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国际传播研究》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庚年。
基本介绍
- 书名:新媒体国际传播研究
- 作者:王庚年
- ISBN:9787507834376
- 页数:265
- 定价:45.00元
- 出版时间:2012-6
内容简介
《新媒体国际传播研究》是由王庚年编写的。《新媒体国际传播研究》对新媒体国际传播的介绍,并列举了案例进行分析,让读者的认识更加透彻,还联繫了中国国际广播,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是一本价值极高的传播媒介用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
第一节 国家利益与国际传播研究:从热战到冷战
一、国际传播的界定
二、民族国家与国际传播体系的建构
三、战争与国际传播
第二节“现代化”範式的确立与质疑:发展传播学及其批判
一、冷战中的国家竞争
二、“现代化”理论的出现与国家战略
三、作为“现代化”理论一部分的发展传播学
四、发展传播学批判
第三节 从依附理论到文化帝国主义:国际传播的第三世界视角
一、非殖民化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依附理论
三、文化帝国主义批判
第四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转型及其传播模式的变迁
一、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缺陷
二、全球传播範式的出现——跨国公司
三、全球传播範式的出现一—公民社会
四、全球传播秩序的新特点
第五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解构信息社会理论和新媒体崇拜的迷思
一、信息社会理论
二、信息社会与全球经济重组
三、信息社会的文化形态
第二章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技术套用
第一节 新媒体传播技术的构成
一、新媒体信息处理与生成技术
二、新媒体传输技术
三、新媒体信息存储技术
四、新媒体终端技术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的服务平台
一、数字广播技术
二、互动电视技术
三、数字影视技术
四、数字出版技术
五、数字网路社区
第三章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内容形态
第一节 网际网路传播的内容形态
一、网际网路传播的特点
二、网际网路传播的主要形态
第二节 移动数字媒体(手机)传播的内容形态
第三节 互动电视传播的内容形态
一、互动电视的发展现状
二、互动电视传播的内容形态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的主体变迁
第一节 国家政府在传统国际传播中的主导地位
一、国家政府与国际传播实践的发展
二、国家政府与国际传播学术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新媒体对传统国际传播格局的挑战
一、传播技术与公司力量的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国家政府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
第三节 非国家行为者与国际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一、国际组织数量和影响的迅速发展
二、国家政府与民间机构在多个层面的密切合作
第四节 新媒体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前景
一、“全球公民社会”理念的兴起
二、“全球公民社会”的理想与现实
第五章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客群研究
第一节 国际传播视角中的客群理论
一、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客群理论
二、以客群为中心的客群理论
三、近20年来客群研究的状况
第二节 如何进行海外客群的调研
一、客群调研的三种层次
二、结构性客群调研的内容
三、新媒体为对外传播的客群调查提供了新机遇
四、如何实施调研
第三节 中国对外传播客群研究的问题及对策
第六章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效果评估
第一节 传播效果理论介绍
一、“议程设定”理论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
三、“培养”理论
四、“知识沟”假说
五、客群中心模式
六、“创新 扩散”理论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概念
二、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
三、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定性分析
四、网路民意调查及舆情监测
第三节 新媒体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Radio 86为例
一、从短波广播到新媒体线上广播
二、短波广播的“结束”
三、Radio 86
四、传播效果分析
第七章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实务案例
第一节 西方传媒集团类新媒体传播模式
一、欧洲新闻电视台的新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二、英国广播公司新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四、《纽约时报》新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第二节 国际通讯社类新媒体传播模式
一、美联社新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二、路透社新媒体传播模式分析
第三节 全球新兴媒体的国际传播
一、美国线上:新媒体传播历程中的重要角色
二、Google:从搜寻引擎到整合服务
三、Facebook:社会化媒体成为新媒体国际传播的新生力量
四、Twitter:微部落格传播改变新媒体国际传播格局
五、苹果公司:移动智慧型终端为新媒体国际传播提供新平台
六、YouTube:新媒体形态下的新闻与政治传播平台
第四节 对我国新媒体国际传播的启示
……
第八章 新媒体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国际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