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祖,男,汉族,祖籍山西省原平市,1957年出生于太原。北京大学文学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现任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总经理。文化部高级职称新闻出版评审会评审委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专家,中国关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专家顾问,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客座教授。
曾任《太原日报》副刊部主任、太原日报社编委、《山西商报》社总编辑、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山西校友会副会长。
世纪初作为複合性高级专业技术人材奉调文化部《中国文化报》工作,历任文化生活部主任、中国文化报社委兼影视艺术中心主任。改制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后,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并先后兼任中国动漫集团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城市文化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主任。现任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建祖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太原
- 出生日期:1957年
- 职业:高级编辑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主要成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
国家文化贸易学术研究平台专家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客座教授 - 代表作品:《啊,黄河》、《哀魂》、《月食》、《云岗》、《雪线》、《内陆九三》、《当家大掌柜》等
- 性别:男
- 原籍:山西省原平市
人物经历
出生于太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文科大学生。80年代初,在已故着名诗人文武斌的引领下,开始诗歌创作,活跃于山西及全国文坛,参与创办山西大学中文系《北国》诗刊。一时与山西诗人潞潞、张锐峰、郭志勇形成“晋阳四怪,黄河诗派”。其间创作的《啊,黄河》、《哀魂》、《月食》、《云岗》、《雪线》等诗作深受当时寻根文学的影响,并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
1986年,陈建祖应邀参加了由《诗刊》发起组织的第六届青春诗会,像参加第一届诗会的就有北岛、舒婷、顾城等朦胧诗领袖人物,而与陈建祖一同参加第六届诗会的也都是新涌现的名家,如翟永明、于坚、吉狄马加、韩东、宋琳、车前子、潞潞、张锐锋、阿吾、阎月君、李晓桦等人。期间也写作散文、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
曾任《太原日报》副刊部主任、太原日报社编委、《山西商报》社总编辑、山西省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山西校友会副会长。
在任太原日报副刊部编辑和负责人期间,积极组织参加见证了许多重要文学事件,其中《一枚不光彩的金牌》、《月光晚霞何其相似》,对山西省首届文艺奖的评选提出批评和质疑,对着名作家获全国文学奖的剽窃事件进行揭露,开了全国文学打假的先河。其负责的“双塔文学”成为当时全国最具影响的“三大副刊”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作家通讯》对全国作协会员问卷调查结果)。
在任山西商报社总编辑期间,在新闻报导、采编管理、经营发行锐意改革,使其成为山西平面媒体三大主流媒体之一。系列报导:“冯锦华抗议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获2002年度中国新闻奖。山西商报的新闻报导、经营模式先后被《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华新闻报》《新闻研究》等报刊予以重点报导。
新世纪初,作为複合性高级专业业务人才引进调入文化部《中国文化报社》(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历任文化生活部主任、中国文化报社委兼影视艺术中心主任。在报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影视创作、对外文化合作、拓展文化市场经营方面做了有益的大胆的探索和示範,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改制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后,历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并先后兼任中国动漫集团副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中国城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城市文化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主任。现任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着作
先后创作、编选了《忧郁的桦树林》(诗集)、《选举》(长篇小说)、《赵瑜调查》(报告文学)、《震撼人心的纪实》(报告文学)、《第五种人》(报告文学)等着作。
并创作诗集、文学评论、散文、杂文等100多万字,作品曾入选《中国20世纪诗歌精选》《山西建国60年诗歌选》等。
影视作品
拍摄了《内陆九三》纪录片(任总撰稿);《当家大掌柜》电视剧(任出品人、总製片人);《一网不捞鱼》话剧(任出品人);《饭局》话剧(任出品人)。
奖项
作品先后获得首届太原市政府文艺奖;首届山西省赵树理文学奖;山西青年诗歌奖;中国纪录片长篇一等奖、总撰稿奖;人民日报年度报告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