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庇古和霍特里利率宣告效应理论

(2021-06-09 06:33:00) 百科

庇古和霍特里利率宣告效应理论

庇古和霍特里利率宣告效应理论是从心理因素来解释银行宣告利率变动的物价水平作用的一种理论。庇古在《公共财政》研究一书中,提出银行利率上升引起物价跌落是通过人们心理预期的作用。他认为银行提高利率虽然对生产企业的成本作用不大,但它给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明确信息,即银行将实行紧缩政策。企业家对这一信息的心理反应,会防止他们扩大生产活动,从而限制他们自己的购买力,需求和价格随之降低。

1930年凯恩斯在 《货币论》 中批评说:“有些着作家 (如庇古教授) 引用银行利率的心理因素来解释利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但心理预期没有理性,以致无规律可循,所以不能用它来判断物价变动的方向。”(凯恩斯: 《货币论》,中文1版,17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939年霍特里为抨击凯恩斯发表的 《一百年的银行利率》一书,强调心理预期对利率和物价的作用,他说: 适度地提高短期利息率,例如1%,给商人增加的负担是轻微的,可是英格兰银行总是期望利息率提高1%到0. 5%能起到可观的作用。其道理是当银行因利率限制信用成为一种确定的习惯时,商人们因知道银行的这种意图,会倾向于对银行利率未来的变化作出预期。当银行利率从3%提至4%时,商人会假想银行提高利率的目的是要对市场实行限制,如果这种限制现在还没有奏效,银行利率就一定会越提越高,直到奏效为止。抱这种观点的人就会限制他们自己的购买力,需求也就会降低。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