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

(2021-01-18 12:35:37) 百科

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

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素体气血不足,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孕后思虑过度,劳倦伤脾,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导致气的固摄作用减弱,不能有效的对人体的津液、气血进行固摄管理,从而出现遗尿、遗精、出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的病证。本病证常鼻衄、齿衄、肌衄、吐血、便血、尿血、胎漏、胎动不安及难产。

病因

素体气血亏虚,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孕后思虑过度,劳倦伤脾。

病机

气血虚弱,固摄作用减弱,对于各种津液、血液等的控制能力减弱,以及对子宫胎元、二阴等的控制力减弱,而出现各种出血、遗精、遗尿、胎动不安、流产等病症。神疲肢倦、头晕眼花,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不足之象。

辨证要点

各种慢性出血,或者遗精、遗尿、胎动不安、流产等病史,以及伴随神疲乏力、口唇淡白无华、舌质淡、脉细弱等。

治法

补气养血摄血。

常用中药

党参、茯苓、白朮、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仙鹤草、棕榈炭、地榆、蒲黄、茜草根、紫草。

常用腧穴

隐白、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艾灸补法。

常见病证

1.气血不足 收摄失司证 胎漏、胎动不安。
临床表现:妊娠期少量阴道出血,色淡红,质清晰。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晄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常用方剂:胎元饮、泰山磐石散等。
2.气血不足 收摄失司证 难产。
临床表现:临产阵痛轻微,宫缩时间短而弱,间歇时间长,产程进展慢,或下血量多,色淡或胎膜早破,面色无华,神疲肢软,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大而虚或沉细而弱。
治法:大补气血。
常用方剂:蔡松汀难产方。
针灸补法: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