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山东果里镇

(2021-06-04 00:43:49) 百科

山东果里镇

果里镇,位于桓台县东南部,距县城5公里,东接临淄区,南接淄博市高新区,西靠周家镇、北依索镇、唐山镇,南北最大纵距6.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4.5公里,面积65.6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12.9%。辖43个行政村,4.7万人。地貌特徵南高北低,呈长方形。东猪龙河纵贯镇境西部,涝淄河南北走向纵贯镇境中部,乌河从东北部穿境而过,大寨沟横贯镇境北部。属山前洪沖积平原,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全镇地势平坦,多为井灌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山东果里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面积:65.61平方公里
  • 人口:4.7万人

果里镇-基本介绍

果里镇果里镇位于桓台县城以南,紧邻淄博市中心城区和淄博高新技术开发区,辖43个行政村,4.7万人。几年来,果里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工业立镇,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跨越式发展的强镇富民之路。目前,镇域内已有14家企业实现了“亿元企业”目标。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批市场的发展,全镇已形成以姜坊村为主的木材市场,以东边村为主的钢材市场,以西果里村为主的煤炭市场,以后鲁村为主的劳务市场等多个专业市场,就业机会众多;依託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的建设和招生,果里的第三产业飞速发展,两条商业街初具规模。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农民民众收入的70%来自非农产业。
果里镇辖:侯庄、三龙、官东、官中、官西、东沙河、西沙河、东傅、玉皇阁、南王、面窝、西傅、杨桥、吴磨、马王、龙东、龙南、龙北、西龙、凤鸣、前鲁、后鲁、东店、西店、伊家、练家、急公、徐斜、王斜、陈斜、西埠、傅坡、西果里、东果里、西义和、东义和、东马、前埠、后埠、西边、东边、周坊、姜坊、甘家、罗斜、刘斜、韩庙、小官、闫高49个村民委员会(含46个自然村)。1994年6月,由果里乡改为果里镇。2002年全镇居民户15728户,50911人,其中男25283人,女25628人,非农业人口2616人。比1988年增加632户,269人。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藏族和彝族,6人,主要分布在东沙河、傅坡和东边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6人。
土壤分褐色土和砂姜黑土,以砂姜黑土为主,褐土占31.65%,砂姜黑土占68.35%。1988年全镇耕地75183亩,2002年减少到63285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42%。镇内交通便利,中部205国道、东部张东铁路纵贯南北,果周路由南部横贯东西,侯庄路由205国道向东进入临淄区。东部侯庄村、三龙村一带有富铁、铜、钴等资源,铁源矿、三龙矿在开採中。
果里镇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不仅在韩国设立了办事处,而且在美国、瑞典、丹麦等国有项目推介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出口创汇强乡镇”。

果里镇-基础设施

果里镇1988年,全镇有6个电影放映队,月放电影80余场次,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影市场逐年萧条。民间艺术类:乐器演奏有京胡、二胡、坠琴、唢吶,快书、剪纸、裱糊等。图书室、阅览室l0处,2002年藏书8万册,订阅各类报刊杂誌40余种。音像製品门市、摄影、录像放映、书屋、书画装裱、玻璃刻花工艺13家。
1988年全镇有民间扮玩队伍11支,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各扮玩队在城、镇、村巡迴演出。镇文化站每年组队参加县元宵节大型民间扮玩演出,历年均获优秀组织奖。1996年,荣获市级特色文化乡镇称号。1998年西果里村组建由100人参加的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表演团体,2000年获县夕阳红健美操比赛一等奖。西果里村的业余吕剧团代表县个体劳协,两次参加市级会演,荣获优秀组织奖和演出二等奖。2002年,全镇有农民业余剧团l2个,民间扮玩队伍发展到21支。由县广播电台配给二台275收音机,收音员2人,负责抄收播放中央、省、市、县广播电台的新闻,形成专线广播网。1994年安装电视有线传输网路。1998年筹资l5万元,对全镇有线传输网路进行改造,安装8个光缆接收点,併入市、县有线电视网路。同年投资18万元,在镇政府大楼安置光发射设备,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2002年,创办镇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入户率99.5%。
教育1988年,全镇有48处幼稚园,65个班,幼儿教师65人,3—5周岁入园率84%,1996年达到92%。1999年合併为17处,54个班,入园率96.3%。2002年,在园幼儿1371人,入园率达到99.5%。幼儿教师71人,学历达标率100%。
1988年,全镇有43处国小,203个班,在校生5921人,教师271人。1993年,合併为20处,122个班,在校生4731人,教师226人。2000年,合併为12处,83个班,在校生2704人,教师197人。2002年,全镇l2处国小81个班,在校学生2526人,教师17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100%。
1993年,建立镇成人学校2处,举办建筑中专培训班6期,学员400余人。1993—1996年,培训幼师中专毕业54人,并举办多期缝纫班、汽修、摩修班,培训学员300人。1995年后转入对国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实行毕业证和实用技术培训证双证离校。
果里镇第一届运动会卫生1988年,全镇有卫生院2处,东边、后每二村设分院,46个村设卫生所,医护人员188人,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实行一体化管理。2000年始,全镇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到2002年加入农村合作医疗150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0%。
果里镇卫生院始建1968年。1997年新建1900平方米门诊大楼,改建病房1800平方米,床位53个。侯庄卫生院始建于1976年,1988年新建1300平方米门诊大楼。到2002年,全镇先后增置救护车4辆,b超机、呼吸机、麻醉机、生化分析仪、ct机、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星光妇科治疗仪等。设有内、外科,妇、儿科,五官科、放射科、心电图室、ct室、b超室、化验室等。医护人员60人,其中本科8人,大专40人。医师1o人。能够承接外科、妇科手术,果里卫生院被县卫生局指定为哮喘病专科医院。1988年侯庄卫生院被县授予“爱婴医院”称号。
体育全镇有老年门球活动场地2个、篮球场25个、排球场5个、桌球场39个,其中室内11个。学校体育每年均组织一次春季体育运动会和冬季越野赛,参加全县教育系统的秋季运动会和冬季田径对抗赛及篮球、排球、桌球比赛。社会体育每年“五·四”前夕,组织各单位开展篮球或桌球比赛。逢年过节或农闲季节,各村青年经常自发组织篮球或桌球比赛,东边、侯庄两村尤为突出。1995年,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
计画生育一年4次为育龄妇女查体,掌握孕情。计画生育奖励措施:男、女双方晚婚增两周婚假,晚育增产假两个月。生育一胎节育,男、女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每月发给独生子女费1o元,其中农民从2000年开始发放。国家职工退休后,加发5%退休金,独生子女优先入学、就医、招工。城镇分配住房,农村划拨宅基地优先照顾。全镇历年计画率100%,人口增长率:1988年7.3‰,1992年2.6‰,1998年5.14‰,2000年5.50‰,2002年1.25‰。
宗教信仰全镇有侯庄、东边、东店三处基督教聚会活动场所,下设32个活动小组,有信徒1300余人。社会新风1987年建立镇敬老院,先后有40多位孤寡老人住进敬老院。每年春节,县、镇领导都看望老人,给老人带来礼品;正月十五闹元宵,各村扮玩队伍都来院为老人演出节目;每年老人节和学雷锋活动期间,由少先队员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演出小节目;每年新兵入伍前为老人做好事。1990年和1993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敬老院”。
泰丰筑路有限公司经理张传艳,西龙村人,自1994年开始先后为本村国小、幼稚园、修路、打饮水井等公益事业捐款9万元,连续8年为本村15户烈军属、困难户每年每户发放救济款200元。
玉皇阁国小学生曹永军,玉皇阁村人,1989年11岁时,从学校西边乌河中营救一名4岁落水男孩。1989年6月1日被共青团淄博市委、淄博市教育局授予淄博“十佳金星少年”和“桓台最佳金星少年”荣誉称号。

果里镇-农业、林业

果里镇198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323.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4元;1993年,农业总产值达到9108万元(人均1320元;2002年,农业总产值达1.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1988年,全镇小麦播种面积5.53万亩,单产359公斤。玉米播种面积5.4万亩,单产400公斤,粮食总产4144万公斤。1991年,小麦、玉米单产分别为415公斤、606公斤,整建制实现“吨粮乡”。1992年,小麦单产440公斤,玉米单产648公斤,种植业亩收入1011元,实现“双千乡”。1998年,全镇小麦播种面积5.59万亩,单产507公斤,玉米播种面积5.75万亩,单产580公斤,粮食总产6160.9万公斤。2002年,小麦播种面积4.17万亩,单产468公斤,玉米播种面积4.33万亩,单产613公斤,粮食总产4606.9万公斤。
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1988年,全镇棉田面积7300亩,单产52公斤,总产38.3万公斤。花生播种面积3962亩,单产85公斤,总产33.7万公斤。2002年棉田2390亩,单产77公斤,总产18.4万公斤,花生播种面积为520亩,单产295公斤,总产15.3万公斤。
蔬菜种植多为常见菜。1988年种植面积5789亩,主要品种有萝蔔、白菜、西葫芦、茄子、韭菜、芹菜等,黄瓜、西红柿、蘑菇多以大棚种植为主。1998年,农业结构调整后,新增林果、中药材、食用菌、韭菜示範基地,其中侯庄村林果园1000亩、韭菜基地500亩,面窝、杨桥、急公村食用菌大棚,面积达4万平方米,经济收入达221万元。2002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15113亩,产量达4590.4万公斤,产值2548万元。
林业1988年,镇村逐级签订绿化护林契约,各村和主要交通要道设专职护林员47人。年内植树62亩,绿化沟渠3o公里,道路26.5公里,林网面积17516亩。1998年,新植树木10万棵。2002年发展速生丰产林1800亩。
畜牧业1988年,全镇主要饲养种类有牛、羊、猪、鸡、鸭、鸽子等。大牲畜存栏量4350头,生猪16462头,羊1300只,养鸡厂8处,存栏17.8万只,产值502.1万元。1994年,新建养殖场3o处,其中养猪场7处,养牛场1处,养鸡500—1000只的有62户。全镇生猪饲养量达到11112头,存栏量5112头。家禽26.9万只,产值达1586万元。2002年,东傅村牧场新扩建3o亩,奶牛存栏800多头,为全县畜牧养殖大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