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乘数理论是一种经济量的变动,具体是指第一个人花出去的钱买第二人的东西,第二人又买第三个人的东西,以此类推每层的消费都赚钱,这个消费链可能传遍全球,这就是经济带良性循环。消费乘数的变化即乘数效应可以认为是一种经济量的变动,引起另一个经济量的更大的变化的现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消费乘数理论
- 定义:一种经济量的变动
- 好处:经济带良性循环
- 作用:拉动经济更为有力
套用实例
假设有位李先生,车窗玻璃不知被谁砸了。无奈之下,花1000元换了新的。修车行经理得到1000元收入,并没全存起来,而是花900元买了衣服。服装店老闆也和修车行经理一样,拿收入的90%买了食品。食品店从得到的810元中,再拿出90%去买麵粉……这种收支不停地进行下去,可以算出李先生买玻璃支出的1000元,竟给其他人带来了10000元的收入。经济学把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这个数值通常小于1,用1减掉它,再取倒数,叫做支出乘数。前面的例子中,修车行经理、服装店老闆等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是0.9(90%),支出乘数则为1/(1-0.9)=10。也就是说,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消费支出的10倍。
作用
通过消费,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经济总量成倍增长。因此消费能极大地拉动经济,扩大内需。如果有了信用消费,没钱随时可以借,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支出乘数增大,对经济的拉动也就更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