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是200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葛兆光。
基本介绍
- 书名: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 作者:葛兆光
- ISBN:730205030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本信息
书名: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ISBN:730205030
作者:葛兆光着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25
页数:208
出版日期:2002-1-1
版次: 1
开本:23cm
包装:精装
简介
葛兆光在这本书里面讲到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还从家庭和仪式讲起,说到儒家和古代中国政治学说的形成;也简单地从老子到庄子,讨论道家的思想和影响,还讨论了古代中国和外部世界交往的途径,当然主要是从佛教进入中国的途径说起的……最后,特别介绍了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因为和其他文化圈比较起来,可能这种宗教界限相当模糊而文化层次相当清晰的信仰情况,在中国特别突出。
目录
第一讲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
一天圆与地方:天下、中国与四夷
二古代中国对“天下”的怀疑与幻想
三一个插曲:佛教传人中国与中国的“世界”观
四利玛窦《山海舆地图》之后:中国世界观的转变
第二件家族与仪式
一从一百多年前的一次葬礼说起
二称谓:汉族人的亲族分别
三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
四葬礼:亲族秩序的制度化与仪式化
小结:中国家族与仪式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第三讲国家与儒家学说
一古代中国的秩序:从家庭、宗族到国家
二儒学的起源
三儒学是一种关于秩序的学问
小结: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
第四讲佛教传来的途径:以及关于古代中国交通渠道的猜想
一西域丝绸之路的再发现
二佛教自西来:传统的说法
三疑问的提出:伯希和、梁啓超与胡适的意见
四有关西南通道与南海通路的猜测
小结: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多元渠道
第五讲佛教的东传及其对中国人的影响
一关于印度佛教的传说
二佛教对人世的基本判断:十二因缘与苦难人生
三解脱之道:四谛、三学及其他
四佛教传人中国及其在民众中的普遍影响
小结:佛教思想的意义
第六讲坛经与禅宗的故事
一禅宗史上的一个着名传说及其象徵的思想史意义
二《坛经》本身的故事
三《坛经》中的若干关键字
第七讲从观世音菩萨的故事说到佛教中国化
一佛教经典里的观音菩萨
二观世音菩萨的各种形象及其故事
三古代中国关于观音菩萨的另类想像
四观音故事中的文化接触问题
第八讲古代中国的道家:从老子到庄子
一战国时代的道家
二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道论
二从老子到庄子
四庄子论精神的自由与超越
第九讲追求永生和幸福:古代中国的道教
一外丹及其依据
一内丹与养生
三道教的神鬼谱系
四沟通神鬼人的仪式
五解决世俗困厄:道教的法术
小结:道教是一种宗教,是一种中国的宗教
第十讲古代中国的两个信仰世界
一大传统与小传统
二儒、道、佛以及其他各种宗教在民众生活中的混融
三民众宗教信仰的基本观念
四民众宗教观念的传播途径
结语理解现代中国的途径
一中国:从“古代”走到“现代”
二中国(汉族)文化的若干侧面
三中国(汉族)文化的若干侧面(续)
四中国(汉族)文化的若于侧面(再续)
五究竟什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