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当今依然承载着不同民族群体的希冀,担负着传承与发展不同种族、阶层的文化,通过承认、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促进其价值,容忍、接纳他民族文化的使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愈加关注其理论的时代性创新和实践的时代性效应。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走入课程实施场域,探究新时期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以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为例)“实然”与“应然”间的差距,以“文化”为视域进行重建,让这门承载着对话意蕴的课程为不同民族学生搭建起一个公共平台,彰显出回归生活世界、促进公平与和谐的课程理念,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作者简介
邵晓霞,女,甘肃天水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天水师範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等。主编高校教材《教育学》一部;先后在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杂誌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国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国家认同培育研究”(14XMZ067 )、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构建研究”(2013A-10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研究”(GS[2013]GHBZ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