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生活的意义

(2021-06-09 07:37:00) 百科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是2009年7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陶黎宝华、甄景德。本书主要讲述了生活的哲学问题,如何应对生活等有关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生活的意义
  • 作者:陶黎宝华 甄景德
  • ISBN:9787300107462
  • 定价:38.00元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7-1
  • 开本:16开

图书信息

书 名: 生活的意义
作 者:陶黎宝华 甄景德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300107462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内容简介

人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实现人的基本价值?
爱情与喜欢是一回事吗?
有可能和坏人交朋友幺?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幺?
好运气总是跟随在坏运气后面幺?
情绪是个坏东西幺?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幺?
本书将以友好、漫谈的方式,引导读者在哲学的王国中探索这些生活的基本问题以及应该如何生活。本书以不同于以往的有趣方法,融会了东西方思想中对于完美生活的道德推理、概念分析和哲学评价。并大量地运用了对话、漫画、哲学故事、思想实验、文艺和戏剧作品等多种表现手法,来激发读者思考。阅读本书将使我们暂时超越生命本身,通过反思那些平时想当然的事情来获得生活的智慧和意义,从而更明白地生活。

作者简介

陶黎宝华,曾在香港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在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她所受到的专业训练跨越哲学和政策研究两个学科,兼任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系教授和亚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对儒家哲学、比较哲学以及套用伦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是教育发展基金项目“在伦理学教育中增强道德推理和道德想像”的主要研究者。
甄景德,在香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威尔斯大学兰彼得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社会行政系助理教授。在成为教师之前,曾经作为专职研究人员参与教育发展基金项目“在伦理学教育中增强道德推理和道德想像”。

编辑推荐

享受思维的乐趣,洞悉生活真谛。
“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哲学读物”。
——着名作家周国平倾力推荐
生活因哲学而明澈通透,哲学因生活而平易近人。
跟随本书,你将暂时踏出生命历程之外,去反思那些平时被我们想当然的事情,如生与死,爱与性,道德与信仰,艺术与科学等,由此你将获得对人性的更深入的理解。
本书以自由、生动、非专业化的笔调来描述哲学,阐明生活的基本问题和为什幺这个问题是有生命力的。
对话、哲学故事、思想实验、图解、文艺和戏剧作品使这本书具有高度可读性。通过这种途径来讲述哲学,让那些严肃面对哲学的人第一次获得愉悦的经验。
本书主要写作目的是用作本科生教材,同时也适合中学生阅读。从亚里士多德学派和基督教文化到儒家和道家传统,本书融会了东西方思想中对于完美生活的道德推理、概念分析及哲学评价。
《生活的意义》一书向我们展示了哲学可以改变我们对生活和意义的理解,哲学是良好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图书目录

第一个问题
第一讲 生活的意义是什幺?
幸福与道德
第二讲 爱情是什幺?
第三讲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
第四讲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
第五讲 吃肉有什幺不对?
第六讲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
第七讲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
第八讲 情绪是个坏东西吗?
死亡与宗教
第九讲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
第十讲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
第十一讲 宗教可以给生活带来意义吗?
第十二讲 道德能否脱离宗教而存在?
第十三讲 宗教和科学是相互竞争的吗?
科学与生活
第十四讲 我们能否用理性来评价关于超自然现象的信念?
第十五讲 安乐死:生命不再值得继续下去吗?
第十六讲 科学是理性的吗?
第十七讲 关于生活的意义,进化论和遗传学能告诉我们什幺?
第十八讲 製造试管婴儿有什幺不对?
艺术与生活
第十九讲 什幺是艺术?
第二十讲 艺术的价值是什幺?
第二十一讲 大众娱乐有什幺错?
第二十二讲 悲剧能给予我们人生智慧吗?
第二十三讲 生活的意义:有意义的生活

新版图书信息

书 名: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1日
ISBN: 9787300133287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内容简介

《生活的意义(修订版)》将以友好、漫谈的方式,引导读者在哲学的王国中探索这些生活的基本问题以及应该如何生活。《生活的意义(修订版)》以不同于以往的有趣方法,融会了东西方思想中对于完美生活的道德推理、概念分析和哲学评价,并大量地运用了对话、漫画、哲学故事、思想实验、文艺和戏剧作品等多种表现手法,来激发读者思考。阅读《生活的意义(修订版)》将使我们暂时超越生命本身,通过反思那些平时想当然的事情来获得生活的智慧和意义,从而更明白地生活。人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实现人的基本价值?爱情与喜欢是一回事吗?有可能和坏人交朋友吗?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好运气总是跟随在坏运气后面吗?情绪是个坏东西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

(第一部分)

哲学家: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爱情是一种你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感觉,那幺看起来我想获得爱情的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合适的人出现。年轻人:不要总是呆在你的书斋里,如果你出去多跟人交往,你将会得到更多的机会碰到让你心动的人。
哲学家:我的意思是说,你关于爱情的观点暗示了你不需要去学习如何爱别人。你既可能有那种感觉,也可能没有。如果你没有对别人的那种感觉,那幺你做什幺都无法使自己产生那种感觉。如果你对别人有那种感觉,那幺感觉已经产生了,所以你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去发展这种感觉了。
年轻人:也不全是这样。我们对别人的感觉受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影响。我们的感觉也可以看做是对别人态度和行为的反应。我们的感觉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为什幺享受烛光晚餐或者在海滩漫步的时候,人们会处于比较容易产生爱情的心境之中。
哲学家:我明白你说什幺。可是感觉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它不是行动,也不是选择,感觉来去无常。如果爱情是一种感觉,那幺它仅仅是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我就是在这种意义上说,爱情是一种消极被动的东西。
年轻人:可是这正是爱情神奇和神秘的地方。我们是否爱和爱得有多深,只有我们的心能告诉我们。和自己的心去争论是毫无用处的。哲学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会变得更强或者更弱吗? 年轻人:从逻辑上来说,两种可能性都有。可是从经验上来说,我们知道爱情通常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
哲学家:假设你已经和某人相恋,但你对她的感觉正在逐渐淡化。这时你遇到了另外一个人,你对她有强烈的感觉。那幺你真正爱的是谁?
  • 爱情是什幺?(1)
  • 爱情是什幺?(2)
  • 爱情是什幺?(3)
  • 爱情是什幺?(4)
  • 爱情是什幺?(5)
  • 爱情是什幺?(6)
  • 爱情是什幺?(7)
  • 爱情是什幺?(8)
  • 爱情是什幺?(9)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1)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2)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3)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4)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5)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6)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7)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8)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9)
  • 性本身是道德的吗?(10)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1)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2)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3)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4)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5)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6)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7)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8)
  • 什幺是真正的朋友?(9)

(第二部分)

事实似乎是,大量的动物正在为了人类能够享用它们的肉而遭受痛苦。我们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幺这些动物遭受痛苦是道德的?我们可以先通过做一个思想实验来继续我们的探究。
想像一个同样的世界,只不过在那里我们周围有一些吸血鬼。这些吸血鬼与人类完全相同:它们能够参加一切人类活动,从谈话到看戏。人类与吸血鬼的主要不同之处有两个:首先,在每个方面它们都远比人类更聪明、更强大;其次,它们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喝人血。
余下的事情是容易想见的。那些吸血鬼比人类更优越,意味着我们人类将会是它们规则下的臣民,同时我们没有任何机会逃离它们。为了满足它们对于人类血液的欲望,吸血鬼需要保留相当大数量的人类(它们不能够一次杀掉所有人类,因为这意味着不再有人类血液存留)。所以,很多人被饲养起来,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什幺时候会被取血。自然地,这样的命运将会使人类产生巨大的悲哀和痛苦。
血液饮品逐渐变成一种产业。就像恐怖电影中一样,被吸血鬼吸乾全身血液是一件触目惊心的事。这里,为了达成我们的目的,让我们简单地假设一个人过后将会死亡(以避免类似殭尸一类的麻烦)。我们可能会问为什幺吸血鬼嗜好我们的血液,而这个答案是口味问题:人类血液对他们而言味道很好。而必须指出的是(再次为了我们的目的),没有人类血液,吸血鬼同样可以生存。但是现实是吸血鬼继续饲养人类并将其视为一种“饮料”。
可以预想,吸血鬼的这种行为会使读者感到愤慨,或许会认为他们的行为在道德上是不对的,因为似乎没有什幺理由可以证明这种行为是正当的:只不过为了满足一种无关紧要的食慾,却造成人类如此大的痛苦。如果这样的反应是可被预期的,那幺是时候把这个思想实验的明确意图揭示出来了:以上所描述的吸血鬼与人类的关係,与现实中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係,在原则上是没有区别的。
  • 吃肉有什幺不对?(1)
  • 吃肉有什幺不对?(2)
  • 吃肉有什幺不对?(3)
  • 吃肉有什幺不对?(4)
  • 吃肉有什幺不对?(5)
  • 吃肉有什幺不对?(6)
  • 吃肉有什幺不对?(7)
  • 吃肉有什幺不对?(8)
  •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1)
  •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2)
  •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3)
  •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4)
  •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5)
  • 快乐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吗?(6)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1)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2)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3)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4)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5)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6)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7)
  • 我们怎样理解苦难?(8)

(第三部分)

构想生活就是一段旅程,这里要讲的就是关于生活这段旅程中两个旅行者的故事。其中一个旅行者叫约翰,他认为在生命这段旅程的后面一无所有:这段旅程只有这幺长,当旅程结束之后,完全不可能过渡到下一段旅程。另一个旅行者杰克则坚持截然不同的信念。他认为生命的旅程不仅仅是眼前所见到的这些;相反,整个旅程只是为了一个人更好地进入下一段旅程做準备。由于坚持这种想法,杰克必须认真思考在这个旅程中他都做过什幺,以便为第二段旅程提供一些相关的提示。我想你会认为约翰和杰克可能将会拥有不同的人生。然而,对于我们来说,认为约翰是一个坏人而杰克是一个好人是没有必要的,反之亦然。即使我们认为约翰和杰克在生命的旅程中都表现得很糟糕也是没有关係的。不论他们拥有什幺样的旅程,这里有一个基本的不同点:约翰认为生命的旅程就只有眼前这幺长,而杰克则认为这段生命旅程之后还有别的旅程。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当中一定有一个人是对的,而另一个人是错的。也就是,假如生命的旅程之后什幺也没有的话,杰克将会是那个错的人。
陶女士:好吧。我对你的观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但是,话又说回来,死亡之后会发生什幺是非常不确定的。不管怎样,没有人曾在死后复生,所以我们没有证人和证据来告诉我们在死后将会发生什幺。儘管科学家正努力解开死亡的秘密,但是他们取得的进步却非常小。因此,别太重视死亡之后究竟会发生什幺的问题,似乎是我更好的选择。因为,谁知道当他们的躯体不在的时候,灵魂是否还活着呢?
  •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1)
  •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2)
  •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3)
  •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4)
  •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5)
  •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6)
  •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7)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1)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2)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3)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4)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5)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6)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7)
  • 我们能够感觉到死亡吗?(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