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流派论争:明代文学的生存根基与演化场域

(2021-02-09 06:59:28) 百科

流派论争:明代文学的生存根基与演化场域

《流派论争:明代文学的生存根基与演化场域》是2015年3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小禄、张欢。

基本信息

流派论争:明代文学的生存根基与演化场域(联大学术文库)
作 者:冯小禄 张欢 着;
责任编辑:李炳青、张湉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1版1次)
I S B N :9787516155882
所属丛书:联大学术文库
印 张:28.25(平装 ,433页 ,16开 ,477千字 )

内容简介

本书乃学界第一部用历史人文主义的眼光研究明代文学流派论争的生存和演化意义的学术专着。全书採用论题和时序相结合的论述方式,从诗文统系和取法争论,全国文学流派的盛衰演化,地域文学流派和全国文学流派的竞争,文学流派的时文根基和古文、时文之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深刻展示明代文学流派论争的时代性、多层次性和丰厚的学术研究内涵。其间重点分析的诸多文学论争实质,文学流派盛衰转换的审美思想策略和社会心理机制,中晚明文学流派的宗法策略与其八股文观的表里融合特点等,均为前沿深度话题。

作者简介

冯小禄,2001年文学硕士,师从四川师範大学万光治先生;2004年文学博士,师从北京师範大学启功先生。目前任教于云南师範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全国辞赋学会、明代文学研究学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辞赋和明清文学文献。曾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杨慎与云南作家的互动影响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诗文流派论争研究”。参编《楚辞学文库·楚辞评论集览》10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出版学术专着《明代诗文论争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欢,江苏南京人。硕士,云南师範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学和古代文学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等项目,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

目录

绪论
一立论依据
二明代文学的“潜近代性”
三本书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第一编 诗文统系与取法争论
第一章“无门户流波”:元末明初的诗文流派论争
第一节浙东文派的古文统系建设和论争
一 “含文于道”:浙东文派的文统建设与批判
二 “图大略小”:浙东文派的文法建设与批判
三 “化今传后”:方孝孺与王绅的论争
第二节明初诗歌流派的组织性和盟主意识
第三节明初文学流派的论争特点
第二章 台阁派统制:永乐到正统的诗文流派论争
第一节“三杨”台阁派的诗文统系和论争特点
一 台阁派古文统系的儒学政治性
二 台阁派作家的崇盛唐诗观
三 “不激不随”:台阁派的盟主策略和论争特点
第二节台阁派统制下的文学流派论争
一 “二洪”之争
二 聂大年与王直之争
第三章渐趋紧张:景泰到弘治的诗文流派论争
第一节 台阁派内部的政治、文艺斗争:“翰林四谏”事件分析
第二节 台阁与山林的多种论争态势
一 茶陵派与陈庄体、沈周
二 桑悦斥言台阁文学观念
三 丘溶与庄昶的冲突
第三节诗学多歧:明前期不同流派的唐宋元诗取法论
一 理学盛行背景下的高扬宋诗论
二 飘摇的护唐诗论
第二编 主流文学流派的盛衰演化
第一章“世之矜持门户多矣”:茶陵、前七子派与理学、唐宋派
第一节文权之争:前七子派与茶陵派关係原论
一 “文权下移”说的提出
二 为文权而分裂的两派关係指实
三 茶陵派的文学虚应
第二节 由秦汉到唐宋:政教理学派和唐宋派一系的古文批判
一 政教理学派对秦汉宗法和王学末流的并置批判
二 唐宋派一系对前后七子派的秦汉文风批判
第二章 心灵调适和宗法位移:由前七子到六朝、初唐、中唐三派
第一节 坚持还是变通:前七子派系的诗歌取法实践及争论
一 前七子派余脉的新变及争论
二 坚守前七子派宗法立场及争论
第二节六朝·初唐·中唐:新派的诗法及争论
一 六朝派的诗法及争论
二 初唐派的诗法及争论
三 中唐派的诗法及争论
第三章 四面出击:后七子派的内外之争和集体文学追求
第一节后七子派与唐宋派的论争
第二节后七子派对嘉靖前期各新旧诗派的批判
一 对吴中多变诗风的批判
二 对性气诗派的批判
三 对王维桢等前七子派余脉的批判
第三节后七子派的集体文学追求和内部争论
……
第三编 地域文学流派和全国主流文学流派的竞争
第四编 中晚明文学流派的时文根基和古文、时文之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