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漳浦乌石海云家庙

(2021-04-21 10:55:25) 百科

漳浦乌石海云家庙

漳浦乌石海云家庙,又称乌石大厅,堂号“世德堂”,是乌石林氏乌石宗祖祠。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乌石七世祖林普玄率侄柔兴创建,初具五间三进的规模;正德十五年(1520年),普玄第五子林震(乌石六房公)率子侄辈重修;万曆八年(1580年),普玄的曾孙林一阳(先期择地)、林成纲及柔兴的曾孙林楚、林士章等主持,在原址上重新构筑,即为现在宏敞雄伟的建制,是闽南一个大的家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漳浦乌石海云家庙
  • 地点:漳浦
  • 类别:家庙
  • 时间:1447年
  • 别名:乌石大厅

地理位置


乌石大厅坐西朝东,前对丹山印石峰,近处梅岭为笔架山;巍峨的海云山屹立在西北方;左傍紫薇山(龙山);右列天马山、伏虎山、塔山;后靠御屏紫帽石,透过倒亭隙,遥倚平和县矾山;浯江自西北而来,沿龟林山、紫薇山绕到正东,从东南方向直奔浮头湾,汇入东海。
乌石大厅是五开间三进的土木建筑,宽24米,长50米,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后三面土墙,里面全部用雕屏和柱子支撑横樑斗拱构成。前面石雕麒麟墙肚,刻花屏窗,有三个大门,称三仙门,三部与之对应的陡阶、倒吊莲花和丹凤朝阳的青石卷书门盾。这种建筑规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荣宠,在漳浦县是绝无仅有的,在闽南也属少见。厅堂前金碧交辉,横樑上挂满匾额,有明嘉靖皇帝御赐褒彰六世祖妣陈氏的“旌表贞义”匾,赐林士章的“探花及第”匾,万曆皇帝御赐林士章的“忠爱”匾,还有“进士”、“会魁”、“文魁”、“武魁”、“拔元”、“理学乡贤”等匾额二十多个。清代中期以后的进士、举人,只好挂到小宗祠堂。另有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由福建省政府颁给的“功侔卜式”匾,表彰乌石民众和海乌中心国小师生踊跃捐献,购买飞机抗日的功绩。
家庙前面有一个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广场,前端坚立着六十余座石旗桿,分为左前、右前、左侧、右侧四大群。探花林士章的八角底座的旗桿竖立在左前的最前端.

宗祠介绍

林氏海云家庙又称乌石大厅,为闽南第一大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家庙址在漳浦旧镇镇后埔边村,座北朝南,三进四厢二天井、三仙双坡悬山屋顶。占地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规模极庞大,俗称“乌石大厅”。祠堂堂号为“世德堂”,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7年)(一说为元至正六年即1346年),历朝均有修葺,最近一次重修为1973年。海云家庙的建筑规制是高中鼎甲三及第者祖祠的特殊荣宠,在漳浦县是绝无仅有的,在闽南也属少见。
乌石林氏尊东晋晋安郡守林禄为入闽始祖。林禄开基福州,当地有地名为“乌石”,后传衍至莆田后,当地亦有地名为“乌石”从长乐县迁居漳浦的第一世祖林安,为纪念祖先,便将当地命名为“乌石”。
明嘉靖以后的近百年间,乌石林氏出进士九名,举人和知县以上官员十五名,秀才不计其数。祠堂的横樑上挂满匾额,有明嘉靖皇帝御赐褒彰六世祖妣陈氏的“旌表贞义”匾,赐林士章的“探花及第”匾,万曆皇帝御赐林士章的“忠爱”匾,还有“进士”、“会魁”、“文魁”、“武魁”、“拔元”、“理学乡贤”等匾额二十多个。另有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由福建省政府颁给的“功侔卜式”匾,表彰乌石民众和海乌中心国小师生踊跃捐献、购买飞机抗日的功绩。家庙前坚立着六十余座石旗桿,分为左前、右前、左侧、右侧四大群,探花林士章的八角底座的旗桿竖立在左前的最前端。
乌石林氏在明代就有人渡台,如崇祯年间的林泗、郑成功时期的林超,康熙年间的林委、林云、林振等,雍正年间的林卯、林升等,乾隆年间的林笃、林道等。传衍至今,乌石林氏在台裔孙已有上万之众。

宗祠发展

1988年,台中龙井乡林氏宗亲携《西河青龙族谱》到海云家庙拜祖,两相校对后,确认乌石为台湾林氏祖地。从此,两岸宗亲往来频繁。台湾宗亲热心发展祖地教育、文化事业。
1992年,台裔宗亲林瑶棋到乌石创立青龙公奖学基金。后在紫薇公园建乌石天后宫。1994年,台湾彰化长春关係集团林瑞国董事长到乌石认祖,在紫薇山天后宫扩建前殿,又与阮富贵、李武、林武雄等捐建长春中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