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性健康了才健康

(2021-03-24 20:36:50) 百科
性健康了才健康

性健康了才健康

孙希诰、王应立主编的《性健康了才健康》共分5篇,介绍了性健康的基础知识,并分别从男性、女性的角度,讲述了男女性生活的不同特点。《性健康了才健康》中特别介绍了中老年的性生活知识,以及一些实用的医生建议。

基本介绍

  • 书名:性健康了才健康
  •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页数:252页
  • 开本:32
  • 品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作者:孙希诰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5906732

内容简介

性问题是牵涉到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现象。要对其有全面的了解与清晰的论述,需要有扎实的文化与科学的基础,还要有国际範围的视角,否则难以讲明白其中的问题。孙希诰、王应立主编的《性健康了才健康》所涉及的角度良多,谈得也十分到位,相信能对读者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而不是误导

作者简介

孙希诰,教授,别名鲁戎。1931年9月19日出生于山东掖县(今山东莱州市),196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内分泌生理研究,1984年调入第一军医大学工作,执教30多年。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有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专业着作10部,出版专着8部,发表在报刊的文章多达1200余篇。王应立,198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套用心理学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从事老年临床学、医学心理学及首长保健工作28年。主编《实用军人心理学》《和谐心理健康人生》《健康哲理》《老年医疗保健必备》。参编《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手册》《临床合理用药指南》等专着8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军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性健康
古代皇家的性启蒙
什幺是“性文化革命”
为什幺要坦然说性
纵慾有错吗
“人类性行为档案”调查
性健康要非常重视
6个性爱真相
四季房事春最佳
性事也要“练三伏”
秋季性趣需收敛
秋燥可致“性趣”减退
冬天性爱盖着点
性爱中的“黄金律”
“性福”需要高“性商”
4种情况下不宜过性生活
7个时间段夫妻莫亲热
性爱恐惧4原因
青春期开始越早性功能越强
自慰有害吗
“性福”6项标準
对性的4个误解
轻鬆自测性能力
性慾归生理,性趣属精神
有哪些原因造成性慾降低
如何治疗性慾降低
互动的性更和谐
性爱新技巧——以静代动
睡姿影响性功能
今晚你会怎幺睡
3种不良睡姿要避免
男女性冲动差异大
性冲动有生理原因
男女的性高潮有什幺不同
男人可有多次性高潮
肌肤相亲,快乐性生活
有自信才有“性福”
运动使性爱更富韵味
每天运动半小时等于用伟哥
“性梦”背后有意义
性幻想有助女性性高潮
性爱之后赖赖床
性生活也是一种“体育锻鍊”
举重增进性能力
深呼吸增强“性”福感
品味性爱时间长短不是问题
性爱时间7~13分钟最好
性爱时间别超半小时
性爱时间过长不利健康
禁慾太久如何“重启”性生活
性爱带来好处多
1次性爱持续2周快感
规律性生活有助防脑血栓
性生活是天然止痛剂
性爱对美容好处多
优质性生活提高记忆力
早间性爱降低中风危险
性生活有助早期发现肿瘤
性高潮增加受孕机会
性爱有助子宫健康
适度性生活防漏尿
房事后莫忘暖好肚子
性爱过急易患偏头痛
房事前先洗手
房事前“浴”热不可取
性爱后为何想喝热水
过性生活为何会噁心、呕吐
黑眼圈是因为房事过度吗
自信是最好的壮阳药
性敏感区会随年龄转移
值得纪念的性爱时刻
蜜月巧补精、气、神
被割裂的“情”与“性”
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性洁癖让“性福”不和谐
再谈性洁癖影响性和谐
每周工作70小时有损性生活
性爱感受不宜“现场直播”
对身材焦虑影响性高潮
性生活过早影响发育
20岁前最好别做爱
行房太频难怀孕
不育是何原因
如何追查不育原因
安全套教育应从国中开始
别太在意保险套油脂
避孕方法知多少
怎样用安全套才能防爱滋病
戴套别犯这些错
学会使用安全套避孕、性福两
不误
孩子11岁谈性最合理
人为什幺会坠入爱河?
热恋可增强记忆力
男女差6岁结婚最理想
婚前考虑性,婚后更性福
婚姻最怕什幺
离婚就一辈子不幸福了吗
婚姻需要打“补丁”
别做婚姻的贪婪者
6种情况容易性猝死
无性婚姻
忘记初恋,婚姻更幸福
性行为异常≠性变态
4类食品为性爱“加油”
第二篇 关爱男性
第三篇 关爱女性
第四篇 中老年“性福”
第五篇 医生提醒

文摘

古代皇家的性启蒙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传宗接代,作为统治一个王朝的皇室,对皇帝婚前的性启蒙尤为重视。早在皇太子或小皇帝进入青春期以前,就已经开始对其进行性启蒙教育了,担任这一性启蒙任务者是宦官。
皇宫中藏有大量的春宫画,还开闢专殿。内有展示两性交合的壁画和塑像,宦官负责开启殿门。据《万曆野获编》记载,明宫内廷有欢喜佛,皇帝大婚前,由宦官陪皇帝人此殿,先行礼,礼拜毕,令抚摸隐处,默会交接之法。
皇家还在宫中豢养了小动物。用小动物本能的活动,提示两性关係的概念。明代《禁御秘闻》中说:“国初设猫之意,专为子孙长深宫,恐还知人道,误生育继嗣之事,使见猫之牝牡相逐,感发其生机。又有鸽子房,亦此意也。”
据一些史料记载,清代在制度上曾规定,皇帝大婚之前,要先选宫女年龄稍长者8名,供皇帝“进御”。这8名宫女都有名分,被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司长、司仪、司寝、司门。这种制度,意在使皇帝在夫妻问题上取得一些经验,以便在和皇后的性生活中能够从容不迫。
什幺是“性文化革命”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反抗资产阶级的文化解放运动。这场“文化革命”,是以资产阶级的一切生活和性的清规戒律为直接靶子,以自我的身体——尤其是性的解放为主要方式来进行的。
20世纪60年代避孕药的出现让人在性生活中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当时青年人喊出“要做爱还要作战”的口号。
20世纪70年代,性领域开始真正地成为一个令所有人都趋之若骛的战场。这是青年人一心一意地奉行享乐主义的年代,人们发现性已经无处不在。旧的价值观与传统所遵从的性已经被人们弃如蔽履。这是政治意识极为强烈的十年。任何极端的性行为方式都被赋予了一种潜在的政治意识。
20世纪80年代是传统的保守观念复兴的年代,爱滋病的出现似乎成了对保守主义性观念的肯定。“安全的性行为”,这种说法应运而生。性主义者把一切罪恶的根源都归咎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宣传婚外的贞洁和婚内的忠诚。
20世纪90年代的人们没有在性领域提出什幺激进的口号,也不再有任何以大规模形式出现的运动,这一方面是爱滋病带来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更加多元化的表现。
当前中国正迅速走向世界,国人对于性的态度也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更大程度的影响而日益开放。因此,了解“性文化革命”,引以为鉴是有益的。
为什幺要坦然说性
性教育,指的是个人或特定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周围环境对他进行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逐渐形成具有时代烙印和人群特徵的性行为。
如何选择和适应自己的性事角色,理解自身及异性世界的变化,愉悦、和谐、幸福地生活,就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这也就是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性教育的发展轨迹,最初是从知识的启蒙开始的。知识的普及必然促进观念的更新,谈“性”的环境宽鬆了,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关注性的享受功能,也把性生活摆在了婚姻生活的重要位置。
为什幺要坦然说性?其目的是要塑造“知性”新人类。我国目前还存在着性教育还不为所有人所接受,青春期性教育还不能被列入教学日程,对协调成年夫妻性生活和谐还是盲点,社会青年的青春期后期性教育几乎是空白,致使婚前性教育处于“三不管”地带。
应当明确的是:性教育的有序开展只能使社会更规範、文明,而绝不会导致性泛滥。
纵慾有错吗
看见纵慾两字,很多人感觉是负面,甚至和淫蕩扯上关係。性学家指出:医学上所谓的纵慾,是一个带有浓厚性评价味道的字眼。性慾旺盛绝不是病,如果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交,例如精神不够、神色委靡,性生活频密就不算是问题。做爱的次数是很难界定的,纯粹因人而异,而且满足感亦非以次数来度量。性慾犹如其他欲望,每人需求不同。
一般来说,男性性慾最旺盛的阶段是20~30岁,女性则会在30岁之后,正是俗语所说的狼虎之年。其原因除了生理结构不同外,可能与时间配合有关,性对女性来说一直是禁忌,尤其在以前,甚少讨论。不论是技巧还是前戏的感受,有些整个过程只有30秒,女性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开始懂得享受性爱,所以要迟一点才会让人有性慾旺盛之感。
性学专家同时指出,性慾旺盛不分男女,出现问题通常是与伴侣对性的想法不协调,“你想我不想”之下便觉得对方要求太多。P2-4

序言

为《性健康了才健康》一书叫好
读了《性健康了才健康》一书,的确觉得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们懂得了一些在生活中迫切需要知道的话题。
性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历来是一个可以在闲谈中聊的话题,但不可进入大雅之堂。一旦进入一个正式的场合,大家都会避而不谈,“退避三舍”。然而心中确有诸多的问题,不知“如何是好?”虽然网路在今天十分发达,似乎信息在爆炸,但是,如何系统地得到性健康的知识,还是需要纸质版的图书——这个传统的媒体,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并且人们也更认可这一方式。
孙希诰、王应立编写的这部科普书,在我国性健康的信息与知识还不太普及的情况下,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值得称讚。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性科学,特别是性心理学方面的学者,应该为其叫好。
科普工作是一项提高全民素质的工作。投入科普工作需要细心与耐心。科学技术的研究似乎总是受到学者的关注,然而科普更需要学者抽出时间来,它也是一个重要的专业,而且比科学研究有更大的挑战性。一个通俗易懂的道理,一个流行科学的观念,往往可以拯救一个民族,甚至世界。大健康观(生物.心理一社会的完满状态)在1948年被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提出,似乎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这也是为什幺越来越多的人不仅在关注自己躯体上是否有病,同时也在关注精神是否健全?社会状态是否良好?
性问题是牵涉到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现象。要对其有全面的了解与清晰的论述,需要有扎实的文化与科学的基础,还要有国际範围的视角,否则难以讲明白其中的问题。本书所涉及的角度良多,谈得也十分到位,相信能对读者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而不是误导。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对我国的国民身心健康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让大家来关注自身身体的健康,同时也要包括性健康!
胡佩诚
《中国性科学》杂誌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10.21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