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路上》是由夏蒙执导、魏地春 、 张宁 、 魏斌 、 蔡书贵担任监製的文献纪录片。
该片以党的历史上30多件大事为切入点,用“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娓娓道来,在历史的还原中蕴含梦想和信仰,深刻揭示了近百年来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该片于2016年6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基本介绍
- 集数:32集
- 线上播放平台:中央电视台
- 製片地区:中国内地
- 类型:时政
- 首播时间:2016年6月14日
- 导演:夏蒙
- 中文名:筑梦路上
- 出品时间:2016年
- 上映时间:2016年6月14日
- 製片人:韩雯
幕后製作
拍摄过程
2015年春天开始,中央电视台《筑梦路上》摄製组在总编导夏蒙的带领下,分4个地面拍摄组和2个航拍组,前往各地展开大规模影像拍摄工作,从祖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到最东端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从雄浑壮阔的青藏高原到万里碧波上的南 海诸岛,摄製组的足迹遍及中国全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採访拍摄相关单位120余家,拍摄高清影像素材700余小时,航拍影像近 70小时,对许多重要的革命历史遗蹟和场景,极具代表性的地理标誌与地标建筑,以及“美丽中国”的壮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进行了大规模的立体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摄製团队深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藏北无人区,拍摄喀喇崑仑山边防部队的巡逻、训练、演习;深入南海诸岛拍摄武警边防部队和解放军官兵卫国戍边的英雄事迹。从国家电网特高压输电线建设,到航天领域的神舟载人飞船和空间实验室;从量子通讯技术到暗物质探测等前沿科技;从战机的研发製造到大飞机的组装下线;从边远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精準扶贫。
后期製作
该片分别请张大维与张恆两位作曲家参与创作。在后期製作过程中,总编导夏蒙要求每一位执行编导要亲自盯住每一个音乐製作环节,不放弃每一个细节,确保让音乐紧扣全片主题。
主创团队
摄製团队
摄製单位 | 承制单位 | ||
---|---|---|---|
中共中央宣传部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中央电视台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中央档案馆 | |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 |
(摄製团队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2017年6月12日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办的第五届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表彰活动在上海电视节期间举行。《筑梦路上》荣获优秀理论文献片。
幕后花絮
- 该片摄製组拍摄的中国空间站研製现场,是中国第一次对外公布正在研製中的空间站。
- 该片《筑梦路上》摄製组不仅拍摄了国内珍藏的大量建党初期的历史档案,也拍摄了俄罗斯国家政治社会历史档案馆收藏的重要历史文献。
- 该片《筑梦路上》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採访了200多位人物。
- 摄製组深入工厂、农村、学校,行走在渔港、码头、林区、高科技企业,拍摄了行进在筑梦路上的许多普通中国人的故事。
- 导演夏蒙与执行总编导龙江,两人带队分两路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藏北无人区,拍摄驻守喀喇崑仑山的边防部队。
发行信息
播出时间 | 播出频道 |
---|---|
2016年6月14日 |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2016年6月15日 |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
作品评价
《筑梦路上》,让观众一起重温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寻求希望、唤醒梦想、拥抱希望、实现梦想的光辉史诗。而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中,延安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由挫折走向了胜利。(最高人民法院评)
《筑梦路上》是迄今(2016年)为止有关中共党史的文献纪录片中历史跨度最长、涉及事件最多的一部作品,以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重大事件为经,以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伟大曆程为纬,交织出一幅筑梦路上的绚丽画卷。(新浪娱乐评)
该片通过画面、影像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依託重要会议、人物、事件、文献、遗址、数据、图表,穿插有关部门负责人、革命后代、专家学者採访,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党的历史,充满自信地回应了现实关切,充分发挥了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读本,是广大干部民众学习党史的优秀教材。(《求是》报评)