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是200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B.M.库拉金。主要介绍了当代军事政治安全领域的各种进程。
基本介绍
- 书名:国际安全
- 作者:(俄国)B.M.库拉金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1月
国际安全含义
“国际安全”是针对若干个国家而言,更多地是从国家关係这一国际政治层面去理解的。随着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各国间的互动关係加快、相互依赖关係加强,一国在追求国家安全时必然还会受到“国际安全”与“世界安全”的制约。也就是说,“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世界安全”存在对立统一的关係。一方面,“国家安全”不可能为纯粹的一国行为,各国在追求国家安全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他国的反应及合作,从而使其国家安全具有全球和国际的因素。另—方面,“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和“世界安全”又是对立的。由于世界仍是主权国家建立的体系,所以各国在追求“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时往往更注重国家安全,其追求国际安全往往都是为国家安全服务的,超越国家利益追求国际安全及全球安全并不符合当前国际政治的本质。
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缓和态势,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继续交织发展。
一。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天安号”事件引发朝鲜半岛出现新的军事紧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受阻。吉尔吉斯斯坦、泰国政局动荡,缅甸、尼泊尔等国不稳定因素增多,阿富汗、巴基斯坦反恐形势严峻。以色列袭击向加沙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土耳其船队,激化了以巴以、以土矛盾,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
二。核裁军、核安全与防扩散问题在国际议程中位置前移。美俄签署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新条约。首次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召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八次审议大会召开。各方对合作应对核安全问题的共识增强,对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期待上升。
三。传统军备竞赛更趋激烈。美国一方面倡导建立“无核武器世界”,以削弱战略对手,减少自身风险;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快速全球打击”系统等新型武器,维护美常规军事力量的绝对领先地位。美国着力提高各类作战平台的智慧型化水平,并正式成立网路司令部。其他军事大国也大力推行军事变革。国际军事竞争由传统的陆海空向陆、海、空、天、网等“战略边疆”拓展。世界高科技武器装备竞争加剧。
四。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有增无减。冰岛火山爆发、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俄罗斯森林大火的跨国影响引人关注。粮食安全、水资源纠纷等问题突出。国际安全威胁日趋多样化,各种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综合性、突发性和扩散性增强。
五、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全院26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后,1号至3号机组释放的放射性铯-137的量,相当于广岛核子弹爆炸的168倍。 原子能安全保全院估算,事故释放的铯-137放射性活度达到1.5万万亿贝克勒尔,相当于广岛核子弹爆炸铯-137释放量的168倍。由于铯-137的半衰期长达约30年,原子能安全保全院担心会产生长期影响。
此外,这家日本政府的核安全机构估算,核事故泄漏的半衰期约为8天的放射性碘-131活度为16万万亿贝克勒尔,相当于广岛核爆的2.5倍。锶-90达到140万亿贝克勒尔,是广岛核爆的2.4倍。锶进入人体后会蓄积到骨骼中。
原子能安全保全院已製作了资料,準备在本月内以核电站事故担当相细野豪志的名义提交众议院科学技术和技术革新推进特别委员会。不过,资料也指出:“单纯与核子弹爆炸进行比较也不尽合理。”
该机构原子能灾害对策总监森山善范指出:“与由瞬间的核裂变产生冲击波的核子弹爆炸相比,核电站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图书信息
书名:国际安全
作者:(俄国)B.M.库拉金
译者:纽菊生 雷晓菊 合着者:刘再起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ISBN:730706793
页数:283
装帧:平装
开本:16
版次:1
内容简介
《国际安全》全面介绍了当代军事政治安全领域的各种进程。《国际安全》在分析当今国际安全新体系形成的主要趋势的同时,认真研究了恐怖主义的一些具体问题,研究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武器冲突、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监督等问题,并对当今世界主要地区的军事政治局势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作者简介
作者:(俄国)B.M.库拉金 译者:纽菊生 雷晓菊 合着者:刘再起
目录
第一章 国际安全概论
第二章 冷战及其结束的逻辑
第三章 国际安全的新变数
第四章 恐怖主义
第五章 不扩散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第六章 内部武装冲突与维和行动
第七章 国际武装干预
第八章 常规武器和常规武装力量
第九章 核武器,运载工具和反导防御
第十章 欧洲安全
第十一章 中东、近东的安全问题
第十二章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安全问题
第十三章 欧亚后苏联空间地区安全的形成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