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2021-06-09 21:51:00) 百科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中国明代知识分子受儒、道思想影响极大,表现在对待人生的问题上,一方面是积极入世,实现理想抱负;一方面真心出世,品味林泉真趣。两相矛盾的东西统一为一个整体。这样,在权势头上可以保持几分山林雅趣,缓和过分热衷名利的紧张。这里的出世又分为真出世和假出世,假出世是以出世作为人世的手段,作为当官的资本;真出世是退隐,不屑于争权夺利、尔虞我诈。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 作品出处:菜根谈
  • 文学体裁:散文(文言文)
  • 作者:洪应明

作品原文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
居轩冕①之中,不可无山林②的气味③;
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④的经纶⑤。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①轩冕,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吏,繁当出门时都要穿礼服坐马车,马车就是轩,礼服就是冕,此喻高官。
②山林:泛称田园风光或闲居山野之间,和林泉均喻隐退的意思。
③气味:比喻意趣或情调。晋葛洪《〈抱朴子〉自叙》:“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棊、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
④廊庙:比喻在朝从政做官。
⑤经论:比喻策略。《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即胸中要有供朝廷採用的谋略。

作品译文

身居显位高官的人,不可以不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情趣;隐居在田园山林之中,必须要有胸怀天下治理国家的壮志和蓝图。

作品鉴赏

一个人只要能作到隐唇山林间隐士们的高风亮节,就能体会出孔子所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时才能邻悟到生活在林泉之下的哲理。不过,不管是真退隐还是假出世都存在不在其位而谋其政,都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的问题。儘管你可以过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不可以完全忘记国家兴亡大事。在现代,人们参政议政的意识更强烈,表现人们意愿的方式也更多,即社会的透明度越来越大,所以个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自己选择。但是“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的传统依然影响着人们,社会的发展不容许人把自己封闭于社会之外,锁在个人的小天地里。

作者简介

洪应明,明朝人,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藉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得知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着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