套用

监测监控系统原理及套用

《监测监控系统原理及套用》是2010年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秀才、杨世兴 。本书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监测监控的基础理论、技术原理和监控方法。

基本介绍

  • 书名:监测监控系统原理及套用
  • 作者:郭秀才,杨世兴 
  • ISBN:9787512305373
  •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基本信息

作 者:郭秀才,杨世兴 着出 版 社:中国电力出版社ISBN:9787512305373出版时间:2010-09-01版 次:1页 数:290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技 > 电子与通信

内容简介

《监测监控系统原理及套用》全书共分9章,以监测监控系统的构成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监测监控系统的基础知识、感测器技术、检测信号採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测控网路技术、干扰及干扰抑制技术,最后落实于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监测监控系统的工程套用。
《监测监控系统原理及套用》适合从事监测监控系统研究、设计、製造、施工及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套用、安全工程等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监测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监测监控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1.2.1 监测监控系统的分类
1.2.2 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
1.3 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 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
1.4.1 监测监控技术的发展
1.4.2 控制策略与算法的发展
第2章 感测器技术
2.1 感测器概述
2.1.1 感测器组成与分类
2.1.2 感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2 温度感测器
2.2.1 温度测量的主要方法
2.2.2 PN结温度感测器
2.2.3 集成温度感测器
2.2.4.光电温度计
2.2.5 红外测温仪
2.2.6 光纤温度感测器
2.3 压力感测器
2.3.1 压力感测器的类别与性能
2.3.2 电感式压力(差压)感测器
2.3.3 霍尔压力感测器
2.3.4 集成压力(差压)感测器
2.4 流量感测器
2.4.1 流量测量方法
2.4.2 超音波流量感测器
2.4.3 卡曼涡街流量感测器
2.4.4 雷射流量感测器
2.4..5 光纤流量感测器
2.5 气体感测器
2.5.1 半导体式气体感测器
2.5.2 电化学式气体感测器
2.5.3 固体电解质气体感测器
2.5.4 接触燃烧式气体感测器
2.5.5 光学式气体感测器
2.5.6 高分子气体感测器
2.6 固态图像感测器
2.6.1 CCD图像感测器
2.6.2 CMOS图像感测器
2.7 开/停感测器
2.7.1 KGKT-C10型开/停感测器
2.7.2 KGTl5型开/停感测器简介
2.8 超声式物位感测器
2.9 智慧型感测器概述
2.9.1 智慧型感测器的概念
2.9.2 智慧型感测器的组成与特点
2.9.3 智慧型感测器的体系结构
2.9.4 智慧型感测器的基本功能
2.9.5 智慧型感测器的发展趋势
第3章 检测信号採集技术
3.1 模拟信号的採集
3.1.1 模拟信号的採样与量化
3.1.2 模拟信号输入通道的一般结构
3.1.3 信号调理电路
3.1.4 多路转换模拟开关(MUX)
3.1.5 数据放大器
3.1.6 採样保持器
3.2 A/D转换器
3.2.1 A/D转换器的分类
3.2.2 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3.2.3 并行接口ADC
3.2.4 串并行输出ADC接口
3.2.5 串列接口ADC
3.2.6 片内集成A/D转换模组
3.3 脉冲信号的採集
3.3.1 脉冲信号检测原理
3.3.2 51单片机用于频率测量
3.3.3 8098单片机用于频率测量
3.3.4.V/F转换
3.4.开关量信号的採集
3.4.1 开关量输入信号的调理
3.4.2 光电耦合器
3.4.3开关量输入信号与光耦的连线
3.4.4 开关量输入信号与CPIJ的连线
3.4.5 数字量输入信号的採集
3.5 虚拟仪器信号採集技术
3.5.1 VI的结构
3.5.2 Ⅵ的软体开发平台LabVIEW
第4章 数据通信技术
4.1 数据通信基础
4.1.1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4.1.2 信道
4.1.3 数据传输的形式
4.1.4 串列通信
4.1.5 差错控制
4.2 数位讯号的基带传输
4.2.1 基带信号
4.2.2 基带信号传输接口
4.3 数位讯号的频带传输
4.3.1 数位讯号的频带传输
4.3.2 频移键控法FSK
4.3.3 数据机积体电路
4.4 数位讯号的无线传输
4.4.1 发射电路
4.4.2 接收电路
4.4.3 採用CC2400的收发器电路
4.4.4 採用nRF24E2的发射电路
4.4.5 蓝牙技术
4.4.6 实现远程数据无线通信的一种方案
第5章 数据处理技术
5.1 多感测器数据融合技术
5.1.1 数据融合系统的建模
5.1.2 层次化融合结构
5.1.3 融合算法与分散式多感测器数据融合
5.1.4 基于模糊理论的分散式一致性数据融合
5.2 数字PID控制算法
5.2.1 PID控制原理
5.2.2 数字PID控制算法
5.2.3 数字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5.3 模糊控制算法
5.3.1 模糊控制原理
5.3.2 模糊控制器设计
5.4 人工神经网路及其套用
5.4.1 概述
5.4.2 人工神经网路基础
5.4.3 神经网路在监测监控系统中的套用
第6章 测控网路技术
6.1 测控网路概述
6.1.1 测控网路在企业网路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6.1.2 测控网路与现场汇流排
6.1.3 测控网路的特点
6.1.4 测控网路的发展与标準化
6.2 测控网路技术基础
6.2.1 测控网路的节点
6.2.2 测控网路的拓扑
6.2.3 网路信道的访问控制方式
6.2.4 网路互联
6.3 具有代表性的现场汇流排
6.3.1 CAN汇流排
6.3.2 FF汇流排
6.3.3 LonWorks汇流排
6.3.4 PROFIBUS汇流排
6.3.5 HART汇流排
6.4 乙太网技术
6.4.1 以太测控网路的组成及其特点
6.4.2 乙太网用于工业现场的关键技术
第7章 干扰及干扰抑制技术
7.1 噪声与噪声耦合方式
第8章 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9章 监测监控系统工程套用
参考文献

前言

“测量”与“控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任务,开展监测监控技术的研究,对有效减少事故隐患、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监测监控技术是人类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
本书以工业监测监控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信息的採集、传输、处理以及对被控对象参数的控制,涉及感测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本书立足点高、内容新、环节全、重实践,力图给读者一个监测监控系统完整的概念,最终能达到让读者学会分析监测监控系统和设计监测监控系统的目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