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

(2021-04-13 09:35:49) 百科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是由江晓原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科普丛书。

该书是江晓原近年有关科学问题的文章精选,作者以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为依託,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各种事件和争议进行严肃的分析和评论。

基本介绍

  • 书名: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
  • 又名: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
  • 作者:江晓原
  • ISBN:9787030543493
  • 类别:科普
  • 页数:200页
  • 定价:45.00
  • 出版社:科学出版时
  • 出版时间:2017-09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现代文明需要科学和人文共同推动,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今天的科普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而是强调将科学技术与历史、吉学、艺术、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有机融合,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大学科普由此成为推动现代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书是江晓原近年有关科学问题的文章精选,作者以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的学术研究为依託,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各种事件和争议,诸如引力波、“网际网路+”、影响因子、星际航行、外星文明等,持续发表严肃的分析和评论。这些分析评论见解独到,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富有批判精神,有助于读者开拓视野,理清思路,形成合理的判断。
本书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带质疑眼光的科学外史”,主要是通过一些案例,呈现或揭示科学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通常的科普作品中都是被刻意迴避的;第二单元“不被人们注意的科学外史”,主要是一些通常不会进入传统科学史视野的案例;第三单元“与科幻有关的科学外史”,则通过一些有趣的案例,强烈展示了这样一种历史图景:科幻与科学前沿活动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分界。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江晓原科学评论集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着、文集、译着等百余种,并长期在北京、上海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

主要目录

目录
总序/i
自序/iii
一、带质疑眼光的科学外史/001
古代中国宇宙有希腊影子吗?/003
勾股定理的荣誉到底应该归谁?/008
司南:迄今为止只是一个传说/012
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017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科学:争论及其意义/022
当代科学争议中的四个原则问题/026
星际航行: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031
地球2.0?又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035
人工智慧:“勿以恶小而为之”/039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044
引力波和它的社会学及不确定性/049
我们的身体是“客观存在”吗?/053
大学是对抗“网际网路+”的最后堡垒吗?/057
“影响因子”:学术江湖的《葵花宝典》/061
SCI与诺贝尔奖预测/066
中国学者和媒体对“影响因子”计算公式普遍误解/070
二、不被人们注意的科学外史/075
周武王在伐纣时见过哈雷彗星吗?/077
孔子诞辰:公元前552年10月9日/082
天狼星颜色之谜:用中国古籍解除恆星演化理论的困扰/086
私人天文台之前世今生/089
《极简宇宙史》:文学之碗中的科学鸡汤/094
梁武帝:一个懂天学的帝王的奇异人生/098
上帝和外星人:霍金用老生常谈也能做出新贡献/103
《大设计》:一个科学之神的晚年站队/107
三、与科幻有关的科学外史/113
《黑客帝国》之科学思想史/115
《基地》:依赖机器人的文明都已灭亡/119
想像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124
菲利普 迪克:科幻江湖的悲歌/128
寻找外星人的科学故事(一):从德雷克公式到SETI/132
寻找外星人的科学故事(二):围绕METI行动的争论/136
寻找外星人的科学故事(三):火星文明从科学课题变成幻想主题/140
曾让天文学家神魂颠倒的“火星运河”/144
火星殖民计画:商业骗局和科学梦想/149
《火星救援》能告诉我们什幺?它就是NASA的宣传片/153
电影中的科学知识必须準确吗?再谈科学家与电影人之同床异梦/158
UFO谈资指南/162
《血祭》:科幻作家的新尝试/167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从《完美的真空》到《三体》/170
百年科幻:中国与西方接轨,刘慈欣却反潮流/175
远离科普,告别低端:写在《三体》获雨果奖之后/180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