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滦州

(2021-01-26 03:45:24) 百科
滦州(滦州市)

滦州

滦州市一般指本词条

滦州市,由河北省直辖,唐山市代管。地处河北省北部,滦河西岸,西北距北京220千米,西南距天津136千米,西距唐山35千米,东距秦皇岛市82千米,截止2017年辖区总面积为1028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57.24万人。

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沿海地区开放县。201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滦县,设立县级滦州市,以原滦县的行政区域为滦州市的行政区域。滦州市下辖4个街道、10个镇。滦州市人民政府驻滦河街道滦河西道3号。

滦州市自古就以滦州为地名,殷商时期属黄洛城旧址,是孤竹国所在地,素有“关西第一州”之称,是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于一身的县级城市,被评为“中国滦河文化之乡”、“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

2018年,滦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创六年来新高;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9.2%。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滦州市
  • 外文名称:Luanzhou City
  • 别名:滦县
  •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 所属地区:河北省唐山市
  • 下辖地区:4个街道、10个镇
  • 政府驻地:滦河街道滦河西路3号
  • 电话区号:0315
  • 邮政区码:063700
  • 地理位置:唐山市东部
  • 面积:1028平方千米
  • 人口:57.24万(2017年)
  • 方言:冀鲁官话
  •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 着名景点:岩山虎踞、滦水龙翔、偏凉虚阁等
  • 机场:唐山三女河机场
  • 火车站:滦河站、滦县站
  • 车牌代码:冀B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滦县古称滦州。据《辽史·地理志》载:“本古贡洛城。滦河环绕……”汉代设海阳县,辽太祖以俘户置滦州(治今滦州镇)。1913年改滦州为滦县,州、县均因滦河得名。

历史沿革

滦县历史悠久,2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
人民广场人民广场
唐虞时,为冀州幽州地。
商朝,为古孤竹国地。
周朝,靠近山戎。
春秋战国,属燕。
秦朝,分属“右北平郡”和“辽西都”。
汉朝,先属燕国,后归海阳等四县,东汉属幽州。
三国,属魏国辽西郡,西晋时期为燕国
隋朝,先后划归新昌县、卢龙县。
唐朝,先后划归石城县、临榆县、马城县。
辽朝,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统一内部,建立了由契丹贵族和汉族地主阶级混合的政权契丹国。
后粱贞明二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元神册国号契丹。后契丹南下,与后梁、晋王李存勖(建后唐为皇帝)及燕国皇帝刘守光争夺平州(今卢龙),多次反覆。
天赞二年(923年)春,阿保机命“太子元帅”耀库济攻克平州,阿保机在平州设军镇辽兴军,设节度使。是年,分平州地置滦州永安军,仍属平州辽兴军节度使,是为滦州建置之始。
大同元年(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辽世宗时,掳后晋义丰县(今安国)民,安置于滦州地区,因置。此时,滦州辖义丰、马城(今滦南马城)、石城(今东矿区开平)三县。
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陷辽之南京(今北京)。封辽降将张觉知平州事,滦州归金。
保大三年(1123年)6月,金之南京(平州)留守张觉叛金投宋。宋缘唐建制(不知有滦州)改滦州属县马城为安城州、石城为临关。11月,金派兵攻平州,张觉逃走,张敦国据守平州。金指责北宋招降纳叛,派人赴宋索要叛臣,北宋遂杀张觉与金和解。
保大四年(1124年)6月,金复破平州,杀张敦固,平州复入金。宋金联合时期,北宋两次遣赵良嗣(本名马植.后随宋使童贯由辽归宋,改名李良嗣。因献联金灭辽计,赐姓赵,因名赵良嗣)入金求平、营、滦三州地,金太祖以平、滦欲做边镇为由而拒绝。
宋朝,宣和七年(1125年),北宋联金灭辽,滦州属中都路。
金朝,公元1125年(金天会三年、辽保大五年、宋宣和七年),北宋联金灭辽,次年金灭北宋,统一中国北方。崇庆二年(1213年)滦州入蒙古。金天会四年(1126年),金灭北宋,统一中国北方。金将辖地分为路、府、州、县,滦州属中都路。嗣后,因地理位置险要,改滦州为节度使,辖义丰、石城、马城、乐亭四县及榛子镇、新桥(今乐亭沿海区)二镇。
金崇庆二年(1213年)滦州入蒙古。
元朝,太祖铁木真十年(1215年)改平州为兴平府,辖滦州。同时任命金降将鲜卑仲吉(今卑家店人)为滦州节度使。
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蒙古撤义丰入滦州,次年再置义丰,裁石城入乐亭,随之又将石城地入义丰。至元四年(1267年)撤马城县。此时,滦州领义丰、乐亭二县。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南宋联蒙灭金。宋鹹淳七年(1271年),蒙古孛儿只斤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至元十六年(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分全国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国都所在地则称中书省。)、道、路、州军县。大德四年(1300年),元改平滦路为永平路。滦州属中书省永平路(中书省下不设道)。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建立,分全国为省、府、州、县,滦州属京师省(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永平府(治所在今卢龙)所辖。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秋九月,元分省参政崔文耀以永平路州县降明,滦州随归明。
洪武二年(1369年)撤义丰入滦州。此时,滦州辖乐亭一县。
崇祯三年(1630年),清兵攻取永平府,守将李际春降清。五月,清兵退走,明朝杀李际春。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辽东总兵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崇祯帝自缢,明亡。
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清兵灭南明。统一中国后,仍袭明制,将全国分为省、府、州、县,京师省改称直隶省。滦州属直隶省永平府所辖。由于清之故地在东北,滦州地已失去边镇的意义,视同县,不再辖县。
中华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初袭清制,滦州仍属直隶省永平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府州,州改称县,滦州始称滦县。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省下设道为监察区,滦县属津海道(驻天津)此前属渤海道。
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
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道取消,只剩省、县两级。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9日,县城解放。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26日,滦西县併入滦县,
1954年6月,滦南县併入滦县,
1958年11月21日,滦县划入唐山市为滦州区,
1959年6月23日,复建滦县。
1983年,实行市管县制,滦县随隶于唐山市。
201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滦县,设立县级滦州市,以原滦县的行政区域为滦州市的行政区域。滦州市由河北省直辖,唐山市代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日本侵略者唆使汉奸殷汝耕,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冀东22县,从此滦县沦为日伪统治。抗日战争开始后,冀东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丰滦迁联合县在丰润、滦县、迁安三县交界处诞生,中心在丰润县潘家峪一带,隶属于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第十三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冀东专署),辖境包括榛子镇、杨柳庄地区。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建迁滦卢联合县,其辖境北至迁安县杨店子一带,南至渤海,东至滦河,西至唐山,共千余村庄,仍隶属于冀东专署。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第十三专署撤销,建冀热边行署,辖五个专署,第四专署设定滦卢县和丰滦县。滦卢县的区域,相当于除榛子镇、杨柳庄地区以外的今滦县境。因当时九百户、油榨地区属卢龙管辖,故名滦卢。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冀热边行署改建为冀热辽行署,第四专署按行署统一序列,改为十七专署,滦卢县随之归十七专署。12月9日,冀热辽区党委改建为冀东区党委,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翼热辽行署也改建为翼东区行署。冀东行署于 5月18目明令调整行政区划,要求原则上恢复战前旧县治,因此,在原滦县境撤丰滦联合县,建滦南办事处,驻倴城;撤滦卢联合县,建滦北办事处,驻张各庄;撤迁滦丰联合县,在原滦县辖区建滦西办事处,驻榛子镇。7月,各县佐升格为县政府,滦南、滦西分别单独成建制,滦北改称滦县。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路南,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当时的河北省政府169次委员会决议,在滦县南部司集庄建滦宁县,在丰润的胥各庄建浭阳县,将原属滦县之钱营、稻地、辉坨等地划入。所谓滦宁县与浭阳县,由于解放区人民的坚决反对,成为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滦县从辽建州直到抗日战争结束,行政区域无大变化。
2014年,河北省民政厅批覆同意撤销滦州镇、响嘡镇,设立滦城路街道、响嘡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滦州市下辖共10镇、4街道:榛子镇、雷庄镇、九百户镇、东安各庄镇、杨柳庄镇、油榨镇、茨榆坨镇、古马镇、小马庄镇、王店子镇和滦河街道、古城街道、滦城路街道、响嘡街道,504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滦州市位于东经118°14'06"~118°49'34",北纬39°34'52"~39°58'27"之间。地处唐山市东部,东与卢龙县、昌黎县隔滦河相望,南与滦南县相接,西邻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北靠迁安市及迁西县。辖区总面积为1028平方公里,滦州市政府驻滦河街道滦河西道3号。
滦州市人民政府

气候

滦州市2016年全年平均气温12.5℃,比历年平均气温高1.3℃,最高气温35.4℃,出现在6月19日,最低气温-18.2℃,出现在1月24日;光照2482.1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56%;滦州市区降水量697.2毫米,比历年平均多88.4毫米。

地形地貌

滦州市地处冀东燕山南麓、滦河西畔。全县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东北为低山丘陵;中部、南部为滦河沖积平原,地势平坦。

水文

滦州市地处滦河、沙河、陡河流域,境内有九条较大河流。其中滦河、沙河、管河为过境河流,横河、溯河、龙湾河、狗尿河、岳家河和小青龙河发源于境内,滦河、横河、沙河、管河、龙湾河属长年性河流。其余四条河属季节性河流,除汛期宣洩洪水外,平时基流甚少。滦河是滦州市的一条大河,它从滦州市油榨镇迷谷村北与迁安县交界处入境,流经油榨镇、滦洲镇、响嘡镇3个镇,在响嘡镇史庄村南出境进入滦南县。滦河在滦县境内长41公里,流域面积55平方公里,河床宽度700—6500米,河道纵坡即铁路大桥上游为万分之十三,下游为万分之七。沿河村庄涉及油榨镇、滦州镇、响堂镇总计3个镇61个村。涉及人口6.5万余人,耕地13万亩。
魅力滦州魅力滦州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6年,根据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滦州市土地面积为102721.08公顷。农用地79734.86 公顷,其中耕地56275.63公顷;建设用地19562.08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965.77公顷;未利用地3424.14公顷。

矿产资源

滦州市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花岗岩、铅锌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其中铁矿储量最大,总储量达29亿吨。

人口

截至2016年底,滦州市共有总户数161836户,总人口数573408人。其中男293592人,女279816人,18岁以下119804人,18至34岁126889人,35至59岁215467人,60岁及以上111248人。全市城镇人口163685人,乡村人口409723人。
滦州市共有33个少数民族,人口12975人,约占全县人口的2.31%,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

政治

市委书记:戚永和
市长:孙自生

经济

综述

2018年,滦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创六年来新高;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9.2%。
滦县滦县
2017年,滦州市地区生产总值530.33亿元,比2016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7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27.73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5.86亿元,增长8.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5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3863美元),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8.8:61.8:29.4。
2017年,滦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453.1亿元,比2016年增长7.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5.4%,比2016年提高0.1%。
2017年,滦州市城镇新增就业9100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5%。
2017年,滦州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2016年上涨1.2%。分类别看,食品菸酒价格下降1.2%,衣着上涨3.4%,居住与上年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7%,医疗保健上涨3.8%,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7.0%,交通和通信上涨0.6%。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
2017年,滦州市全部财政收入35.3亿元,比2016年增长40.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4亿元,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4亿元,增长2.7%。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13.8%,节能环保支出下降45.9%。
2017年,滦州市国税税收收入22.9亿元,比2016年增长85.4%。地税税收收入7.8亿元,下降4.8%。

第一产业

2017年,滦州市粮食播种面积3.9万公顷,比2016年下降0.5%。粮食产量26.5万吨,比2016年上升3.9%。其中,夏收粮食5.6万吨,秋收粮食20.9万吨。粮食亩产449.9公斤,增长4.4%。棉花播种面积182.4公顷,产量287吨,上升0.7%。油料播种面积1.6万公顷,产量7.1万吨,增长5.02%。蔬菜播种面积1.1万公顷,产量100.5万吨,增长2.8%,其中设施蔬菜产量33万吨,增长4.8%。乾鲜果产量22.2万吨(含果用瓜),比2016年增长1.26%。花卉种植面积28公顷,比2016年减少1公顷。全年人工造林2360公顷,森林覆盖率29.46%,比2016年提高3.06%。
2017年,滦州市肉类产量6.19万吨,比2016年下降0.8%。其中,猪肉产量3.15万吨,增长3.25%;牛肉产量1.7万吨,下降8.8%;羊肉产量0.14万吨,增长1.4%。禽蛋产量4.25万吨,下降19.67%。牛奶产量41.6万吨,下降9.34%。水产品产量2034吨,比2016年下降44.37%。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558吨,下降50.48%;捕捞水产品产量476吨,下降6.67%。
2017年,滦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其中市级以上18家,比2016年增加1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76.8%,比2016年提高0.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位243户,比2016年减少7户。

第二产业

2017年,滦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13.7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3.67亿元,增长7.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6.4%,股份制企业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2.2%,私营企业增长5.0%。钢铁行业增加值下降1.0%,装备製造业下降3.6%,酒、饮料行业增长36.8%,非金属矿採选业下降71.0%,建材行业下降3.2%。钢铁行业增加值10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2.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8亿元,比上年增长60.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0%。
2017年,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0.5亿元,比2016年增长96.7%。其中,装备製造业利润3.6亿元,增长44.2%;钢铁行业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311.4%,建材行业利润0.3亿元,下降11.5%,食品行业实现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20.0%。全年压减炼钢产能173万吨、炼铁产能151万吨铁。
2017年,滦州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3亿元,比2016年增长1.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8家,实现利润4329万元,同比增长134 %,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34 %。

第三产业

2017年,滦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8亿元,比2016年增长10.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9亿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9亿元,增长11.1%。分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58.9亿元,增长9.7%;零售业零售额90.8亿元,增长11.3%;住宿业零售额1.7亿元,增长11.0%;餐饮业零售额16.4亿元,增长11.0%。全年进出口总额12929万美元,比2016年下降28.6%。其中进口6260万美元,下降50.5%,出口6669万美元,增长22.4%。直接利用外资5916万美元,同比增长16.0%。
2017年,滦州市邮电业务总收入9752万元,与2016年持平。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052万元(含快递业务收入),增长4.7%;电信业务收入5700亿元,下降3.2%。年末行动电话用户54.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9万户;网际网路宽频接入用户数11.4万户,增加3万户。
2017年,滦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14.06万人次,比2016年增长37.3%,旅游总收入43.04亿元,增长42.8%。
2017年,滦州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9.8亿元,比年初增加26.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41.8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7.8亿元,比年初增加20.8亿元。
2017年,滦州市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33341万元,比2016年下降16.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963万元,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378万元。各类保险赔款与给付支出20598万元,增长6.0%。其中,财产险赔款与给付支出5916万元,人身险赔款与给付支出1468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滦州市拥有各类学校13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1156人,本年新招生413人,比2016年下降4.0%。普通中专学校1所,在校生978人,同比增长9.3%,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3093人,增长14.0%。普通中学27所,在校生26439人,增长3.3%。国小103所,在校生39893人,下降0.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4.1%。
滦县四中滦县四中

科学技术

滦县夜景滦县夜景
2017年,滦州市申请专利110项,同比增长6.8%;授权专利77项,同比增长35%。技术契约成交总额2.18亿元。组织开展重大、重点科技项目19项,其中省级项目19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底,滦州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影剧院2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35万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82%。公开出版报纸、期刊19种。不可移动文物点54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处。创办公益性文化演出《滦县惠民工程演出》和《全民阅读》。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滦州市拥有体育场地1个,体育馆1座,公共健身器材507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5平方米。全年开展各类民众健身活动18项次。拥有各类体育协会12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底,滦州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6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2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防疫站1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680张,其中医院1038张,乡镇卫生院642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96张。卫生技术人员225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39人,注册护士792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01人。农村卫生室440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79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底,滦州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1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7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9万人。全年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3082.4万元,保障居民10566人,其中城市居民926人,比2016年减少310人,农民9640人,减少1982人。城市低保标準由每人每月470元提高到550元,农村低保标準由每人每年3150元提高到3912元。
截至2017年底,滦州市拥有敬老院12家,减少床位73 张。民办养老机构 5家,拥有养老床位2490 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537 个,全县村(居)委会覆盖率100% 。社会救助站1家。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每月基本生活费分别为1275元和825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25元和125元。

交通运输

滦州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京津唐金三角地带,距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均在百公里左右。境内有京哈、京秦等五条铁路,102、205国道和京瀋高速、平青大公路穿越全境,山海关机场、三女河机场毗邻东西,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路,一小时可到达秦皇岛、曹妃甸、唐山等地。县内路网完善,以市区为中心已形成了辐射各镇的半小时交通圈。
截至2017年底,滦州市公路通车里程1541.481公里,其中国道56.106公里、省道53.416公里、县道110.424公里、乡道354.05公里、村道967.485公里。拥有客运班线6条,班线客车64辆,年末实有出租汽车374辆。

历史文化

宗教

2016年,滦州市有宗教场所19处,教职人员28人。各宗教信众8075人,其中佛教2297人,道教1467人,伊斯兰教807人,天主教1386人,基督教2118人。

节日

滦州古城火锅节,每年11月期间在滦州古城隆重举行。届时,不仅有热腾腾香喷喷的南北各式火锅供大家品尝,还可享受商家推出的特价套餐和就餐抽大奖活动。每天在大型餐饮、小吃街、海鲜街就餐顾客凭协会发放收据和选单可以在抽奖处免费抽奖,滦州古城还会举办相亲大会,以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历史典故

  • 仁义胡同
清朝年间,在滦州城内东街住着两户人家,西家姓吴,东家姓霍,两家中间是一道火墙。吴家出身绅士,霍家在朝为官。这年,吴家想盖新房,拆掉一段墙,霍家不允,引起一场官司。
知州受理此案,得知两家都不好惹。晚上,知州来到霍家,劝霍家给他父亲去信,寻求办法。
过些日子,霍父来信说“两家争吵为堵墙,让它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哪见当年秦始皇。” 霍家拿信给知州,表示尊父命,让出三尺给吴家。
知州到吴家,说明了霍家的决定。并说:“人家让出三尺,你们也让出三尺,留个胡同方便百姓,可否?”吴家欣然同意,于是吴、霍两家中间留下了六尺宽的胡同,知州将其命名为“仁义胡同”,并制匾悬挂以教后人。仁义胡同由来的传说,在滦州人世代相传。居民从中受益匪浅。多少年来,附近回、汉民杂居,民族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先人义举,结出了今人精神文明之果。
  • 寻蚁求水
东周列国时期,今迁安属于山戎令支国。有一年,山戎令支国发兵攻打它的邻国——燕国。燕国抵当不住,只好向齐国求救。于是齐桓公率兵讨伐山戎。当大军行至爪村伏龙山(今龙山)一带驻扎时,山戎令支国将濡水(滦河)截断了,造成伏龙山周围20多里无水。齐国军队无水喝,齐桓公只得叫士兵凿山找水,结果未能找到泉水。齐桓公的谋臣公孙隰朋向齐桓公进言说:“臣听说蚂蚁找有水的地方筑穴居住,应当找蚁穴处掘水。”齐桓公按公孙隰朋的主意让士兵在伏龙山的北面搜寻蚁穴,结果又未找到水源。公孙隰朋说:“蚂蚁冬天找暖和的阳坡居住,夏天才凉快的背阴坡居住。是冬季,蚂蚁一定在山的阳坡居住,不能乱掘。”军士按他说的,果真在伏龙山的阳坡山腰处找到蚁穴,掘到泉水。齐桓公称讚说:“隰朋可称得上是圣人了!”因此,将该泉称为圣泉,伏龙山也改龙泉山,后来又简称龙山。为饮水思源,使甘泉永存,后人砌石为井,名为龙泉井,古井尚存,泉水清洌如初。
齐桓公征伐了山戎后,进兵征伐孤竹时,又有老马识途的故事。为此,后来有人作了一首诗:
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
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

特产美食

郝家火烧,是叉子火烧的俗称,也叫蛤蟆吞蜜。製成的火烧外焦里嫩,香而不腻,酥而不硬,适口性强,多吃不厌,且携带方便,久置不坏,即使搁放月余,稍加烘烤,味道如初。郝家火烧製作工艺複杂,製作技术精良,产品久孚盛名,始终供不应求。以风味食品被收入《河北食谱》。
郝家火烧郝家火烧
滦县花生,以果白、果大、粒饱、色鲜、味美、含油率高、无黄麴霉素污染等着称,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东路花生”的美誉,是滦县农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1996年滦县被农业部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花生之乡”。
滦县花生滦县花生
滦河红鲤,产自滦河,以滦河老铁桥为界,桥北产黑鲤,桥南产红鲤,虽咫尺之隔,但向无混杂,古今不爽。黑鲤皮糙肉厚,红鲤细鳞鲜鳍,味道绝佳,曾为宫中贡品。
滦河红鲤滦河红鲤
滦州蜜瓜,是滦县另一特产。以其皮薄、个大、入口沙甜、易于保管闻名京津,被誉为“蜜瓜之乡”。滦州蜜瓜种植始于辽代。据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滦之始,考察南部沙地较多,且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应蜜瓜种植。因请商旅从西域传入
滦州蜜瓜滦州蜜瓜

风景名胜

  • 滦州八景
岩山虎踞:位于滦州城南1.5公里,岩石裸露形如卧虎,气势可观。辽世宗耶律沅(947—951)时期,于山顶建塔,塔基以绵石砌成,上为青砖结构。塔高20米,分13层,三角形,面南背北。正面有石刻楷书“文峰塔”。左面刻“沖霄汉”,右刻“凌云梯”。塔各节角挂铜铃。清嘉庆十六年(1811),代理知州朱高樗思想迷信,以“岩山似虎踞,塔似虎角,若留此塔,于滦不利”为由,强行将塔拆掉。10年后,道光元年,黄克昌署滦州,认为“塔主一邑科第,去之则不祥”,重修此塔。百多年来,文人雅士,往来过客仰其名登山观瞻者颇多,其中有诗写道:“山峰虎踞不知年,选胜登临涉岭颠,万里山河归眼底,昂头直欲上青天”。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塔被毁,现只存一节塔基。2009年重建,今已重新屹立在研山上。
文峰塔文峰塔
滦水龙翔:即滦河大桥北武山和榆山之间的一段滦河。西岸山形对峙,滦河水倒流 峡蜿蜒南流,曲折萦纡,矫若翔龙。若河水涨发,倏忽之间,变态万状。解放后,滦河上游潘家口、大黑汀两水库建成和引滦入津入唐工程的竣工,河水流量已大大降低。武山、榆山均因矿藏的开採,其险峻程度亦无前景。
偏凉虚阁: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东麓偏凉汀。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东巡时所建。因其左倚峭壁,右俯滦河,远远望去云雾缭绕,若有若无,帮称“虚阁”。此阁为宫廷式建筑,内分正殿、配殿、更衣殿。有“小金銮”之称。外有宫墙环绕。周围是清去亭、益香池、浮霞小楼和御碑亭,成众星捧月势。御碑亭藏有乾隆皇帝亲书御碑一块。清未民初历经兵焚,偏凉虚阁遭到严惩破坏,“文化大革命”中全部拆毁。
横井浮烟: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大觉寺前。此地原有天然石泉,深数丈。后人砌石为井,护以石栏。两峰夹峙,井居其间。凌晨,井上水气直上,形如烟雾飘渺,帮称横井浮烟。经过1958年“大跃进”的拆毁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当年风韵今已无存。
围山泉瀑:位于杨柳庄北部,罗家岭以南,为天然景色。罗家岭之泉水自西北环而汇之,上为大龙潭,下为小龙潭,南流急下,气势雄伟。小龙潭水库建成后,旧景换新颜。
天渠应候:与围山泉瀑一脉相承,围山泉水泻于泉子峪,因底部凹凸不平,形成众多水槽。渠水入槽,槽满自溢。据传说,每天上午南槽溢水北槽稳,下午北槽溢水南槽稳,应时而变,古来不爽。随小龙潭水库的建成,已无可观。
金泉渠月:位于城西1公里。明代建金泉亭。弘治元年(1488年)开挖引水,种莲植柳。后又在亭西建别故亭。池水亭台,垂柳对莲,夜月映照,游人共赏。只因此处较多沙坨,水沖沙压,逐渐淤塞,民国初年改为农田。
龙溪地桥:位于城西南4公里。龙溪原为沂河上源,流经此地时,溪水潜伏入地,二里之外复出地面。昔人投糠验之,果为一水,故名地桥。年长日久,水流地上,“地桥”无存。
  • 夷齐庙
夷齐庙,是后人为纪念伯夷、叔齐二贤而建,原在永平府内,明景泰五年(1455)知府张茂迁改建于油榨镇境内滦河岸边小山平台上。南门楼上石匾横书“孤竹城”三个大字。庙门外左碑刻“忠臣孝子”,右碑题“到今称圣”。北面以楼代门,楼为“清风楼”,高约两丈,下临滔滔河水,其险 无比。夷齐庙地处滦河岸边,水山相连,风景奇美,建筑奇特,又有夷齐二贤故事,历来为人称道,解放后全部拆毁。
  • 响水桥
响水桥,位于京东四大名镇——榛子镇中心街东出口,是我县仅有的最古老石桥,1984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县级保护文物,2012年被确定为市级保护文物。主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面呈孤形,桥面宽5米、长15.6米、高6米。整个桥体所用石料均为精琢长方体巨石砌成。结构严谨,别具一格。当时能工巧匠用糯米熬粥搅拌石灰成浆灌注粘结石块,石与石之间缝隙极窄浑然一体极为牢固。桥面两侧各竖8根高1.15米、边宽28厘米的石柱栏柱,柱顶雕刻不同造型的荷花,玲珑剔透,虽经百年以上自然侵蚀,荷花依稀可辨,柱距2.13米,以两根石雕扶手相连。桥体两侧各有八字翼墙长13米、高5.4米,各镶嵌一石雕龟头,俗称“王八脖子”,起水位安全线作用,顺河砌有护岸。桥墩西侧是三角形分水线用巨石叠砌,缓解上游水势的沖刷。
  • 滦河老铁桥
滦河老铁桥俗称滦河大铁桥,该桥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五月开工兴建,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竣工,历时32个月。为着名工程师詹天佑以“压气沉箱法”修筑。工程耗银78.24万两。至1974年正式公路桥建成后,该桥停用。
滦河老铁桥滦河老铁桥
  • 滦县港北起义纪念碑
滦县港北起义纪念碑,坐落在滦州市西南的古马镇港北村东南角。是1988年7月6日为了纪念冀东抗日50年建立的。2009年9月被唐山市委员会、唐山市人民政府定为:培养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的“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纪念碑用围墙包围,坐东朝西,西面的围墙一米以下用红砖砌成,上面则是铁栏桿,使人能清晰的看见整座纪念碑的全貌。院子里有一条通向纪念碑的水泥路,路两侧有几株四季常青的松树。纪念碑的碑座2.5米高,正面水泥台阶共分四段,每段分别为一、九、三、八层,南北两侧分别有水泥台阶通往碑座上面,台阶为两段,每段为七层和六层,寓意起义爆发于1938年7月6日。

着名人物

李显庭(1861—1943)号老显,直隶省迁安县李家窝铺(今河北省迁安市西李铺)人,北方造纸实业家。曾三次赴朝鲜学习机器造纸技术,创办“显记纸厂”,生产“高丽纸”。闻名遐迩。
吴富恆,汉族,1911年3月18日生于滦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孔子基金学会副会长、全国外联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主任等职。1950年先后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
董天柚(1943— )1979年后历任中学教师,滦州文教局教研员、创作员,滦县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董海山,汉族,1932年10月生于滦县,高能炸药专家,高级工程师。参与编纂《炸药与冲击》、《科技学报》、《大炸药》3个学术刊物。1985年被评为核工业部劳动模範,198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曹贵林,汉族,1932年1月生于滦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明史专家。
傅政华,汉族,1955年3月出生,河北滦州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法务部部长、党组副书记。
张轩,汉族,1958年5月生,河北滦县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城市荣誉

2017年12月13日,滦县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8年10月,滦州市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