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法律文化研究(第6辑)

(2021-06-09 06:31:00) 百科
法律文化研究(第6辑)

法律文化研究(第6辑)

《法律文化研究(第6辑)》是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曾宪义。

基本介绍

  • 作者:曾宪义 编
  • ISBN:9787300140896
  • 页数:671
  • 定价:128.00元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 出版时间:2011-10

内容介绍

《法律文化研究(第6辑)(2010)》内容简介:我们的研究对象包括法的本身与产生出不同模式的法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考察法律的同时,要通过法律观察社会;在考察社会时,要体悟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特色之所在,以及这些特色形成的“所以然”。第二,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构成了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主旋律。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往往是文化的标誌,“法律文化”研究的重点是研究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法律传统及这些传统的传承;研究不同法律文化间的相同、相通、相异之处,以及法律文化的融合、发展规律。
因此,我们的特色在于发掘传统,利导传统,从传统中寻找力量。
在此,我们不能不对近代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误解作一辩白。
与其他学科相比,法学界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其原因是複杂的。
首先,近代以来,学界在比较中西法律文化传统时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基本持否定的态度,“发明西人法律之学,以文明我中国”是当时学界的主流观点。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反思、批判,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们的误解,使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只有刑,没有法”的社会。
其次,近代以来人们习惯了以国力强弱为标準来评价文化的所谓“优劣”。有一些学者将西方的法律模式作为“文明”、“进步”的标尺,来评判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这种理论上的偏见,不仅阻碍了不同法律文化间的沟通与融合,而且造成了不同法律文化间的对抗和相互毁坏。在抛弃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体系后,人们对中国传统法律的理念也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怀疑和否定。
最后,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一些人过分注重法学研究的所谓“现实”性,而忽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导致传统法律文化虚无主义的泛滥。
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历史和传统是不能抹掉的印记,更是不能被中断或被抛弃的标誌。如果不带有偏见,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凝聚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凝聚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巨大智慧,因此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寻找到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明的契合点,也不难发现传统法律文化对我们的积极影响。

作品目录

明德法律文化论坛新中国法学60年 ——以若干历史事件为线索沈家本的生活道路及其思想古文字与中国传统法文化传统执政理念和官箴文化研究“法”字的起源 中国法律史专题研究古代中国“刻石纪法”传统初探察人辨恶 ——中国古代定罪量刑时对行为人主观恶性的考量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刍论 ——以军政问题为例令人信服的论证与寻求合理性判决的方法 ——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修辞方法与启示仁治 ——孔子政法思想之原貌论中国古代驿站的起源及其法律制度的形成汉代酷吏与法家思想辨异陕派律学的几个问题旧中国天津法学教育考清末变法中对检察机构的引进与设定 外国法律史专题研究16世纪葡萄牙人东方文献中的中国法律述略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渊源探究韩国积极主义违宪审查制论略略论罗马法形式主义之成因东亚国家将儒家和谐观与现代法治相融合的经验及启示 ——以日本、韩国为例澳大利亚行政申诉庭制度研究从继受到创新:美国法上“共谋与联合”限制贸易研究 ——以19世纪下半叶州制定法与判例为中心 海外学者的法律史研究中国历代法制史(下)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解题关于汉魏时代的“教现代英国普通法和医事法的兴起(1960-2010) 学子园地法治理论的与时俱进 ——从儒家思想看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唐律疏议》“名例篇”看犯罪官员的特权适用顺序《至正条格》研究管窥论明清律例关係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浅论王艮早期启蒙思想中人在清代土地绝卖契约中的功能 ——兼与现代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指手画脚:洋夷竞称帝王师 ——以法权会议报告书及费唐法官报告书为中心晚清公司法产生的背景条件浅析穿行在巴山蜀水之间 ——记阿尔村羌文化保护项目志愿者之行论西塞罗的至善主义法律观船舶优先权的溯源与本意探微大陆法系加害给付比较研究 学者访谈允精允能克勤匪懈 ——杨鹤皋教授访谈录法史春秋六十载教书育人不言倦 ——徐尚清教授访谈录 书评一部跨越百年的法律史书卷 ——读《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国》缘何关注国家与法人:一个英格兰法特色的问题? ——读梅特兰《国家、信託与法人》 近代法史研究论着整理近代中国法律史研究成果一览表中国法系论法家法律思想之研究流刑之沿革及历代採用流刑之基本观念《尚书》中的古代刑法韩非法治思想之探讨 ——反对人治主义我国大学法学课程之演进2009年法律史论文索引稿约《法律文化研究》格式与注释规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