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是古时候的一种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战国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郡守
- 实质:官名
- 起始:始置于战国
- 汉景帝:改称太守
来历
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改称太守。后世惟北周称郡守,余均以太守为正式官名,郡守为习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出处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又公(袁可立)为苏理时,郡守石昆玉以廉直忤中丞。”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差繇驿递最繁苛,公(袁可立)贻书郡守,调优免裁预徵,而民始息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