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荆柯刺秦,公子献头

(2021-05-22 07:05:16) 百科
荆柯刺秦,公子献头

荆柯刺秦,公子献头

“荆柯刺秦,公子献头”是出自陈某的三国漫画《火凤燎原》的典故,是水镜八奇第三奇阵王贾诩的黑暗兵法之一,该计最开始使用在牛辅身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荆轲刺秦,公子献头
  • 出典:三国漫画《火凤燎原》
  • 作者:陈某
  • 性质:黑暗兵法之一
  • 出策者:水镜八奇第三奇阵王贾诩
  • 体现思想:黑暗大义

主要信息

该计在漫画中的初次使用是在吕布弒董后,原是董卓麾下的贾诩为了帮主公报仇,所布下的一条五天之内以一成兵力败吕布的黑暗兵法。
荆轲刺秦,公子献头荆轲刺秦,公子献头

具体实行

此计策除用在牛辅身上,其后还用之于董越、司马懿、刘琮、蔡瑁。贾诩推行黑暗大义,黑暗之后就是光明。
二次公子献头二次公子献头

计策详细

来源典故

“荆轲刺秦,公子献头”用典出自战国末期着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亦作荆柯,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随之由燕国的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
秦灭赵国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与田光密谋,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给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于期(fánwūjī)之头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伺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于期,荆轲只好私见樊于期,告以实情,樊于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战国策·燕策三》

部署分类

献头之计分为两种,其一是直取所需,未经己方必要人员同意直接对其施行,藉此为媒介来达成己方的目的。如荆轲劝太子丹直接杀掉樊于期,以达到接近秦王的目的; 其二是说服己方必要人员,晓之以理义,让其自我牺牲来成全大局。如太子丹不忍杀樊于期,荆轲于是行第二法,出面说服樊于期,樊于期为了向秦王复仇以及报答太子丹,遂自刎以成全荆轲的刺秦计画。
漫画中贾诩对牛辅、董越所行的献头之计是第二法,对司马懿、刘琮、蔡瑁则是行的第一法。
具体到军事上,贾诩计策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字,【隐】。行计之前,贾诩往往会下军状,【一成兵力,X天之内】如何如何,这一成兵力,就是贾诩的匕首,然后利用自己精通的暗行阵法,将这一成兵力隐去,因为数量不多,对方往往会忽视这一成兵力,之后的所有行动,都是调动对方的注意力,用莫大的代价(献头)将对方外围的兵力层层剥开,直到对方自以为大局已定,将自己的要害暴露出来。
这个时候,就是公子献头的最终阶段了——造成将最精锐的兵力,直指对方最要害之处的局面——也就是所谓【图穷匕见】。
【荆轲刺秦,公子献头。九军图穷,一成匕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