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土鸡杂交

(2021-05-07 12:44:46) 百科

土鸡杂交

土鸡杂交是指用地方品种肉鸡与快大型肉鸡配套杂交或地方品种间杂交改良,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效优质肉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土鸡杂交

仿土鸡

用地方品种肉鸡与快大型肉鸡配套杂交或地方品种间杂交改良,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效优质肉鸡。仿土鸡既保持了肉质好,抗逆性强,耐粗饲等优点,又改进了我国地方品种肉鸡生长慢、饲料报酬低、繁殖能力低、商品一致性差的缺点。

营养需要

仿土鸡是指中国地方品种为亲本配套杂交而成,饲养期在80~105天,育成育肥全程饲喂,有一定的活动场所,放养、半舍养的黄羽(含有色羽)、丝毛仿土鸡。仿土鸡是用块大型肉鸡品系与地方良种鸡杂交配套而成的,其中快大型肉鸡的血缘一般占25%~50%,其生长发育特点也介于两亲本之间。仿土鸡的品种包括新浦东鸡、岭南黄鸡、墟岗黄鸡、香港嘉美鸡、江村黄鸡、华青麻鸡、石岐杂鸡和信天黄鸡等,这种类型肉鸡体型较小,採食量和生长速度慢,且饲养期较长,上市鸡的胴体、外观及肉质有较高要求,因此其营养需要与快大型肉鸡相比有一定差异。研究仿土鸡的体重、体组成、;料肉比等随饲养时间的变化规律,为确定放土鸡营养需要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大多数仿土鸡的体重生长曲线-体成分变化规律及饲料管理特点,将仿土鸡的饲养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生长期(7~10周龄)、育肥期(11~14周龄)。当然,饲养期的划分在不同的鸡种、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例下必然是不同的。如果鸡种生长速度快,气候适宜,则育雏期可提早到4周龄结束。如鸡种性成熟早,4~5周龄即能基本分出公、母,则可提早分群。划分饲养期的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性别的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的营养需要要设计,以提高经济效益。

能量需要

仿土鸡所摄入的能量,一部分随粪尿和散热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能量主要用于维持需要(基础代谢、随意活动、维持体温等)。和生产需要(能量分布于肌肉、脂肪、羽毛、运动等)。一般认为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可改善肉鸡的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腹脂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上升而下降,随能量水平的上升而提高。由此,对于仿土鸡来说,能量浓度应採取前低、中高、后限的原则,限制其皮下肌间脂肪的沉积量,保证肉质。
仿土鸡也存在着一种对能量可求的机制。鸡只在一定範围内有条节採食量以满足能量需要的本能,日粮能量水平低时採食量多些,日粮能量水平高时採食量少些。採用不同衡量指标得出的仿土鸡能量需要可能在数值上不相一致。以增重为衡量指标,石岐杂鸡生长前期日粮适宜能量水平为12.6兆焦/千克。若以日增重、料肉比为标準,仿土鸡各阶段最佳能量水平为1~8周公鸡为12.14兆焦/千克,母鸡12.77兆焦/千克;9~12周龄公鸡为12.35兆焦/千克,母鸡12、98兆焦/千克;而在13~16周龄公鸡母鸡都为12.56兆焦/千克。採用Gompertz模型划分仿土鸡饲料阶段和估测能量需要,推荐仿土鸡在0~6周龄、7~10周龄和11~14周龄的代谢能需要推荐值分别为2.9兆卡/千克、3.0兆卡/千克和3.08兆卡/千克。

蛋白质需要

蛋白质是含有碳、氢、氧和硫的複杂有机物,含有20种以上的胺基酸,是机体细胞核生殖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肌肉、皮肤、羽毛、神经、内脏器官以及酶类、激素、抗体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有胺基酸组成,因此可以说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胺基酸营养。胺基酸分为必须胺基酸和非必需胺基酸。必需胺基酸是机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很少,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有饲料供给的胺基酸。与快大型肉鸡一样,仿土鸡的必需胺基酸有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络氨酸等13种胺基酸。各种胺基酸营养作用参照块大型肉鸡。
总体来说,仿土鸡蛋白质需要包括维持需要、体组成生长和羽毛生长需要量。与快大型肉鸡一样,準确评估仿土鸡蛋白质和胺基酸营养需要可採用Gompertz方程,也可採用大致估算法,其步骤为:肉鸡1天的体维持需要量为0.0016×体重(克)/0.64,体组织生长的需要量为增重量(克/天)×0.18/0.64,体组织生长的需要量为(0.04~0.07)×0.82/0.64。上述公式中,分母0.64是指肉鸡消化率为64%;增重量×0.18为肉鸡增重组成含蛋白质18%;羽毛占体重的0.04~0.07即为前期占4%,后期占7%;0.82是指羽毛中含粗蛋白为0.82.
仿土鸡生长规律主要表现为前期先对增重最快(设为100%)、中期急剧下降(20%)、后期继续缓慢下降(11%),因此仿土鸡对蛋白质需要应该是随日龄增加而减少,这与快大型肉鸡生长规律相似。但仿土鸡生长速度不及快大型肉鸡,因此其蛋白质和胺基酸需要相对于快大型肉鸡而言要低。综合考虑生长规律、个阶段增重、饲料转化率、血清尿素氮和血清尿酸等指标,表3-4为仿土鸡的蛋白质和胺基酸需要推荐值。
矿物质是仿土鸡骨骼、肌肉、血液、羽毛等组织成分,参与体液、神经、酶、维生素、激素的组成,是鸡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酸硷平衡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矿物质元素的必须性由实验判定,其标準主要是通过饲餵不含有待判定的纯和饲粮,根据动物是否出现缺乏症和在饲粮种补充该元素,缺乏症是否会消失来确定。目前证明矿物质元素中,仿土鸡必须元素有钙、磷、钾、钠、氯、镁、硫、铜、铁、锌、锰、碘、硒等。各种矿物质营养参照快大型肉鸡对矿物质需要的论述部分。
仿土鸡有快大型肉鸡和土鸡的缘故,因此其矿物质营养需要同时有快大型肉鸡和土鸡的特点,其需要量介于块大型和土鸡之间,即比快大型肉鸡需要量少,比土鸡稍高,且其微量元素需要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基本不变(见表3-5)
採用地面平养和开放散养饲养方式的仿土鸡可通过食粪或自由觅食行为获得自生生长需要的矿物质,因此在配置饲粮时可适当减少矿物质的使用量。

维生素需要

虽然在开放散养条件下仿土鸡可获得一定量的天然维生素,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其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量。维生素是仿土鸡所需的少量营养物质。另外,鸡消化道内微生物少,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有的虽能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饲料必须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如缺乏时则造成物质代谢紊乱,影响块大型鸡的生长、产蛋和健康。与其他类型肉鸡一样,仿土鸡需要的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见表3-6)。各种维生素营养作用参照快大型肉鸡。
日粮中的维生素来源于饲料本身和高浓度的维生素添加剂。推荐维生素的使用量时,应考虑到不同养殖条件下肉鸡对某些维生素的需要量。在放养方式下的仿土鸡可从青绿植物、昆虫、蚯蚓、甘草粉等获取一些维生素,因此农家放养仿土鸡是不易缺乏维生素。只有在笼养或栏养的条件下,因饲料配置不当或饲料加工过程中维生素损失过大才会出现缺乏。另外,在仿土鸡的维生素需要中,维生素E应给予更多的考虑,它不仅关係到肉质,还有助于减少应激的不良反应。

其他营养需要

仿土鸡耐粗饲,在长期生活习性中适应并且需要一定水平的粗纤维。粗纤维对维持仿土鸡正常的消化机能有很大影响。日粮中一定水平纤维有利于肠胃蠕动,能增强食慾。当仿土鸡日粮纤维水平过低时,已发生啄羽和啄肛等不良现象。一般仿土鸡日粮中纤维含量应在3%~5%。此外,粗纤维还具有吸附饲料和消化道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增加肠道后段发酵,降低后肠的PH值,刺激胃液、胆汁、胰液分泌,增加胆固醇随粪便排出量,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等作用。
水也是仿土鸡必须的营养成分。仿土鸡一般採用放养或者半放养的饲养方式,一般不容易发生缺水现象。但是,由于放养条件下水源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因此提供充分乾净安全的水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充分认识水对方土鸡的营养生理作用,保证生产过程中水的足量供应和饮水质量,对鸡的健康和发挥最佳生产水平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脂肪也是放图及饲料的一个重要营养指标,不论是在生长阶段还是育肥阶段,一般都添加脂肪。这是因为脂肪酸不仅提供给肉鸡必须的脂肪酸,而且脂肪热能高,在动物体内的热增耗较低,更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效率。蛋白质虽然也可分解供能,但其效率低且不经济。此外,脂肪中含有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又称十八碳二烯酸,仿土鸡体内不能合成此种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又为仿土鸡所必需,因此又称为必需脂肪酸。此外,亚麻酸(十八碳三丙酸)和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都成为必需脂肪酸。肉鸡体内可由亚油酸合成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满足肉鸡对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需要。如缺乏亚油酸时,仿土鸡会发生皮肤鳞片化、生长停滞、繁殖性能降低、水肿及皮下出血等症状。一般仿土鸡亚油酸添加水平为1%。
其他微量元素如钼、氟、铬等微量元素也在肉禽营养中有重要作用。如钼可促进小肉鸡生长和提高种禽蛋孵化率,在实验条件下缺钼鸡表现出生长减缓,组织钼含量降低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黄嘌呤氧化生成尿酸能力下降。氟主要是辅助提高肉鸡骨骼强度。铬在肉禽中与维生素B6、甘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形成有机螯化物(也成为葡萄糖耐受因子),具有类似于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对调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重要作用。此外,铬还有帮助肉机体内代谢、抵抗应激影响的作用。除以上几种微量元素外,还应对镉、镍、钒、硅、硒、砷、铅、锂等的肉鸡营养作进一步需要量界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