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沖棒即钨钢沖棒,又叫做硬质合金沖头、沖针或者沖子,是安装在冲压模具上进行连续沖裁冲压沖断作业,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成品或者半成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硬质合金沖棒
名词简介
通过粉末冶金工艺生产出来的硬质合金,以其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和抗腐蚀性能等优异特徵成为现代工业的牙齿,以硬质合金材料为基础的工具产品是生产製造业强有力的加工利器,尤其是一些工作环境要求比较高的核心工作部件对硬质合金产品的使用要求更是重点。
硬质合金沖针

以级进冲压模具批量生产作业使用最多的沖针沖棒为例,核心部件以硬质合金沖棒为主。硬质合金沖棒即钨钢沖棒,又叫做沖头、沖针或者沖子,是安装在冲压模具上进行连续沖裁冲压沖断作业,使被加工材料发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成品或者半成品。硬质合金沖棒的耐酸耐硷耐腐蚀和不生鏽性能,製药行业特选其用来製作冲压药片的沖头。
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模具配件的精密度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关係。
硬质合金沖头

硬质合金沖棒作为冲压模具工作时的部件,属于可替换的模具耗材类产品。沖针根据材质、形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SKD、SKH、ASP沖针、引导沖、子母沖针、抽牙沖针、检知梢、六角沖针、椭圆沖针、成型沖针、扇型沖头、异形沖针、高速钢沖针和高品质要求的硬质合金沖棒,广东这边也习惯叫做钨钢沖针。
工业生产中冲压模具使用的硬质合金沖棒,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需求,製作出不同形状的沖棒,进行批量化的孔加工。尤其是在级进模具成套生产作业中,比如电脑的机箱,上面就有很多的散热孔,还有手机、许多的电器,机械上面都会用到,普通的钻床,或是车、铣床加工,只能加工出圆孔,效率相当低。而冲压的时候,大型沖床,同时加工出几百个孔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规模化的生产效率就明显提高了。尤其是自动化精密工具机的大批量生产作业,採用冲压成形方式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不管是精度还是品质都是提高了很多。
用途分类
根据不同冲压加工材料所设计的冲压模具有所不同,基本都是通过多个步骤的冲压加工来完成一个产品或者半成品的作业。不同的步骤所需要的硬质合金沖棒形状规格各异,这就设计到配套冲压模具的异形沖针订做生产。硬质合金异形沖棒是根据形状的不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
合金沖头

1.引导沖针又叫引导沖头简称引导沖,根据冲压床的需要可以有有各种造型,有A型B型HB型TAPP型T**P型等等。
2.子母沖针又叫子母沖头简称子母沖,在沖头的顶端有一个小的突起,不知道名字是什幺来历,或许是因为沖头顶端的突起吧。字母沖针可以分为标準型A型JS**型等型号。
3.还有抽牙沖针、检知梢、六角沖针、椭圆沖针、成型沖针、扇型沖头、异形沖针、高速钢沖针、硬质合金沖针等。
使用要求
精密模具配套使用的硬质合金沖棒精度要求高,还有产品的一致性,要求批量生产的每一款沖棒都按照尺寸精度公差要求,能够实现模具使用寿命最大化。作为模具配套使用的硬质合金沖棒,产品的一致性也很关键。
冲压模具工作都是持续作业,对沖棒的使用寿命要求就成为了重点。硬质合金沖棒根据冲压的材质及厚度的不同,要选择不同的合金材料,一般情况下,被冲压产品越厚,硬质合金要选择硬度越低韧性越好的型号。材质越硬,硬质合金相对来说也要选择稍微硬度低一些的型号,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沖针被沖缺。而冲压比较薄的板材,或是硬度不高的,这种产品的孔加工,硬质合金沖棒可用硬度高一些的,这样就可以提高沖针的使用寿命。
硬质合金沖针

精密订做的三鑫硬质合金沖棒常规物理参数有:
1、CO含量:10%-20%。 2、密度g/cm3:14.0~14.5。
3、硬度:87-92.0HRA。 4、晶粒度:0.6-1.2um。
5、抗弯强度:4000MPa。 6、弹性模量GPa:490。
7、热胀係数10-6/0C:5.4。 8、硬质合金沖棒外形尺寸规格按图纸定製,精度要求达到±0.001。
装配设计
除了硬质合金材料选择之外,影响到沖棒的质量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冷沖模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在硬质合金沖棒装配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凸、凹模间隙一致。为了保证凸模与凹模的间隙均
匀,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先确定其中一件(凸模或凹模)的位置,然后以该件为基準,找正间隙,来确定另一件的準确位置。有些冲压模具一次性装配很多件硬质合金沖棒,这就要求模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装配沖棒时,控制凸模与凹模间隙均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透光法:放置安装好上模和下模,用灯或手电简照射,在下模落料孔中观察透光。
2.垫片法:在凹模刃口四周厚薄均匀,厚度等于凸、凹模单边间隙的铜片或纸片,将凸模插入相应的凹模型孔内,观察凸模与垫片的鬆紧程度.并用手锤轻轻敲打固定板,使凸起与垫片鬆紧程度一致为止,调整合适后,紧固上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