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

(2021-06-09 05:26:00) 百科
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

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

《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是2006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欣荣。

基本介绍

  • 书名: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
  • 作者:黄欣荣
  • ISBN:9787562438250 
  •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0-01

图书信息

作 者: 黄欣荣 着
丛 书 名:万卷方法·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丛书出 版 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438250 出版时间:2006-10-01版 次:1页 数:204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内容简介

《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是万卷方法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丛书之一。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複杂性研究或複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之一。儘管目前它仍处于萌芽和形成阶段,但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複杂性科学之所以获得如此的盛誉,主要是因为它在科学方法论上的突破。複杂性科学的兴起在哲学上对传统的科学方法论(如还原论、整体论等)产生了重大冲击,其研究也採用了许多传统科学研究未採用甚至排斥的研究方法。複杂性科学方法论既是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重大挑战,也是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补充,并对複杂性科学自身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黄欣荣,男,1962年5月生,江西赣州人,在中南大学分别获工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科技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人文学院教授、套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科技哲学和科技管理(複杂性哲学、技术哲学与技术创新)、複杂性经济学和複杂性管理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
·查看全部>>

目录

第一章 複杂性科学与科学方法论导论
第一节 複杂性科学:2l世纪的新科学
第二节 複杂性科学与科学方法论
第三节 複杂性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複杂性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複杂性科学的兴起
第一节 複杂性语义的複杂性
一、複杂性语义的複杂现状
二、複杂性的语义溯源
三、国外学者对複杂性的界定
四、国内学者对複杂性的理解
第二节 複杂性科学的基本特点
一、複杂性科学的研究对象:複杂系统
二、複杂性科学的地位、体系和内容
三、複杂性科学的科学範式
第三节 一複杂性科学的历史嬗变
一、简单:分析科学家的终极追求
二、生命:简单性範式的有力挑战
三、系统:“老三论”对複杂性科学的美好构想
四、演化:“新三论”对複杂性科学的重要贡献
五、涌现:複杂性範式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複杂性科学兴起的语境分析
一、複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二、複杂性科学兴起的实验事实
三、複杂性科学兴起的理论来源
四、複杂性科学兴起的技术基础
五、複杂性科学兴起的建制历程
第三章 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複杂性科学与还原论
一、还原论的内涵及其分类
二、对还原论的一般评价
三、複杂性科学对还原论的批判
四、複杂性科学对还原论的超越
五、複杂性科学对还原论的包容
第二节 複杂性科学与整体论
一、整体论的含义及其演变
二、複杂性科学与整体论的复兴
三、複杂性科学与整体论的超越
第三节 融贯论:複杂性科学的新方法论
一、複杂性科学的两条径路
二、还原与整合:必要的张力
三、融贯论:複杂性科学的新方法论
第四节 複杂性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一、还原方法与整体方法相结合
二、微观分析与巨观综合相结合
三、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四、认识理解与实践行动相结合
五、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第四章 複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複杂性科学与隐喻方法
一、作为文学表现手法的隐喻
二、隐喻的科学方法论地位
三、隐喻方法与複杂性概念的刻画
四、隐喻方法与複杂适应系统理论
五、隐喻方法与涌现理论
第二节 複杂性科学与模型方法
一、科学模型模型方法
二、複杂性科学与模型方法
三、複杂性科学中的几个重要模型
四、模型方法在複杂性科学中的特点
第三节 複杂性科学与数值方法
一、从蝴蝶效应的发现谈起
二、数值计算机数值方法
三、数值方法与混沌理论
四、数值方法与分形理论
五、数值方法的一般方法论意义
第四节 複杂性科学与计算方法
一、计算算法与计算方法
二、计算方法与计算複杂性
三、计算方法与算法複杂性
四、计算方法与複杂适应系统
五、计算方法与人工生命研究
六、计算方法的一般方法论意义
第五节 複杂性科学与虚拟方法
一、模拟计算机与虚拟方法
二、虚拟方法与複杂性科学
三、虚拟方法与複杂适应系统
四、虚拟方法与人工生命研究
五、虚拟方法的一般方法论意义
第六节 複杂性科学与综合集成方法
一、综合集成方法的提出及其依据
二、综合集成方法的要旨
三、综合集成方法的特点
四、综合集成方法在複杂性科学中的意义
五、综合集成方法的套用案例
结语 任重更道远
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