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马蔼乃

(2021-06-09 06:02:00) 百科
马蔼乃

马蔼乃

马蔼乃,1936年生人,籍贯上海。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分别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所、信息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以及哲学系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职位。马蔼乃不仅是着名地理科学、遥感地理信息专家,其后期的研究更覆盖知识集合与人类文明、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思想、人体与宇宙同源、大成智慧教育以及意识引领健康等诸多领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马蔼乃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6年
  • 职业:教师

人物简介

马蔼乃,1936年生人,籍贯上海。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分别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所、信息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以及哲学系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职位。

人物生涯

马蔼乃于1955年考入北大地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开始,进行水文与地貌的交叉研究即河流地貌学、力学与地貌学交叉研究即动力地貌学等的相关研究。1975年开始研究遥感信息,进行数学、物理、地理的跨学科研究,开创了北京大学遥感研究的新局面。1990年开始研究人地系统,进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1996年,其论文《论地理科学的发展》一文被钱学森阅读,其关于地理科学的相关论述得到钱学森的回信肯定。2005年至2007年,马蔼乃撰写出版地理科学丛书四册。随之,2008年开始,受钱学森的鼓励,开始进行地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多学科交叉研究。2010年以后,开展複杂性科学与大成智慧教育的研究,在健康与教育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主要业绩主要包括如下十项研究:
Ø 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研究;
Ø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Ø 天地人及信息一体化网路研究;
Ø 世界影像、世界天使云、世界地震火山相关研究;
Ø 遥感信息模型研究与套用相关研究;
Ø 地理系统工程相关研究;
Ø 生产力发展规律研究;
Ø 大成智慧教育具体化方案研究;
Ø 全国水系网路化与渤海淡水系统工程研究;
Ø 脑能运用、创新思维、意识科学相关研究等。
马蔼乃在我国多次培训遥感人才,特别是地矿部及水利部。其开设课程包括河流地貌学、动力地貌学、遥感概论、地理科学、遥感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前沿研究讲座等。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总计72人次,其中博士后8名,博士生20名,硕士生44名,其中三分之一出国,三分之一留校,其余三分之一分配各单位。马蔼乃重视考察实践,其国内外野外考察路线累计达10万余公里,包括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北美、西欧以及日本等。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马蔼乃发表论着15部,包括《河流动力地貌学》(合着)、《动力地貌学概论》、《地理科学导论》、《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系统工程》、《理论地理科学与哲学》、《地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地理建设与社会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长江地区发展战略》、《中国土石流研究》(合着)、《遥感概论》、《遥感信息模型》、《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地理科学与综合集成研讨听》(合着)、《信息科学交叉研究》(合着)。其中,《遥感概论》于1984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马蔼乃自1976年以来,在全国多次培训遥感人才中积累的教材内容,该书较系统地论述了遥感技术成像原理与遥感信息解译原理。是我国遥感领域第一部论着,至今仍被多所高校和短期培训班选为教材及参考资料使用。
马蔼乃发表中英文论文150余篇,其中比较重要的论着包括《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地理专家系统的试验研究》、《Outer Space, Earth, Man, and Computer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Network System》,《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形式化》、《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路系统及其套用》、《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大脑脑能与创造力的探索》、《思维科学与地理思维研究》、《从人体与宇宙同源看複杂性科学的发展》、《论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的交叉研究》、《地理科学的体系》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