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

(2021-06-10 13:22:00) 百科

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

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具有实时监测评估传播情况变化、自动选频、换频等功能的短波通信系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
  • 外文名:adaptive short-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
定义
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具有实时监测评估传播情况变化、自动选频、换频等功能的短波通信系统。
及时选好工作频率是保证短波电路畅通的关键。最早採用人工预测选频、定时换频方式,很难做到及时準确。用脉冲探测技术和连续波线性调频FM/CW探测技术,虽可获得包括电离层、信号能量干扰和噪声分布等参数的实时数据,但仍存在与实用信道脱节的问题。在採用了探测和通信共信道、以微处理机实现换频全自动化后,才出现了共信道实时自动选频的短波通信系统。短波跳频技术和其他自适应技术也对改善短波通信质量,开拓短波套用领域起了重要作用。
现状和发展
自适应短波通信系统是短波通信的一次重大革命,它能有效地开发短波宝贵的频率资源,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近几年来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短波通信的面貌,使短波通信开始进入高质量传输信息阶段。目前短波自适应通信的质量,除容量和频宽外,已可与卫星通信相媲美。卫星通信不但耗资大,而且还存在使用条件的局限性和战争时的易摧毁性等缺点。短波通信不但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机动灵活,而且在战争中具有顽强的抗毁性。因此,国外十分重视发展短波通信,在军事上短波通信被认为是口I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通信手段,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军事部门加紧对短波通信设备的技术改进,如美军制定了短波通信改进计画(HE护),英国也委託马可尼公司研製了改进型短波通信系统。近年来,国外广泛将自适应技术的研究成果用于短波通信,并对自适应通信的各个技术领域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系统的工作过程
系统的工作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由自适应控制器在质量较好的信道上建立通信链路;然后数据经高性能数据机在这个链路上进行传输(或直接进行话音通信),自适应数据终端不仅是数据源,更兼有数据吞吐量自适应控制的作用。系统广泛套用了短波自适应技术;自适应控制器採用频率自适应技术,高性能数据机採用自适应信道均衡技术,而自适应数据终端则採用了数据处理自适应技术。
共信道实时自动选频系统
共信道实时自动选频系统是对所分配的信道进行质量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存储在频率库中,以便通信时选择。评估依据的参数是信噪比,多径时延,瑞利衰落以及自动综合估算的误比特率和频率偏移。此项工作可利用通信空闲时进行。开始通信前通过自动捜索、拨号呼叫、控制使用频率等自动接通电路进行通信,并随时监视信道质量,当质量下降至门限值以下时,能自动在频率库中提取次佳频率切换信道,继续通信,从而使短波通信的可通率和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可在许多场合,如业务量不大的通信网路中有效地套用或备用。
短波跳频技术
短波跳频技术是指收发双方同时按伪随机方式改变通信频率的技术。为了适应军事方面反干扰的需要,国际上许多短波自适应通信设备都增加了跳频功能。发收双方可按预定的频率跳换表同步地进行变换,在每跳的持续时间内除去设备换频所需占用时间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可用以传送信息,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来干扰,且有适当保密作用。
短波的跳频技术,因受电离层传播的时变特性影响,跳频範围不能太宽,变换速率也不能太快。频率间隔大了衰落情况会不一致。跳频周期要远大于多径时延的最大值,否则跳频同步就难以建立和维持。因此频宽的量级一般是在几百千赫範围内,即在几十个信道频率间编定频率跳换表,跳频的速率一般是每秒20跳。
其它自适应方法
突发通信是先将待发的数据信号存储起来,当信道出现良好的传播条件时,以高速传输送至对方,减少空中传播时间,防止干扰或被截获。
自适应调零天线阵是基于信号和干扰传来的方向的差异,收信端通过自适应天线内部参数的调整(如相位的调整),实时地使天线的等值方向图主瓣对準信号方向或旁瓣的零方向对準干扰以提高信号的信扰比。
自适应跳频是依据自动选频编排的可用频率表进行跳频的短波通信,是频率自适应技术和跳频技术在短波通信中的套用。自适应跳频系统在抗干扰性能方面比自动选频系统提高很多,在通信质量方面比跳频系统有很大改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