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2021-06-09 02:03:00) 百科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葛亮为了治癒周瑜的心病,称自己能够借来东南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颳起了东南风。周瑜派黄盖开火船前去烧曹操战船,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

基本介绍

  • 书名:三国演义
  • 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 作者:罗贯中
  • 成书时间:明嘉靖元年
  • 回目: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回目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简介

亮为瑜医病愿为借风瑜派人于南屏山筑七星坛。
孔明祭风周瑜见风派丁奉、徐盛往杀孔明赵云已接之去。
周瑜调军有方亮亦调兵遣将。
黄盖出发往赤壁程昱提醒操防诈防火文聘往阻黄盖而不得中旗被风吹倒南船俱下火烧北船操被张辽救下小船黄盖追之被张辽射中肩窝翻身落水。

正文

却说周瑜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报吴侯一面求医调治。
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来见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为何如”肃曰“此乃曹操之福江东之祸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医。”肃曰“诚如此则国家万幸”即请孔明同去看病。肃先入见周瑜。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方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氏、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髮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分付鲁肃曰“子敬自往军中相助公瑾调兵。倘亮所祈无应不可有怪。”鲁肃别去。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且说周瑜请程普、鲁肃一班军官在帐中伺候只等东南风起便调兵出一面关报孙权接应。黄盖已自準备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船内装载芦苇乾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在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甘宁、阚泽窝盘蔡和、蔡中在水寨中每日饮酒不放一卒登岸周围儘是东吴军马把得水泄不通只等帐上号令下来。周瑜正在帐中坐议探子来报“吴侯船只离寨八十五里停泊只等都督好音。”瑜即差鲁肃遍告各部下官兵将士“俱各收拾船只、军器、帆橹等物。号令一出时刻休违。倘有违误即按军法。”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擦掌準备厮杀。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二将领命。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丁奉上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后人有诗曰“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丁奉马军先到见坛上执旗将士当风而立。丁奉下马提剑上坛不见孔明慌问守坛将士。答曰“恰才下坛去了。”丁奉忙下坛寻时徐盛船已到。二人聚于江边。小卒报曰“昨晚一只快船停在前面滩口。适间却见孔明披髮下船那船望上水去了。”丁奉、徐盛便分水陆两路追袭。徐盛教拽起满帆抢风而使。遥望前船不远徐盛在船头上高声大叫“军师休去都督有请”只见孔明立于船尾大笑曰“上覆都督好好用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徐盛曰“请暂少住有紧话说。”孔明曰“吾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教赵子龙来相接。将军不必追赶。”徐盛见前船无篷只顾赶来。看看至近赵云拈弓搭箭立于船尾大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奉令特来接军师。你如何来追赶本待一箭射死你来显得两家失了和气。——教你知我手段”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赵云却教自己船上拽起满帆乘顺风而去。其船如飞追之不及。岸上丁奉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于是二人回见周瑜言孔明预先约赵云迎接去了。周瑜大惊曰“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鲁肃曰“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
瑜从其言唤集诸将听令。先教甘宁“带了蔡中并降卒沿南岸而走只打北军旗号直取乌林地面正当曹操屯粮之所深入军中举火为号。只留下蔡和一人在帐下我有用处。”第二唤太史慈分付“你可领三千兵直奔黄州地界断曹操合淝接应之兵就逼曹兵放火为号只看红旗便是吴侯接应兵到。”这两队兵最远先发。第三唤吕蒙领三千兵去乌林接应甘宁焚烧曹操寨栅第四唤凌统领三千兵直截彝陵界首只看乌林火起以兵应之。第五唤董袭领三千兵直取汉阳从汉川杀奔曹操案中。看白旗接应。第六唤潘璋领三千兵尽打白旗往汉阳接应董袭。六队船只各自分路去了。却令黄盖安排火船使小卒驰书约曹操今夜来降。一面拨战船四只随于黄盖船后接应。第一队领兵军官韩当第二队领兵军官周泰第三队领兵军官蒋钦第四队领兵军官陈武四队各引战船三百只前面各摆列火船二十只。周瑜自与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战徐盛、丁奉为左右护卫只留鲁肃共阚泽及众谋士守寨。程普见周瑜调军有法甚相敬服。却说孙权差使命持兵符至说已差陆逊为先锋直抵蕲、黄地面进兵吴侯自为后应。瑜又差人西山放火炮南屏山举号旗。各各準备停当只等黄昏举动。
话分两头。且说刘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忽见一队船到乃是公子刘琦自来探听讯息。玄德请上敌楼坐定说“东南风起多时子龙去接孔明至今不见到吾心甚忧。”小校遥指樊口港上“一帆风送扁舟来到必军师也。”玄德与刘琦下楼迎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办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
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谓赵云曰“子龙可带三千军马渡江逕取乌林小路拣树木芦苇密处埋伏。今夜四更已后曹操必然从那条路奔走。等他军马过就半中间放起火来。虽然不杀他尽绝也杀一半。”云曰“乌林有两条路一条通南郡一条取荆州。不知向那条路来”孔明曰“南郡势迫曹操不敢往必来荆州然后大军投许昌而去。”云领计去了。又唤张飞曰“翼德可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曹操不敢走南彝陵必望北彝陵去。来日雨过必然来埋锅造饭。只看烟起便就山边放起火来。虽然不捉得曹操翼德这场功料也不小。”飞领计去了。又唤糜竺、糜芳、刘封三人各驾船只绕江剿擒败军夺取器械。三人领计去了。孔明起身谓公子刘琦曰“武昌一望之地。最为紧要。公子便请回率领所部之兵陈于岸口。操一败必有逃来者就而擒之却不可轻离城郭。”刘琦便辞玄德、孔明去了。孔明谓玄德曰“主公可于樊口屯兵凭高而望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曰“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孔明笑曰“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云长曰“有何违碍愿即见谕。”孔明曰“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云长曰“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孔明曰“倘若放了时却如何”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孔明曰“云长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云长曰“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情。”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孔明遂与玄德往樊口看周瑜用兵留孙乾、简雍守城。却说曹操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讯息。当日东南风起甚紧。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说有黄盖密书。操急唤入。其人呈上书。书中诉说“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操大喜遂与众将来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且说江东天色向晚周瑜唤出蔡和令军士缚倒。和叫“无罪”瑜曰“汝是何等人敢来诈降吾今缺少福物祭旗愿借你首级。”和抵赖不过大叫曰“汝家阚泽、甘宁亦曾与谋”瑜曰“此乃吾之所使也。”蔡和悔之无及。瑜令捉至江边皂纛旗下奠酒烧纸一刀斩了蔡和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黄盖在第三只火船上独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书“先锋黄盖”。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凭高望之。报称“皆插青龙牙旗。内中有大旗上书先锋黄盖名字。”操笑曰“公覆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曹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黄盖跳在小船上背后数人驾舟冒烟突火来寻曹操。操见势急方欲跳上岸忽张辽驾一小脚船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张辽与十数人保护曹操飞奔岸口。黄盖望见穿绛红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速进手提利刃高声大叫“曹贼休走黄盖在此”操叫苦连声。张辽拈弓搭箭觑着黄盖较近一箭射去。此时风声正大黄盖在火光中那里听得弓弦响”正中肩窝翻身落水。正是火厄盛时遭水厄棒疮愈后患金疮。
未知黄盖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赏析

赤壁大战是《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一段,赤壁大战虽然说是当时的一场大战役但是陈寿作《三国志》以简略出名所以赤壁大战在《三国志》中记载的并不算非常详尽。曹操.刘备.孙权.程普.黄盖.吕蒙传中都是一句带过内容大同小异只有周瑜传中最为详细有数百字的介绍并谈及火攻一事。但是之后罗贯中便加入了许多虚构的情节而赤壁一战也成了三国演义中的重头戏。
在上文已经提过在三国演义中三次大战以赤壁描写着墨最多而就整个三国演义赤壁也位列三大对台戏之一。
这里或许大家要问了那三大对台戏其实便就是“赤壁大战""曹周斗智,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六出祁山战司马"这三次双方都是一等一的谋略之士这般斗起来才叫精彩,若是对手如孟获那般蠢笨纵使七擒七纵那也算不上精彩一边倒的战势那只能说是欺负人罢了。要打对台那就要实力相当所谓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就好象听那评书张飞.关羽杀那二流武将纵使再多我们也就随意听听至多也就随便喊一声好,其间还可磕点瓜子泡壶茶巴不得说书先生赶紧把这段跳了过去而若是马超战张飞这样一流武将的我们瓜子不磕茶也不喝连叫好都忘记了便是聚精会神竖着耳朵假如听到自己钟爱武将处于劣势那便是头冒冷汗若反听到扳回几分便喘了好大一口气而若是反败为胜那正可伸手一拍桌连声大叫比现代球迷球队获胜还要兴奋几分了。
这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便是诸葛亮所以这三大对台戏中便是诸葛亮是不可缺少的且不说后面两戏就说这赤壁一事吧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劝说孙权之外并没有太多介入战争的细节但是这就大大违背了作者的心愿想三国中几大规模最大的战役魏灭蜀晋灭吴时诸葛亮早已死亡自然没什幺可写的官渡之时诸葛亮还未出山而彝陵之战史书中诸葛亮很明确的没有参与只有赤壁之战诸葛亮在出使江东后有一大段空白期这自然成了发挥的好空间而且赤壁大战也正是诸葛亮出山没多久之时为树立诸葛亮的风采赤壁自然成了最好的着墨点。包括之后的三气周瑜也是不过话也说回来演义中虽然主要是为了诸葛亮但是成为诸葛亮的对手也加重了不少戏份象那司马懿街亭本就没他什幺功劳那时甚至根本就不在关中但是为了和诸葛亮的对手戏便硬是将他千里迢迢挪移了过去。
那演义是如何成就诸葛亮的呢毕竟赤壁大战中主要还是曹操周瑜唱对台戏要是加上刘备那还说得通但是就以诸葛亮的身份参与进去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但是正所谓山人自有妙机不能实写便虚写。
这里插上几句一般历史演义有“七分实三分虚”的说法而这三分虚便主要考验作者的能力象三国演义中很多段落直接便是引自史书那虽然精彩但是我们也只能说三国志汉晋春秋等的作者写的精彩而论不到日后的评书演义作者但是那虚写的部分则就看演义作者的功力了尤其在诸葛亮出山之后虚构情节大大增加的情况下。而这点三国演义应该说是相当的出色。
再说回来赤壁中对台戏的不是周瑜和曹操嘛那怎幺才能让诸葛亮介入进去呢作者自有妙机。
首先他先把能出彩的地方都出了个遍诸葛亮出使江东本也不複杂他却先舌战群儒让诸葛亮出了一次风头然后再游说孙权你看他怎幺游说孙权的鲁肃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可说曹军势大先是在往江东的船上“鲁肃谓孔明曰“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再是前往见孙权的路上“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再是马上就要见到孙权时“适间所嘱不可有误。”
这三次都答应了鲁肃不说曹操兵多可他一见到孙权便变卦了“孔明曰“刘豫州兵微将寡更兼新野城小无粮安能与曹操相持”权曰“曹兵共有多少”孔明曰“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而且鲁肃在旁示意也不理会“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明孔明只做不见。”
这还不算之后便乾脆劝那孙权投降激那孙权最终游说成功演义中游说孙权这段和史实上并无太大差异但是妙就妙在鲁肃那三次叮嘱不可说曹军势大的惶恐和孔明说曹军势大的成竹在胸对比之上还有一点鲁肃对孙权的进言和诸葛亮对孙权的游说在史书上并无先后之分但是在演义中先鲁肃进言放在之前诸葛亮的游说放在之后而诸葛亮的游说之后孙权才定下心来
“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
这样一来凸现了诸葛亮游说之功。说起来为了诸葛亮这鲁肃在演义中也吃了不少苦。之后孙权反悔要待周瑜回来演义中又加了一段周瑜虽已主战但不表态鲁肃又请那诸葛亮来游说借那改“桥”为“乔”一事激那周瑜说出真话。
这一来是再显诸葛亮游说江东之功二还是为后文的对台戏做那铺垫。若是按史书上的记载诸葛亮游说完孙权便就没事了应该回去了才对可演义为了让诸葛亮在赤壁之中大放光彩刻意将之留在了江东。
我们前几章说赤壁有连环三计乃是周瑜布下反间计黄盖行那苦肉计庞统献上连环计。其实这其中还有连环三斗。哪三斗周瑜斗曹操此乃明斗周瑜斗诸葛亮此乃暗斗还有一斗乃是诸葛亮斗曹操我称之为隐斗。
周瑜斗曹操最好说明曹周两军的对峙尤其是水军的战斗这是摆在桌面上的周瑜连连获胜而在计谋上的争斗中曹操连中三计也是落了下风曹周之间的明斗曹操是败下阵来。
那周瑜和诸葛亮的暗斗呢演义说那周瑜担忧诸葛亮智谋高为日后江东之患而想除去所以连番设计先是第四十五回要孔明劫曹操营被诸葛亮识破再是四十六回逼孔明立下军令状却引出了诸葛亮草船借箭。而这回周瑜要杀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先设计安排逃了回去至于周瑜定计总是每每被诸葛亮看破这暗斗那诸葛亮总超周瑜一头。
至于曹操和诸葛亮则是隐斗赤壁之中主要是曹操与周瑜对峙曹操与诸葛亮两人除了草船借箭之外并无冲突所以曹操与诸葛亮之间的计谋斗是通过周瑜来显现周瑜每定一计瞒过了曹操却欺不了孔明这般对比之下诸葛亮又比曹操高出一头了。
这演义中的三斗诸葛亮已经很出风头了但是演义还要让他将赤壁大战的风光全纳了进去为何便是说的本回故事。
在此先说一说演义的风格古代演义乃和现代小说不同现代小说有时可以情节发展的比较缓剧情发展可以允许大段平稳的铺垫陈述。而演义不行演义前身乃是评书是直接面对听众的假如演义来个大段的铺垫陈述那只怕要听得人昏昏欲睡那时听众减少自己的生计便成问题了所以演义讲究的是故事情节喜欢留包袱抖包袱往往是大包袱带着小包袱而且这些包袱并不是一次使用便完了下次还会用那这包袱怎幺抖呢就是要出奇就是要转折什幺是转折往往是一惊一乍就好象说书先生的那响木一拍高潮来了如那四十七回庞统行完那连环计正要回去复命眼见万事大捷大家听得高兴想这后面没事了吧谁料
“至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諕得庞统魂飞魄散。”
此时不单是庞统那听众这一听之下也是冷汗直冒难道那庞统被人识破要被曹操捉去不成好了要听后事如何拿钱来罢各位。
再比如上回演义故事周瑜做完那连环三计眼见这破曹在即这听众也大以为然正以为曹操上当时便不料听得曹操道破无东风一事。
“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
这固然是使对手曹操不显得太过失败若是太差那就不是对手戏了所以那反间计完曹操马上识破苦肉计曹操也是疑虑再三这次连环计也是曹操早想到东风一事。不过这样一写对手曹操是这般了听众可就疑惑起来了莫非曹操要逃回一劫不成只是想那曹操说的不算没想上回结束这周瑜
“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
好嘛这破曹之前曹操道破东风不算那周瑜大将也不省人事了难道这火烧赤壁就要就此泡汤不成大家疑虑焦急之时说书先生一拍响木要听后事如何乖乖交钱吧。
当然啦那说书先生总是要人交钱那可是封建陋习在下可不敢学也没那本事所以还是继续说下去。
演义主角是谁诸葛亮啊所谓主角便是书中可扭转乾坤之人上一回无诸葛亮的戏份那是蓄势待发就等着你周瑜想到东风倒下再来治你病呢。
所以这“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十六字不单把周瑜的病治好了就连赤壁的功劳也都抢来了。东风乃是火烧的定睛之笔而诸葛亮则是赤壁的定睛之笔。
其实赤壁大战中诸葛亮并没有参与一次战斗其实就算按演义的写法也应该是周瑜打胜了此战才对但是演义却能将赤壁的光芒集中在诸葛亮身上以至于说到赤壁之功便首先想到诸葛亮可见行文之重要了。

回评

5.1毛宗岗批语

吾尝读《易》观风火之为《家人》火风之为《鼎》窃以为可与赤壁之战相况也。惟孙、刘合为一家而鼎足之形成。孙之合于刘亦如火之合于风风因火力而风愈扬火藉风力而火乃烈。瑜之不可无亮犹亮之不可无瑜耳。
孔明之祭风其孔明之用兵乎杖剑登坛号令严肃仿佛与命将相似按二十八宿与六十四卦仿佛与布阵相似下一层以青红黑白分列四方旗帜仿佛与四路奇兵相似中一层又以五色间杂分布八方仿佛与八路奇兵相似上一层以四人分左右两翼又仿佛与两阵奇兵相似。虽未用兵而有同于用兵者只一百二十人不异千军万马之势。其视彼八十三万大军不啻如腐草败苇继而折之真不费力矣。
写周郎用兵不于既战时写之正于将战未战时写之一写其东风未发之前各处打点各人準备秣马厉兵治舟束甲未战而已勃勃乎有欲战之势一写其东风既发之后诸将听令各军赴敌按部分班星驰电走将战而已森森然有必战之形。盖用兵之胜决之于将战未战之时而不待于既战之后也。若但观其战不过某人射某人于水中某人砍某人于马下而已又何以见江东士气之壮周郎兵略之善哉
周郎赤壁一战未调破曹操之兵而先调取孔明之兵以水陆十二队分取八十三万人而独以两队当孔明一人盖以孔明一人为大敌又在八十三万人之上也。乃八十三万人可胜而孔明终不可胜。知其不可胜而欲杀之人以病周郎之刻知其不可胜而强欲杀之吾以笑周郎之愚。
赤壁之火不自赤壁始也其下种在二回之前矣。以大江为灶而黄盖其担柴者也阚泽其送炭者也庞统其添油者也况更有蒋乾之乞薪于人以佐其炊二蔡之采樵于外以资其爨者乎迨乎孔明执扇而从之周瑜因人而热之而风伯施威祝融凭怒殆又其后事云。
周郎调兵分作两段诸葛调兵亦分作两段如周郎于调兵之先另取孔明而孔明亦于调兵之后别命云长是也。然周郎既不知玄德之当结又不知孔明之不死则不知人而亦不知天孔明既知曹操之不死而又知云长之必释则能知天而更能知人由是观之则周郎之不及孔明也远甚。
写风写火此回可谓奇矣。而定谋之初则机密之至。周郎命各书一字于掌中孔明亦暗写一方于纸上。而不知纸上之风风之始也掌中之火火之原也。从来燎灭之威必始于炎炎之细土囊之口必始于青苹之末其犹此夫
此回写风之将来有无数曲折写风之既至又有无数点染。所云曲折者如孔明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并无动静是也又如等到天晚不见风起周瑜疑惑言此时安得有东风是也又如等到三更先听风声响出帐视之旗带忽飘西北是也又如周瑜叹诧为奇而曹操一边见之又以为一阳初生偶亦有之不足为奇是也。所云点染者如丁奉、徐盛迎风而走守坛将士当风而立是也又如赵云扯篷其船如飞小校望见远帆忽而孔明已到是也又如曹操见月射波浪金蛇万道是也又如黄盖隔二里放火又如风声正大不听得弓弦响是也。至于此回有风却于前回先写雾于后回又写雨其余写月、写星、写云不一而足俱与风相映像。吾尝叹今之薣画者能画花、画云、画月而独不能画风今读七星坛一篇而如见乎丹青矣。

5.2李贽总评

孔明不可及处只是见得到算得定耳。凡天下事只要见得到算得定便是矣别无他法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