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杨抱林

(2021-04-11 03:47:46) 百科
杨抱林

杨抱林

杨抱林,原名杨宝林,苗族,贵州天柱县人,1936年生。民进会员。自由喜欢绘画,由于家境贫寒,1950年中学未念完就参加解放军,在部队当兵习医五年后,考入贵州大学艺术系学习美术。师从宋吟可、王渔父、孟光涛、方小石等诸位名师,学习传统中国画。“文化大革命”后,1980年贵州国画院成立调入贵州国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国画院一级画师,艺委会副主任,贵州省人物画会副会长,贵州省文光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杨抱林
  • 别名:原名杨宝林
  • 国籍:中国
  • 民族:苗族
  • 出生地:贵州天柱县
  • 出生日期:1936年
  • 职业:画家
  • 毕业院校:贵州大学艺术系
  • 主要成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代表作品:《酒歌图》、《千里逐浪》、《公僕》、《不愁忘归路》等
  • 性别:男

人物简介

杨抱林(1936 — )
毕业创作的《酒歌图》与《千里逐浪》两幅作品,1964年同时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国内主要报刊和出版社予以转载和发表评论,《酒歌图》已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3年为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捐赠义卖,1986年参加贵州国画院等单位发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国画义卖活动,1998年参加抗洪救灾义卖,几次捐赠约十余万元。同年秋,举办“杨抱林诗书画印”展,展出作品数十件。参加香港、澳门回归、国庆50周年、建党80周年等重大活动书画展。
鑒于对民族美术商的贡献,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特授予杨抱林“民族杰出美术家”称号。
为加深艺术上各方面修养,20世纪80年代后,对中国传统文学、诗词及书法印章等进行专题研究,先后在《黔风诗刊》等刊物上发表格律诗词。绘画理论着重在研究宋吟可国画艺术上,共写出10余万字论文,评介宋吟可艺术创作的上成就和贡献,为电视专题片《画家宋吟可》撰写解说词。
1994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人物生平

1981年随中国少数民族代表团访问日本,1982年《公僕》、《不愁忘归路》等作品赴北京、上海、黑龙江、山东等地展出,受到观众好评,《美术》杂誌发表《公僕》,《公僕》、《不愁忘归路》获海峡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书画展金奖;《公僕》、《夕霞图》入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东边日出西边雨》为国际书店收藏。1933年随贵州美术代表团访问天津、瀋阳、鞍山、大连等城市。作品赴台湾、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地区国家展出并获奖和被收藏。1985年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应黑龙江、山东美协邀请,赴哈尔滨、济南举办四人国画展。1988年《杨抱林画集》出版。1992年接受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下达给贵州省委宣传部人物,创作《遵义会议》,在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参加纪念堂举办书画展,并辑入大型书画册《东方红》,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领导通过省委宣传部颁发收藏证和纪念品。1997年创作的《杨虎城将军》展示了杨将军刚毅不屈的品德,作品《公僕》、《钟馗与济公》、《欢歌》、《同声颂一曲》、《笙颂》、《老子出关》、《曹氏父子》、《王安石》、《施耐庵》、《大千西行》、《鲁迅》、《宋庆龄》等,相继为北京及省内外有关单位收藏和辑入大型画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