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压力下的生活

(2021-06-09 06:01:00) 百科
压力下的生活

压力下的生活

《压力下的生活》是由本森特、康文林、李中清等着名学者编着的一部有关十八至十九世纪欧洲与亚洲人口行为与经济环境之间的複杂关係的论文集。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实例阐述了与众不同的人口观,为人口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贡献。

基本介绍

  • 书名:压力下的生活
  • 作者:(瑞典)本特森
  • 译者:李霞,李恭忠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
  • 页数:636 页
  • 开本:32 开
  • ISBN:9787802304635

编辑推荐

书中的各位作者蒐集了大量有效的数据,在家庭和社区的语境中清楚地说明的有关人口行为的问题,从而使得跨欧洲和哑洲的比较分析成为可能。多年以后,这本书仍将是人口史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作品。
——罗纳德·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口和经济学教授
关于比较史的讨论很多,但比较史的系统研究却很少。本书的各位作者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在概念和技巧上都非常出色的作品,也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榜样。
——理察·伊斯特林南加州大学校聘经济学教授
在这部出色的作品中,本特森、康文林、李中清及其合作者比较了工业化前夕几个世纪中欧洲和亚洲的人口动态。他们利用随机模型和地方史研究,展示了家庭结构、文化价值观和家庭决策如何产生了年龄、性别和收入水平等影响死产率的变数。这些研究把独特的地理广度和对地方细节的準确关注结合起来,对于我们理解前工业社会的基本生活模式至关重要。
——杰克·古德斯顿乔治·梅森大学哈泽尔公共政策讲座教授
该书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1700年以来人们如何逃脱饥饿和天折的威胁。它超越了此前对于书中所蒐集的财富数据的比较研究,也超越了以往的分析性洞见,它是关注微观和巨观层面上长期趋势的历史学家、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一·部必读着作。
——罗伯特·w.福格尔
芝加哥大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具有高度原创性的论文集,书中首次系统地分析了18~19世纪欧洲和亚洲的人口行为与经济环境之间的複杂关係。作者运用事件历史分析法,考察了当时的比利时、义大利、瑞典、中国和日本100多个乡村社区中10万余个生活史实,分析其在经济和社会压力下的人口反应。从而挑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马尔萨斯人口观,证明了人口行为具有空间差异,而且取决于人类的意志,特别是社会结构和文化实践,这就把历史人口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我国人口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原版序言…………………………………………………………………………………………1
致 谢……………………………………………………………………………………………1
作者简介…………………………………………………………………………………………1
第一篇 绪 论
马尔萨斯的观点…………………………………………………………………………………3
第一章 一种新马尔萨斯主义视角……………………………………………………………5
李中清、康文林、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方法………………………………………………………………………………8
第二节 数据………………………………………………………………………………18
第三节 设计………………………………………………………………………………19
第四节 组织………………………………………………………………………………22
第二篇 比较地理
第二章 生活水平与经济压力…………………………………………………………………31
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东西方生活水平的差异…………………………………………………………33
第二节 生活水平的概念…………………………………………………………………37
第三节 关于死亡率与短期经济压力的研究……………………………………………43
第四节 营养、灾害与死亡率……………………………………………………………48
第五节 粮价及其对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影响…………………………………………53
第六节 个体和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消费和生产…………………………………………59
第七节 结语………………………………………………………………………………65
第三章 经济压力与死亡率……………………………………………………………………67
康文林、李中清、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理论………………………………………………………………………………70
第二节 水準………………………………………………………………………………73
第三节 反应………………………………………………………………………………77
第四节 结语………………………………………………………………………………91
第四章 家庭与社区……………………………………………………………………………93
李中清、托米·本特森、康文林
第一节 社区组织…………………………………………………………………………95
第二节 家庭群体组织……………………………………………………………………102
第三节 结语………………………………………………………………………………114
第五章 社会与死亡率…………………………………………………………………………117
李中清、康文林、王丰
第一节 社会理论…………………………………………………………………………119
第二节 方法………………………………………………………………………………124
第三节 水準………………………………………………………………………………125
第四节 反应………………………………………………………………………………135
第五节 结语………………………………………………………………………………142
第三篇 地 方 史
第六章 斯卡尼亚四个教区的死亡率与社会阶级,1766~1865年…………………………147
托米·本特森
第一节 贫困救济…………………………………………………………………………151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156
第三节 模型和数据………………………………………………………………………164
第四节 结果………………………………………………………………………………168
第五节 结语………………………………………………………………………………184
第七章 莎特及其周边地区的死亡率与现代化,1812~1900年……………………………189
乔治·奥尔特、穆里尔·内文、米歇尔·奥里斯
第一节 数据………………………………………………………………………………194
第二节 从旧的危机到新的危机:经济发展的人口成本………………………………198
第三节 关于死亡的经济学:价格、工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互动影响………………205
第四节 家庭中的死亡……………………………………………………………………216
第五节 住房、拥挤和家庭内部的死亡率差异…………………………………………217
第六节 结语………………………………………………………………………………224
第八章 埃米利亚、托斯卡纳和威尼斯三个社区的死亡率与环境,1800~1883年………229
马可·布雷斯奇、伦佐·德罗萨斯、马泰奥·曼弗雷迪尼
第一节 背景………………………………………………………………………………23l
第二节 义大利北部………………………………………………………………………235
第三节 数据………………………………………………………………………………245
第四节 模型………………………………………………………………………………247
第五节 结果………………………………………………………………………………253
第六节 结语………………………………………………………………………………275
第九章 奥州两个村庄人口的死亡率与家庭,1716~1870年………………………………277
津谷典子、黑须里美
第一节 背景………………………………………………………………………………280
第二节 社区和数据来源…………………………………………………………………286
第三节 死亡率水準和模式:生命表分析的结果………………………………………293
第四节 多变数分析中的变数……………………………………………………………296
第五节 离散时间事件史分析的结果……………………………………………………305
第六节 结语和讨论………………………………………………………………………320
第十章 辽东七个人口群体中的死亡率与家庭,1749~1909年……………………………323
康文林、李中清
第一节 清代中国的生活水平……………………………………………………………324
第二节 数据………………………………………………………………………………329
第三节 模型………………………………………………………………………………334
第四节 结果………………………………………………………………………………340
第五节 结语………………………………………………………………………………356
第四篇 比较人口学
第十一章 死亡率的性别差异…………………………………………………………………361
乔治·奥尔特、马泰奥-曼弗雷迪尼、保罗·奈斯泰特
第一节 关于性别差异的各种解释………………………………………………………363
第二节 性别差异的年龄模式……………………………………………………………369
第三节 结语………………………………………………………………………………39l
第十二章 婴幼儿死亡率………………………………………………………………………393
米歇尔·奥里斯、伦佐·德罗萨斯、马可·布雷斯奇
第一节 婴幼儿死亡率:估算、水準和趋势……………………………………………396
第二节 婴幼儿死亡率的模型……………………………………………………………407
第三节 人之初:婴儿与家庭……………………………………………………………415
第四节 生物的还是社会的?数据的挑战………………………………………………424
第五节 因果关係转变:当儿童在经济条件面前变得更脆弱时………………………436
第六节 相同的模式,不同的水準:从文化到生态……………………………………439
第七节 结语………………………………………………………………………………444
第十三章 老年死亡率…………………………………………………………………………447
津谷典子、保罗·奈斯泰特
第一节 理论背景…………………………………………………………………………450
第二节 数据和指标………………………………………………………………………453
第三节 死亡率水準………………………………………………………………………463
第四节 死亡率的决定因素………………………………………………………………467
第五节 结语和讨论………………………………………………………………………482
第十四章 行为与人口学:压力下的生活之欧亚比较………………………………………485
李中清、康文林、托米·本特森
第五篇 附 录
第十五章 资料来源和指标……………………………………………………………………499
康文林
第一节 需要………………………………………………………………………………500
第二节 资料来源的比较…………………………………………………………………502
第三节 可获得的数据……………………………………………………………………509
第四节 模型………………………………………………………………………………519
第五节 结语………………………………………………………………………………534
图表目录索引……………………………………………………………………………………535
一 地图索引………………………………………………………………………………535
二 图题索引………………………………………………………………………………535
三 表题索引………………………………………………………………………………537
参考文献…………………………………………………………………………………………545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