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

(2021-06-09 04:54:00) 百科
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

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

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由张嗣瀛院士于1999年底来青岛大学工作后所创立。其学术研究以複杂系统与複杂性科学研究为特色,着重于複杂系统性质和演化规律的探讨,揭示各种系统的共性和在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共同规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complexity science, Qingdao University

发展历史

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是张嗣瀛院士1999年来青岛大学工作后组建的,之后创建了系统理论学科,2003年获批系统理论博士点,2004年创办全国性学术刊物《複杂系统与複杂性科学》。

科研条件

複杂性科学研究所是青岛大学直属科研机构,依託山东省工业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在编人员1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1人,省突贡专家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2人,青年讲师3人,除院士外全员具有博士学位。

科研成就

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青岛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等10余项。在IEEE Trans. A.C.、Automatica、IEEE Trans. Fuzzy Systems等期刊与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检索10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在国际着名的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专着1部。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奖励多项。陈兵教授、林崇教授连续两年(2014年度及2015年度)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青岛大学複杂性科学研究所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广泛,与香港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美国圣菲研究所、加拿大Lakehead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国王学院、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等众多院校建立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係。成功举办了複杂网路会议、複杂系统暑期学校等各类重要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承办了IEEE Int Conf CIS国际学术会议、系统科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第27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主办的学术期刊《複杂系统与複杂性科学》已被EI收录。研究所人员多人担任国际学术组织成员、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国际学术会议程式委员会委员,广泛参与国际性学术活动。
主要研究方向
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複杂网路及网路化系统;
2.複杂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
3.随机系统及套用;
4.经济管理系统複杂性;
5.生物系统複杂性。

人才培养

本学科培养了许多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高级複合型人才。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5-7人,硕士研究生10-14人。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培养的研究生中获得山东省优青1人,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其它各项奖励多项。
保证研究生毕业生质量,为社会输送人才。谋求与行业、企业对接,密切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理论研究优势,将理论的创新和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社会发展中一些实际问题,寻求与各研究院所和企业的横向课题或合作项目。

运行模式

1.实行所长负责制。
2.决策由学术委员会通过。学术委员会成员由本学科正高级职称人员和校外着名学者组成。
3.学科建设实行学科负责人负责制。每个研究方向设定1个学术带头人关键学术岗位,实行动态管理。
4.依据学校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绩效奖励分配製度。依据个人工作业绩和科研业绩进行奖励,注重奖励重要、重大科学研究成果。
5.与时俱进地建立对外交流访问、科研合作、协同创新制度,持续发展学术增长点。
6.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寻求横向合作,培养经济成长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