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不可能性

(2021-06-09 02:09:00) 百科
不可能性

不可能性

《不可能性》为法国着名哲学家乔治·巴塔耶所着,本书包括“老鼠的故事”“狄安努斯”“俄瑞斯忒亚”三个“异质”文本。

基本介绍

  • 书名:不可能性
  • 作者:[法] 乔治·巴塔耶 
  • 译者:曹丹红 
  • ISBN:9787305189364
  • 页数:200
  • 定价:35.00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
  • 装帧: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老鼠的故事”“狄安努斯”“俄瑞斯忒亚”,这三个“异质”文本通过明显或隐秘的线索相互联繫着。巴塔耶意图以此来“描绘真实”,但并不藉助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手法,而是通过想像“不可能性”,或者将小说人物置于色情、消失、死亡、毁灭等情形的考验之下,或者将诗歌推至一种 “暴力状态”,以此来获得意义,唤醒主体意识。
————————
—————————
————————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版了这本书。那时我给它起了个晦涩的名字:《诗之仇恨》。当时我觉得,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的诗。诗只有在反抗的暴力中才能获得强烈的意义。然而诗只有在召唤不可能性时才具有这种暴力。几乎没有人能理解第一个书名的意义,这是我最后选择谈论不可能性的原因。
诗是一种简单的迂迴:我通过诗逃离话语的世界,这世界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自然的世界。我与诗一起进入某种坟墓,其中可能性的无限性诞生自逻辑世界的死亡。
——巴塔耶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国着名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博学多识,思想庞杂,其作品涉及哲学、伦理学、神学、文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巴塔耶的思想上承尼采、克尔凯郭尔、萨德的批判倾向,下启20世纪后期法国诸家思潮,对福柯、德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颇具反叛精神,被誉为“后现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
————————
关于译者
曹丹红 198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学习,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法国文论。已翻译出版《日常生活颂歌》、《柏拉图的理想国》、《身体日记》、《马拉美: 塞壬的政治》、《批评与临床》(合译)、《艺术家的责任》(合译)、等多部法国重要文学与社科类着作,并着有《诗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一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