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新亚洲半球:势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

(2021-06-09 05:04:00) 百科
新亚洲半球:势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

新亚洲半球:势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

《新亚洲半球势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是2010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新亚洲半球:势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
  • 页数:260页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时间: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图书信息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1708938, 9787801708939
条形码: 9787801708939
尺寸: 23.2 x 16.8 x 1.4 cm
重量: 422 g

内容简介

《新亚洲半球:势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内容简介:近两个世纪以来,亚洲沦为世界历史的旁观者,手足无措地面对西方商业、思想和力量的冲击。但是现在,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亚洲回到了在西方崛起之前它一度占据达18个世纪之久的舞台的中心。
那幺,亚洲是如何崛起的呢?面临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力量,做好成为未来全球领袖的準备了吗?历史告诉我们,新的力量的崛起总是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和对抗。西方又将如何应对亚洲文明的复兴呢?马凯硕在《新亚洲半球:势不可当的全球权力东移》中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

媒体评论

在《新亚洲半球》中,马凯硕从亚洲人的视角出发,有力地为我们描述了这个世界,而且他那敏锐的洞察力也显示出全球的相关性。本书既有远见卓识,又有令人兴奋的争鸣,读来趣味盎然。
——阿马蒂亚·森 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新亚洲半球》深刻分析了全球重心持续转移的长远含义。如果美国想继续在全球扮演领导角色,那它就需要接受本书提出的告诫和教训,而这一忠告出自一位对美国友好、并熟谙亚洲现实的人。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顾问、理事、副主席
马凯硕具有全球性的思想,而且这一思想带有独特的新加坡视角。他这本立论极具说服力的书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他在信奉印度教的家庭长大,结交穆斯林和华人朋友,而且接受英式殖民教育——这些正是成为原住新加坡人的主要因素。他研习西方哲学,为经历过热战和冷战、具有务实精神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做外交官。通过这些,他也怀有“世界一家”的精神,认同联合国的理念。就是这样,才有了这位老练而世故的新加坡人,决心去剖析复兴的中国、印度和伊斯兰将如何迫使古老的西方改弦易辙。此外,在西方发生变革的时候,他还激励新兴的亚洲积极作出回应。
——王赓武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西方,尤其是美国,一直都对亚洲的崛起耿耿于怀,进而恶化为保护主义和慌恐不安。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打击日本,在随后的90年代打击印度的外购业务,21世纪伊始又打击中国。作为当今最有洞察力、最有影响的亚洲知识分子,马凯硕表示,这些行为愚不可及,认同并面对亚洲非凡成就的现实则是明智之举。这本精彩绝伦的书是西方每一位决策者所必读的力作。
——贾格迪什·巴格沃蒂 哥伦比亚大学经济与法学教授
作为一位资深外交官,马凯硕对西方和亚洲的研究精湛。毫无疑问,他的声音在全亚洲最为响亮清晰;他向西方坦言直陈,亚洲人对西方并非一无所知。潮流在变换,虽然马凯硕的预言可能逆耳,但是如果西方领导人对此置若罔闻,他们必将面临危险。
——傅高义 哈佛大学教授
思考亚洲、美国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没有哪个评论家能望马凯硕之项背。在以后十年之内,本书是任何希望或将要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人所必读之书。此外,所有希望理解或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的亚洲人也该读这本书。
——劳伦斯·H.萨默斯,美国第71任财政部部长,哈佛大学第27任校长

目录

导言 为亚洲乐观的未来而行动
西方称霸世界史的年代已近尾声,亚洲社会正以势不可当的力量东山再起。对于西方世界来说,这是危机,更是转机。
第一章 未来的三种可能
人类的未来,究竟是全球齐步迈向现代化,还是亚洲现代化但欧美退回安全堡垒,或是“西方”的终极胜利?
第二章 亚半球崛起的七大支柱
亚洲各国如何汲取西方发展的成功秘诀——自由市场经济、科技、用人唯才、务实、和平文化、法治及教育?
第三章 西方为何不欢欣鼓舞
交出权力,从来都不容易。西方国家若不承认自己过去把持世界,也不考虑在未来世界新秩序中与亚洲分享权力,必然招致灾难。
第四章 “去西方化”的世界历史新页
我们已进入“去西方化”的时代,中国、印度及伊斯兰世界由于文化信心日增,与西方的看法已渐行渐远。
第五章 西方无能,亚洲胜出
西方国家在自由贸易、全球变暖、核武器扩散、中东、伊朗等问题上,都已捉襟见肘,这是师法亚洲之长的时刻了。
第六章 全球领袖的必要条件
西方已经成为问题的一部分,亚洲国家尚未準备就绪,世人屏息以待全球领袖的出现。它必须掌握民主、法治、社会正义的原则,重视伙伴关係及具有务实精神。
致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