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79式冲锋鎗(军事武器枪械)

(2021-01-17 18:11:32) 百科
79式冲锋鎗(79式轻型冲锋鎗)

79式冲锋鎗(军事武器枪械)

79式轻型冲锋鎗一般指本词条

79式冲锋鎗(英文:Type 79 Submachine Gun,又称: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鎗),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研製的一型轻型冲锋鎗。

79式7.62毫米轻型冲锋鎗是我国设计製造的第一种轻型冲锋鎗,是我军80年代侦察兵、现今武警部队、公安干警的单兵自动化武器。它设计定型已20多年,到当今已生产了近30万支,广泛装备部队、武警、公安。该枪主要以单发和点射火力杀伤200米以内敌有生目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该枪的自动方式採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採用枪机迴转式刚性闭锁机构,迴转式击锤和由快慢机控制单、连发的击发发射机构;还设有到位保险。

79式冲锋鎗採用活塞短行程导气式自动方式,射速高达1000发/分以上。该枪发射时后坐速度11.5米/秒,后坐力较小,便于射击。枪身短、操作灵活、反应快,较好地为特种作战提供便利,从而弥补了手枪及步枪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山地、丛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战及解救人质的战斗中,79式冲锋鎗的战术地位就更加明显。

79式冲锋鎗使用51式7.62毫米手枪弹。该枪在枪托摺叠与展开的情况下均可实施单、连发射击,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从携行和机动能力来讲,79轻沖便于乘车或狭窄地形上使用,为武警部队、公安干警、特警遂行战斗任务提供了便利条件。弹匣容量20发,枪重1.9公斤,枪长(枪托摺叠)470毫米。主要装备武警和公安部队。

79式冲锋鎗于1979年设计定型,1983年生产定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79式冲锋鎗
  • 生产定型:1983年
  • 口径:7.62 x 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
  • 射速:1000发/分
  • 有效射程:200米
  • 弹匣容弹量:20发

发展沿革

研製历程

79式冲锋鎗的研製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965年8月。起初,原军械部属下的一家研究所接受任务研製一种适合丛林地带使用的冲锋鎗,简称“丛林冲锋鎗”。当时研製条件极端艰苦,没有试验室,也没有必要的试製加工条件,而且技术人员又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初步方案样枪是在一个民用机械加工厂进行试製的,装配成枪后根本就没打响。1966年5月,“文革”开始,研製工作受到很大干扰,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停止了“丛林冲锋鎗”的研製。1967年根据要求恢复研究,而到1969年又再次下马。期间科研人员频繁调动,科研工作几乎是处于无人管的状态。1970年3月,解放军总参二部要求研製一种适合侦察兵、通信兵、炮兵、空降兵等特种专业分队以及公安人员使用的便于携行的武器。此项目交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八研究所(简称“208所”)研製,在4月份重新组织人员继续上马研製“丛林冲锋鎗”,此时改名为“7.62毫米轻型冲锋鎗”,由刘质桐担任项目组长。
上海仿製的冲锋鎗(上)与79式冲锋鎗(下)上海仿製的冲锋鎗(上)与79式冲锋鎗(下)
1971年12月~1972年1月,新型冲锋鎗的样枪第一次在国家靶场试验,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卡壳、卡弹、主要零部件强度不够。改进后在1974年第二次进国家靶场,但仍未顺利通过试验。到1975年9月,第三次进入靶场试验,武器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之后,项目组在工厂试製了100支冲锋鎗,先后到济南、瀋阳、兰州、昆明等地进行部队试用,并分别进行高温、泥沙使用试验,得到部队认可。由于第三次国家靶场试验仍遗留一些问题,在部队试用后,1978年4~5月,新型冲锋鎗第四次前往国家靶场进行补充设计定型试验,这一次终于顺利通过。1979年9月25日,这支冲锋鎗被轻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鎗”。

装备生产

从1981年试生产算起,截至1992年,79式冲锋鎗生产总量近20万支,最高生产年份是1988年和1991年,年产量均超过3万支。一般枪械的研製周期为5-7年,79式冲锋鎗经长时间生产、装备的实践证明其性能可靠,但其所採用的自动原理和结构在同类轻型冲锋鎗中少见,结构比较複杂。从已装备多年的用后反映及工厂验收记录中看出,79式冲锋鎗的精度和可靠性比较令人满意。由于定型试验考核标準严于验收标準,而在生产过程中工厂经过工艺改进,使生产质量稳定,因此故障率低于验收指标所要求的0.25%。不过79式冲锋鎗在投产初期的质量控制做得并不好,导致连续两年没有生产出合格产品,于是军方提出要求研製新的7.62毫米轻型冲锋鎗,并在4年后定型了85式轻型冲锋鎗及微声冲锋鎗。而79式冲锋鎗的生产也由于改进了生产工艺,严格控制生产质量,因此这两种轻型冲锋鎗都共同生产了十几年,79式轻型冲锋鎗主要装备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85式轻型冲锋鎗主要装备野战部队,85式微声冲锋鎗主要装备侦察兵与特种部队。

升级附属档案

TAPS79导轨护木相配合的专用战术导轨瞄具系统。该系统由定位锁紧装置、国际通用皮卡汀尼导轨以及膛口装置组成,并且可以安装各种瞄準、照明功能配件。它弥补了79式冲锋鎗无法配接其他光学瞄具的缺陷,极大提高了79式冲锋鎗的战术性能。该产品的推出,得到全国各地使用单位的大力讚赏和欢迎,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吸引了广大专业人士。如今,该专用战术导轨瞄具系统已通过了严格测试,并已投入批量生产。
79式冲锋鎗战术导轨79式冲锋鎗战术导轨

排故改进

拉机柄断裂
79式冲锋鎗理论射速在1000发/分钟左右,射速比较高。在高速震动、前后方撞击条件下,拉机柄的质量纵向分布必须外(稍)小内(根)大,以便儘可能地减小其转动惯量,这就是拉机柄设计得比较尖的主要原因。但这样一来就使拉机柄强度减小,而且由于末端稍尖,在快速操枪不注意时可能带来划破衣服或手指的弊端。后来採取的措施是在模锻时增加预型槽,沿着机柄方向开槽,并了拉机柄厚度,这样就既可增加从而增加了其强度,也能减轻其重量。
卡壳问题
51式手枪弹所配用的枪械多为自由枪机式惯性闭锁。专项试验中发现,使用这类枪械时,弹壳在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下自动退出膛外,在无拉壳钩的情况下也能自动抛壳。所以51式手枪弹弹底缘厚度控制不严,有的较薄且有斜坡,在生产质量上对此无严格要求,这就造成了利用79式冲锋鎗这一导气式武器拉壳及抛壳的困难。由于拉壳钩抱不紧弹壳,致使其在高加速度开锁,后坐撞击震动过程中,容易把弹壳震掉,产生卡壳故障;大量试验证明,当遇到弹壳底缘质量不好的批次枪弹时,卡壳故障明显偏高。于是解决卡壳这一通常为偶然的随机故障问题便成了一个技术难题。设计中除了儘量加大拉壳钩簧力及力臂外,主要严格控制拉壳钩对面距离和镜面距离,甚至採用了“偏方”——使枪弹“偏火”,枪弹被抱紧后处于0.25~0.3mm的偏心和13°的倾斜,以保证尺寸在下偏差的枪弹,也能被抱紧。大量试验证明,经过这样“综合治理”可以大大降低卡壳故障率。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抱得紧、抛有力、路线对”的经验。所谓“路线对”,指的是抛壳路线要正确,弹壳撞机匣盖的位置儘量靠弹壳尾部,以便更容易抛出枪外,不至于撞回枪内。
卡弹故障
手枪弹弹头为圆柱形,导引性能不好,但如果不受具体结构的限制,採用高位、小升角、短行程的进弹路线,用枪机直接推弹人膛的方法,只要弹匣内部输弹供弹设计得当,供弹及时性予以保障,一般卡弹故障出现得比较少。由于79式採用机头前端迴转闭锁结构,机头闭锁齿迴转占据了枪管尾端后面的一大部分空间,迫使弹匣位置向下、向后,枪弹人膛需要走过一段“爬坡”路程,进弹行程过长,在半路上容易被卡滞。而弹匣中第一发枪弹不抬头,特别是不抬尾也容易造成卡弹。在设计中经过多次摸索、分析原因,採用了严格控制甚至有意加大托弹簧最上一、二圈后部间距的办法,加大尾部托弹力,使卡弹故障大为减少。当然,弹壳抱弹口宽窄与长短,对供弹初始位置影响很大,须加严格控制。在使用中切忌摔打弹匣,使弹匣特别是口部变形。
连发精度
79式冲锋鎗刚设计时,曾仿照捷克61式微型冲锋鎗採用过粗钢丝枪托,其结构和工艺都很简单,但抵肩射击时连发精度很差。枪托刚度特别是根部刚度加大是解决连发精度问题的关键,于是技术人员改用双臂薄板式枪托,但连发精度也不理想。最后採用“Π”形钢板中间沖孔的办法,既解决了连发精度问题,又使枪托重量不算太重。

技术特点

总体结构

79式冲锋鎗採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迴转式闭锁机构。这种机构具有工作可靠安全,运动平稳,闭锁支撑面在发射时受力均匀等特点。枪机前端有左右对称的闭锁突笋,开闭锁定型槽设在机心上,减小了自动机的高度和宽度,使活动件的质心接近弹膛轴线,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79式冲锋鎗还设有缓冲机构,由缓冲垫座和橡胶垫组成,用以吸收自动机多余的后坐能量,起到缓冲后坐的作用。枪弹击发后,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向前运动,一部分燃气经导气孔进入气室冲击活塞,活塞撞击枪机框使其获得动量向后运动。枪机框走完自由行程,带动机心完成开锁后,继续后坐,完成抽壳、压倒击锤、压缩复进簧、抛壳、后坐到位。然后,在复进簧作用下,枪机框向前复进,完成推弹入膛、闭锁、解脱到位保险,并复进到位,至此,完成自动机整个循环过程。
79式冲锋鎗与54式冲锋鎗一样,採用51式7.62mm手枪弹,所不同的是,54式冲锋鎗採用弯弹匣,79式冲锋鎗则採用直弹匣。这是考虑到51式手枪弹锥度较小而採取的结构,实践证明,这种弹匣与51式手枪弹非常相配,便于使用。79式冲锋鎗採用刚性摺叠枪托,不论展开或摺叠,均能可靠地进行射击。另外,枪托摺叠时,恰好被气塞前卡销卡住,便于固定。握把的弯形设计便于握持,且握把内装有沖子、毛刷等附属档案。
在研製前期,开始论证时的主导思想是超过国内曾经装备过的同等威力的仿苏冲锋鎗——54式冲锋鎗。54式冲锋鎗也是发射51式手枪弹,有效射程200m,但重量却有3kg多。当时提出要搞1.8kg左右与54式同等威力的轻型冲锋鎗,确实感到是在搞“大跃进”。既要减轻重量,又要保证武器坚固耐用、性能可靠,在设计中遇到不少难题,主要问题是:拉机柄易断裂,抽壳钩抽壳不利,以及易卡弹等。这些问题经过技术攻关后逐一得到了解决。

配用子弹

简介
51式手枪弹全名为“1951年式7.62mm手枪弹” ,该弹是我国以苏联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为基础仿製的,于1951年通过生产定型,命名为1951年式7.62mm手枪弹,简称51式7.62mm手枪弹,或7.62×25mm手枪弹。该弹配用51式、54式、80式7.62mm手枪时,可杀伤50m内的有生目标;配用50式、54式、79式及85式7.62mm冲锋鎗时,可杀伤200m内的有生目标;必要时还可用于64式7.62mm微声冲锋鎗。 该弹弹壳原为黄铜材料,1964年改为覆铜钢。弹壳为瓶形,无突缘,採用伯尔丹式无鏽蚀底火。将弹头中的铅心换成钢心即为DAP51B式7.62mm手枪弹。
性能
51式7.62mm手枪弹全弹质量9.9~10.7g,全弹长34.4~34.9mm,初速420~450 m/S,最大膛压平均值210MPa。用54式7.62mm冲锋鎗发射,100m处射击密集度R50不大于10cm;用54式7.62mm手枪发射,25m处射击密集度R50不大于5.0cm,R100不大于15cm。
种类
该弹除普通弹、曳光弹、空包弹外,1982年还研製了钢珠弹,1984年为八一电影製片厂提供了效果弹(供影视剧用的空包弹)等弹种。钢珠弹弹头顶端加装有一钢珠,具有一定的穿甲威力,且弹头顶部类似于空尖弹的顶部,具有空尖弹的杀伤效果。效果弹弹壳口部不加装弹头,採用收口的形式。 51式7.62mm手枪空包弹全弹质量4.8g,全弹长30.9mm,弹壳质量4.4g。该弹不会击穿距枪口7m处的纸幕,主要用于射击训练。 DAP51B式7.62mm手枪弹全弹质量10.0~11.2g,全弹长34.8ram,初速41 0~43 0m/S,最大膛压平均值220.6MPa。

性能数据

口径: 7.62 x 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
全枪长:740毫米(枪托展开)
枪管长:225毫米
瞄準基线长:215毫米
空枪重(不带弹匣):1.75千克
弹匣容弹量:20发
射速:1000发/分
有效射程:200米
初速:515米/秒
枪口动能725 J
理论射速 1000 RPM
战斗射速 单发 40 RPM

服役动态

79式冲锋鎗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设计出来的枪械,其时代局限性也导致它在现在使用起来不那幺的方便。
例如:没有预留加装手电筒和瞄準镜的槽位,而这两样东西,对于现代特警作战是极为重要的。但现在,通过使用模组化套件,79式冲锋鎗已经可以安装先进光学瞄準镜、手电筒、雷射指示器和战术枪托等部件,使其可以满足现代特警的战术要求,并且使用起来较为舒适,这也是大家经常所说的“79魔改”。

总体评价

在我国文革时期,任何事情也都和政治有关係。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政治环境下,一款莫名其妙的武器诞生了,这就是一款有深深政治烙印的野战丛林轻型冲锋鎗,79式冲锋鎗!
一份资料中写道:一般枪械的研製周期为5-7年,主要研製人员为4到10人,而79式冲锋鎗的研製时间长达15年之久,参加研製的主要人员多达几十人。
从诞生开始,对于79冲锋鎗的各种质疑声音就不绝于耳!
武装警察部队云南总队司令部训练处李兴洪参谋回忆:我第一次接触79式冲锋鎗是在1984年,当时我在唐山市公安局防暴队当内勤。这年冬天,我赴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公安厅领取配发的催泪弹。当我在河北省武警总队门口看到哨兵胸挎79式冲锋鎗时,心情非常激动。看惯了苏式轻武器的我,见到外型“别致”的新型冲锋鎗,内心激动也是自然的。因当时除了56式、81式枪械,尚无新型冲锋鎗问世。酷爱新枪的我当晚便找到装备79式冲锋鎗的武警中队,凭着警察一家的情分,请武警将79式冲锋鎗分解,观其构造。当枪分解完毕后,我失望极了,这哪里是什幺新枪啊!整个一个56式冲锋鎗的缩小版。接触了十几年56式冲锋鎗的我,对其构造、原理、性能、特点都烂熟于心,好不容易看到一种新枪还是仿造。以前我们常常责怪国外有些轻武器专家说中国的枪一亮相,就能在国外找到原型,其实,仿造的枪,自己人一看也明白。
79式冲锋鎗的外形是仿造MAT-49冲锋鎗。MAT-49冲锋鎗性能不错,在法军中一直使用到70年代末,法国警方一直保留。至于结构完全仿造AK47自动步枪,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79式冲锋鎗的外形和结构都是山寨的拼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