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警用冲锋鎗外形比较简练採用有托设计机匣採用上下两部件结合模式,类似于国产03式突击步枪,但下机匣的造型却和德国MP5冲锋鎗有一定相似之处。
在2009年中国(北京)国际警用装备及反恐技术装备展上,展出了一款新型警用冲锋鎗,引起了广泛关注网上一些军迷称其为“中国MP5”。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cs/lr5冲锋鎗
- 国家:中国
外观与结构
这支新型冲锋鎗外形比较简练採用有托设计机匣採用上下两部件结合模式类似于国产03式突击步枪,下机匣的造型却和德国MP5冲锋鎗有相似之处。弹匣为类似德国MP5冲锋鎗的黑色弧形弹匣,上有三道纵槽,可以起到容纳污垢和增加弹匣强度的作用。在枪的右侧弹匣口上方有一个圆形的按钮,从位置来看应该是弹匣解脱按钮。小握把的倾斜角度较大,截面为近似圆形的椭圆形,充分考虑到了握持的舒适性。在握把的上方有一个带有MP5冲锋鎗特色的保险槓桿,上有四个位置——保险、单发、三发点射和连发。分别用0、1、3和30这几个数字来表示,其中三发点射功能是首次在国产枪械上得到使用。枪身右侧面上有抛壳口但没有看到拉机柄,因为拉机柄在枪的左侧面。
样枪上还装了光学瞄準具。

该枪枪托的造型和MP5系列完全不同,没有採用固定枪托或者伸缩式枪托,而是採用了我国惯用的摺叠式枪托,携带时可以将枪托向右摺叠缩短全枪长度。初见此枪枪托时笔者觉得其类似国产03式自动步枪,但仔细端详之下觉得和瑞士SIG550系列突击步枪的枪托更为神似,而枪身前方黑色塑胶护木其造型也进一步加深了笔者对其与瑞士SIG550系列之间的联想。
该枪机械瞄準具上照门设计完全是MP5风格孔式照门,为一个倾斜安装的空心圆柱体,侧面开有不同大小的圆孔对应不同的标尺距离。準星的设计为柱状準星外有準星护环保护,準星护环前方削成一个斜面起到防止钩挂的作用。从一旁的宣传材料上的模拟照片来看这个极具MP5特色的照门又没了变成了一个带护翼照门。
使用前景评析
到目前为止,该枪尚未正式定型及装备,所以实战使用的情况还无法获知。但是,我们可以从已知的一些信息来探究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以及该枪在今后可能的实战当中所扮演的角色。
加挂战术附属档案的79式冲锋鎗。

从使用导气式自动结构和闭膛待击方式来看,设计者对该枪的射击精度要求是比较高的。
冲锋鎗这种武器从诞生时起定位就是一种强火力而射击精度要求不高的近战武器,能够在巷战、战壕战等场合用强大密集的火力压倒对手,绝不是一种用来精确射击的武器,精确射击从来是军用步枪甚至狙击步枪的任务。从一些着名的军用冲锋鎗,比如二战时期的美国M1汤姆森、M3盖德、苏联PPSH、PPS、德国MP38/40上,以及战后乌奇、斯太令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思想的影子。随着战后突击步枪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军用冲锋鎗成了威力和体积高不成低不就的“鸡肋”,在军队中的使用面变得越来越小,很多国家已经用短突击步枪取代了军用冲锋鎗原本的地位。但是在警用领域,冲锋鎗火力强、威力适中、外形短小的特点还是有很大的价值。
导气式自动原理和闭膛待击结构,在冲锋鎗上是套用得很少。德国MP5採用了闭膛待击结构,自动原理则採用了HK公司所擅长的滚柱闭锁半自由枪机结构,很好地解决了结构简洁可靠和较高精度之间的平衡。我国的轻武器过去对滚柱闭锁半自由枪机结构涉足很少,贸然採用MP5的结构显然会冒巨大的研製风险,因此使用成熟的导气式结构可以说是合情合理,与MP5相比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德国的MP5冲锋鎗。

对比
截止2014年,我国的警用冲锋鎗主要是79式轻型冲锋鎗。但实事求是地讲,79式轻型冲锋鎗并不是一种十分合适的警用冲锋鎗。
首先,该枪的体积过小,抵肩射击时姿势比较侷促,而且握把设计过分简单、舒适性较差,裸露的枪管也不可能用手舒适地握持。这是因为该枪本来就不是专门为警察设计的武器,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大量装备了警察和武警部队而已,设计之初就没有过多考虑这方面的需求。
其次,过高的射速和20发的弹容量使其火力持续性较差,往往一扣扳机放手稍慢就打光了弹匣内的弹药,而且过高射速对枪械的使用寿命也不利。这主要是因为79式轻型冲锋鎗结构上几乎完全是56式冲锋鎗的缩小版,原本体积较大的56式冲锋鎗上不成问题的设计,缩小后就出了各种问题再加上导气箍位置也太靠近机匣,致使射击速率明显太高。
再有,79式轻型冲锋鎗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加装各种战术附属档案,也不能使用非致命弹药,战术性能过分简单,不能满足现今警用武器的许多新要求。该枪毕竟“先天不足”,性能拓展的空间有限。
在战术性能方面,新型警用冲锋鎗一开始就预留了加装光学瞄具等战术附属档案的能力,而且还能发射防暴弹药执行镇暴任务,不但能发射9毫米橡皮子弹,还能在加装防暴榴弹发射器后发射防暴催泪弹、震撼弹、痛块弹等多种防暴弹药,战术灵活性大大超过了79式轻型冲锋鎗。因此,新型警用冲锋鎗完全有取代79式轻型冲锋鎗、成为新一代警用制式冲锋鎗的能力,发展潜力巨大。
不足之处
虽然新型警用冲锋鎗的设计思想符合对警用自动武器的实际需求,在一些方面还具有了较大的前瞻性和超前意识,例如可以使用9毫米橡皮弹。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外形设计显得比较粗糙。也许是样枪的缘故,展柜内的这支警用冲锋鎗机匣上有明显的注塑痕迹,快慢机槓桿的外形也显得比较粗糙,0、1、3、30等刻字也显得模糊不清。这些细节虽然不会明显降低使用性能,会大大影响使用者对枪的印象对今后的市场推广也很不利。如果机匣外观更精緻一些,快慢机旁边的数字刻字能用色彩鲜明不褪色的颜料进行勾画,让人一目了然的话,那幺全枪外形应该会有一个很大改观。
其次,弹匣解脱机构设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从样枪上分析其弹匣解脱机构採用类似79式轻型冲锋鎗上的按钮式设计,在下机匣右侧弹匣口上方有一个按钮这样射手在换弹匣的时候左手手指必须探过来触摸这个按钮,按下去后才能抽出弹匣,或者左手握护木,右手离开小握把用拇指按按钮抽出弹匣。也许设计者就是希望射手用后一种姿势来换弹匣的,但这样的话右手离开小握把动作较多浪费时间在战斗中这种不必要的小动作浪费的时间有时就是致命。
总的来说,新型警用冲锋鎗在设计的时候思想比较开放,博採众长地利用了许多现成的技术,既降低了研製风险,又提高了武器的战术性能,特别是在设计的时候前瞻性地考虑到了加装各种战术附属档案和使用防暴弹药的功能,这在我国警用武器的设计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些进步标誌着我国轻武器设计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积极的变化。新型警用冲锋鎗将会有着比较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