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殷周至战国

(2021-06-09 09:03:00) 百科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殷周至战国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殷周至战国

《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殷周至战国》是196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友兰。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殷周至战国
  • 作者:冯友兰
  • 页数:607
  • 定价:2.60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64年
  • 统一书号:2001-112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内容简介

本书是着名学者冯友兰的重要代表作。本书以时代思潮为纲,对整箇中国哲学史以至于文化史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新见解。在指导思想上,作者“不依傍别人”,在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开展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内容结构上,以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问题为基本线索贯穿中国哲学史,广博而不芜杂,严谨而又生动,达到了文与质、博与约的统一。书中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精神境界学说,更使得本书具有探究人类精神发展史世界意义。对于关注及研究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常备书。
中国哲学史分为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特殊的精神面貌。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贯穿在各个时代之中。这是它们的共性,各时代都有它们的特殊的精神面貌,这是它们的特殊性。共性寓于特殊之中,离开特殊性也就没有共性了。历史学的任务在于在特殊性发现共性,以共性解释特殊性。在这四个时代中,有些时代又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又各有其特殊性。依据这些段落,本书分为七册。第一册的历史时期是从殷周至春秋末战国初;第二册的历史时期主要是战国;第三册的历史时期是两汉,第四册的历史时期是魏、晋至隋、唐;第五册的历史时期是宋、元、明、清;第六册和第七册的历史时期是近代和现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